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详细古代时辰对照表(古代时辰是如何划分的)

经常在古装片中听到“时辰”、“子时”等词。“时辰”想必不陌生,不过各种名目繁杂的时辰让人产生好奇。古代的有多少个时辰呢?每个时辰都叫什么?古代的“时辰”和今天的“24小时”对照一下,体会古人的时间表与时间观。下面就来看一下吧!

最详细古代时辰对照表(古代时辰是如何划分的)(1)

时辰,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所以,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这一划分方法相传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十二个时辰分别为“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巳时 、午时 、未时、申时 、酉时 、戌时 、亥时”。有没有发觉这叫法和十二生肖有某种联系。那么,古代的各个时辰有什么含义呢?

古人用时辰来记时,早在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这些叫法是有含义的,什么时辰干什么事都是划分好的。时辰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比如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最详细古代时辰对照表(古代时辰是如何划分的)(2)

古人的时辰规定了人一天的时间划分和安排,现代人也有根据“时辰”来养生的,见下图。

最详细古代时辰对照表(古代时辰是如何划分的)(3)

最后,调侃一句。按照古人的时间观,亥时,也就是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是要睡觉的时间,那么现代人有几个是这个时间睡觉的,恐怕还要“夜生活”吧!小编认为古人的“时辰”有可取之处,尤其是在今天这个崇尚“健康生活方式”的年代。

最详细古代时辰对照表(古代时辰是如何划分的)(4)

最后提醒一句“熬夜伤身,注意作息”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