李渊真的很厉害吗(李渊其实很了不起)

历史上的开国皇帝,如汉高祖刘邦、宋太祖赵匡胤、元太祖铁木真、明太祖朱元璋、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都是惊天动地的重要人物,但有一个人却是例外,他就是唐高祖李渊,由于被儿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光环所笼罩,以致世人以为他是一个庸庸碌碌、无所作为的皇帝。

其实,李渊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人物。

李渊真的很厉害吗(李渊其实很了不起)(1)

李渊画像

公元566年,李渊出生于长安,祖父是北周八柱国之一、唐国公李虎,父亲叫李昞。李渊七岁时父亲就去世了,他便袭爵为唐国公。

李渊和隋炀帝是姨表兄弟,他的母亲和隋炀帝的母亲是鲜卑贵族独孤氏的亲姐妹,靠着这层关系,他一直深得隋文帝的垂爱。从中央到地方,在政治、刑法、民事、军事等各种要害部门任过重要职务。

615年,李渊被调任到太原,任太原留守,相当于山西军区司令。这时,大隋江山已经在农民起义和各地反王的打击下,风雨飘摇了。于是,李渊有了起兵代隋以取天下的意向。他成功地战败了多支反隋义军,表面上是替隋朝效命,但通过收容败军而不断地扩大了自己的力量。还派李建成、李世民等结交豪杰 ,网罗人才;以防御突厥为名,招募士兵;购买突厥马匹,为起事准备。尽管他行事周密,还是受到了隋炀帝的怀疑。为打消隋炀帝的怀疑,他开始自秽,受贿、酗酒、玩女人,以韬晦之计掩盖他真实的行迹。这一招还真灵,隋炀帝很快消除了对他的猜忌,因为这样胸有大志、贪图享乐的人,要比那些廉官、好官、正直之官让人放心得多。

尽管李渊具有了一定的实力,但为了在攻隋时免除后顾之忧,或腹背受敌,他暂向突厥始毕可汗称臣妥协。这些都说明他的深谋远虑和极富韬略。

李渊真的很厉害吗(李渊其实很了不起)(2)

《贞观之治》李渊 (马精武饰)

617年七月,李渊认为时机成熟,他以“通突厥”的罪名将副留守王威、高君雅(二人实际上是隋炀帝安插在李渊身边的耳目)斩首,从而正式起兵反隋。

李渊真的很厉害吗(李渊其实很了不起)(3)

李渊进军长安形势图

为了不授其他群雄以口实,减小进军阻力,他决定只先废除人心失尽的隋炀帝的帝号,倡言“废昏立明”以维持旧政权的形式,开未来之新局面。

结果,李渊从太原起兵到攻克长安,只用了短短五个月时间。为什么如此神速呢?

一、从大势上看,隋末起义军牵制了隋朝大量兵力,使隋朝统治集团无力西顾,关中空虚。只遇到永济屈突通、霍邑宋老生部的顽强阻挡。

二、李渊父子运用的战略战术巧妙,李渊起兵的战略是:因势借力,发展自己,先取关中,号令天下,进而统一全国。借助天下大乱之势,充分应用外部势力为己所用,如:与关东李密联合,以卑辞厚礼结交之;对他极尽谦恭吹捧之能事,使李密得意忘形,从而心甘情愿地为李渊充当“拒东都之兵,拖住隋军无暇西顾。攻打河东与进军长安时双管齐下;入关后立即屯兵潼关,阻住了隋朝援军。

三、审时度势,起兵时间不早不晚。

四、争取了突厥政治与军事的双重支持,并有突厥助战的军队五百人及二千匹战马。

入长安后,李渊扶立代王杨侑为帝,扛着拥隋的旗号,行“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故事,达到代隋之目的,将“弑逆”的罪名留给他人,而把自己竭力塑造成“应天顺人”的新主形象,比当时争相过早称帝的群雄明显高出一筹。

李渊真的很厉害吗(李渊其实很了不起)(4)

李渊入据长安后,曾“以书谕诸郡县,于是东自商洛,南尽巴蜀,郡县长吏及盗贼渠帅,氐、羌酋长,争遣子弟入见请降” ,用政治招抚手段达到了不战而胜、拓土徕民的目的。在此后征服群雄、一统天下的过程中,他也多采用军事进攻与政治瓦解相结合的手段。

李渊真的很厉害吗(李渊其实很了不起)(5)

《隋唐英雄传》李渊(杜志国饰)

当时关东的李密和字文化及、王世充等杀得难解难分,李渊便对他们采取坐观虎斗、以敌制敌的策略,专力对付西北群雄。在西北战场,他采取各个歼灭、先急后缓的战略,派李世民先消灭对长安威胁较大的薛仁杲;在刘武周南犯时,又“悉发关中兵” ,派李世民击灭之。在解除了西北的后顾之忧后,李渊才派李世民东出攻打王世充,夺占洛阳。

为平定南方的萧铣,李渊早在武德二年(619年)就派李靖入蜀协助赵郡王李孝恭做水战准备,因准备充分,用人得当,指挥得法,此役亦迅速告捷。而后李渊又平定了刘黑闼和辅公祏,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

李渊在战略上运筹周密,决策正确,用得其人,是取得这些作战胜利、从而统一全国的首要条件。另外,李渊善于听取大家的意见,集众人之智为智,合众人之长为长,从而作出正确决策。如在南下攻霍邑途中,传来突厥联合刘武周进犯太原的消息,他召集众将商议对策,然后择善而从,决定继续南下。大军受阻河东,众将或言先克河东,然后西进;或言避开河东,直取长安。李渊吸取了两种意见的合理部分,留部分军队围河东,自引军西趋长安,后来的情况证明此乃极为明智之举。

李渊是唐朝开国创业的军事统帅,沉谋多算,善于决断,是个既富远见,又善施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