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品牌日表演五四广场(品牌与城市共发展)

青岛品牌日表演五四广场(品牌与城市共发展)(1)

作者盖彦系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专家、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点评专家

今年7月17日是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决定设立的首个“青岛品牌日”。青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探索品牌经济发展道路,如今又以“品牌日”的名义,启动“品牌之都”的再发展、再创新,这既是对过去青岛品牌经济发展模式的承接和确认,又是在新经济背景下“品牌之都”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青岛品牌日,承接与创新

我国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将品牌引领作用放到了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战略高度,体现了国家意志。青岛品牌日的设立,既是对国家相关战略和“好品山东”战略的承接,更是以城市之名、品牌之义、节日之形,推动品牌青岛新发轫、再出发,体现了青岛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和竞争力的雄心壮志。

青岛首个品牌日的主题是“品牌与城市共成长”。青岛历来就是一个拥有优质品牌基因、高度重视品牌培育,并在全国最早提出并率先实施“名牌带动、品牌兴市”战略的城市。1989年,青岛开启了创“金花”品牌模式,以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五朵金花”为代表的制造业品牌族群,形成了闻名遐迩的“青岛现象”。其后青岛经历了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品牌城市的发展阶段。实施品牌立市、品牌兴市、品牌强市,成就了青岛“品牌之都”的美誉,探索出独具特色的青岛发展模式。

品牌是供给侧与需求侧迈向高端化、高品位的桥梁和纽带,是供给侧和需求侧升级的方向,是企业、城市乃至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今日的城市竞争,是一种综合实力和综合魅力的竞争,是发挥品牌引领作用实现“科产城人品”融为一体的竞争。发展品牌平台、品牌链群、品牌生态圈,为城市立足品牌化产业链群融入都市群之间的竞争,发挥了充分的品牌整合和引领作用。

以海尔、海信、青啤和中车等企业为代表的千亿元级知名品牌产业链,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75%,足以说明品牌产业链群的支撑对于品牌经济发展的重要带动作用。品牌在呼应新时代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响应中国乃至全球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高品位需求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酷特大规模生产个性化定制智能服装生产平台,都是响应新时代消费升级需要的品牌供给模式创新。

基于物联网基础的供给侧和需求侧的闭环共生模式,正在引领青岛、引领中国迈向一个品牌创新的新时代。

同心共营,合力致远

今日之青岛,实现这座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一、二、三产业品牌生态的聚力齐发,必须实现品牌底层逻辑、品牌培育逻辑、品牌运营逻辑的重构。而这样的“聚力”和“重构”,必须以品牌之名,以合力之势,实现颠覆式的模式创新,必须是立足于“政产学研企金智媒”八个方面品牌力量的一次集体出征。

在顶层设计上,青岛先后出台新一代“青岛金花”培育行动方案、加快以品牌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开启首席质量官、首席品牌官培育计划,推出品牌评价体系和榜单,开启品牌培育大数据平台的建设。这些都是在新经济背景下,立足全局和全域进行的青岛品牌培育新模式的探索和创新。

首先,政府层面同心共营,实现品牌青岛顶层设计的大合力。2021年,青岛市推出《关于加快以品牌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青办法〔2021〕12号),首次从城市战略的高度,对青岛品牌战略进行了顶层设计。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随后启动了青岛市首席质量官、首席品牌官“双官”认证和培训活动,从品牌和质量人才培育为切入,实现品牌和质量一起抓,品牌培育工作覆盖全市一、二、三产各层次各领域。今年7月,青岛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又联合推出《关于联合开展青岛市高端品牌示范企业暨“企业品牌价值”评价工作的通知》,进一步从城市品牌战略的高度,推出品牌评价体系,形成品牌评价榜单。青岛品牌评价体系体现了覆盖产业范围广、符合申报范围的企业数量多、品牌评价指标数字化、品牌管理信息化、品牌培育动态化的特点,是一项突破行业和产业限制、突破部门管理局限的全领域覆盖、全方位共营的战略性举措。

通过政府平台构建品牌发展大数据,既是企业所不能为,又是前瞻性有担当的政府所应为,真正为青岛品牌创新赋能。尤其是数字化、信息化和动态化的设计,具有时代特色,营造了公开、公平、公正、公信的营商环境,汇聚全社会品牌资源,更精准地为企业提供服务、为决策提供支撑、为品牌之都提供给养,体现了品牌培育的青岛特色和青岛方略。

其次,产业层面同心共营,实现品牌青岛产业创新的大合力。产业链主企业、商协会平台、大中小企业,在品牌创新和发展方面应该实现百态共生、合力齐发。伴随品牌竞争全球一体化和区域性下沉并举,供给侧升级和消费侧升级共生,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便成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今后一段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的重要举措。

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升级,有利于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品品质,实现价值链升级,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只有青岛三大产业、大大小小的品牌实现共同发展,互补共生、共同繁荣,才能形成品牌引领城市进入生态圈竞争、都市群竞争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最后,品牌专业层面同心共营,实现品牌青岛形象塑造的大合力。品牌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品牌的定位和策划、品牌的设计和培育、品牌的整合传播和营销、品牌的管理和延伸等不同维度、不同阶段,都需要专业力量的支持和赋能。一个城市品牌生态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品牌专家高屋建瓴的引领和教育,需要品牌创意生生不息的创新和赋能,需要品牌企业勇往直前的实践和探索,需要媒体同行持之以恒地传播和氛围营造,需要品牌消费者良好地参与和互动……正是这些品牌利益相关方的共同给力、共同赋能,才实现了一座城市品牌经济的持续蓬勃发展。

总之,“品牌之都”从“新”出发,以城市之名、品牌之义、节日之形,立足同心共营、合力齐发,缔造品牌青岛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迎来品牌青岛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