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克家庭进入晚年后会后悔吗(为何越来越多的人)

说起“丁克”家庭,不少人会想到娱乐圈那些不生育的明星代表,如梁朝伟和刘嘉玲、葛优和贺聪、周润发和陈荟莲等。

丁克家庭进入晚年后会后悔吗(为何越来越多的人)(1)

“丁克”,其实不是中国的产物。“丁克”一词源于英文Double Income No Kids的缩写词DINK,汉语音译为“丁克”,指“双收入,无子女”的意思。

上个世纪60年代“丁克”家庭最早出现于西方国家,到了80年代,出现于我国。

丁克家庭进入晚年后会后悔吗(为何越来越多的人)(2)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重视生育的传统国家。在中国,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延续着家族式的婚恋体制,所谓家族,即意味着多生多育。时至今日,这种传统的观念和文化仍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而这一体现在农村尤为突出。人们认为,家族庞大,人丁兴旺,才能扬眉吐气,才不会被欺负。为此,人们祈求多生。

丁克家庭进入晚年后会后悔吗(为何越来越多的人)(3)

比如身边的小张,一位来自云南的姑娘,20岁嫁到了贵州的农村,6年内生了5个孩子,只因家中人少,家族崇尚多生多育。

在中国传统的社会伦理观念中,生育一直被视为极为神圣、重要的大事,这不仅关乎自己未来的养老问题,更关乎家族的荣辱,正所谓“养儿防老积谷防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不过,随着思想的解放,“丁克”文化理念的输入,中国传统多生多育的思想体系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丁克”的行列队伍中。

丁克家庭进入晚年后会后悔吗(为何越来越多的人)(4)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早在1879年至1989年,仅上海市内的不要孩子的“丁克”家庭人数就已经超过了5万人;北京市区的丁克家庭人数也达到了10万人之多。2004年,全国妇联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大约有60万对“丁克”家庭。时至今日,“丁克”家庭的人数,早已超过60万人。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不育不养?

对此,有人曾做过调查,总结起来,最常见的几种说法是:

  • “穷呗,生活压力多大,自己都快养不活了,哪里有资本再去养一个小孩!“
  • ”没时间啊,天天上班,加班,累觉无爱……”

丁克家庭进入晚年后会后悔吗(为何越来越多的人)(5)

  • “孩子太麻烦,要养,要教,打不得,骂不得,最后一不小心还可能养出个‘白眼狼’”。
  • “自由独立啊,没孩子多自由,想去哪背起行囊就出发,无牵无挂……”

的确,没有孩子的束缚,不管是从时间、精力上看,还是从经济开支来看,都大大减轻了负担。

曾经,网上有过这样一个统计,养育一个孩子的费用,在60万到200万之间,普通的家庭花费至少都有70万左右,育儿的成本已经占我国家庭平均收入近50%。而这都只是保守的估计而已,还未算上购买学区房、请家教、报培训班等等。

丁克家庭进入晚年后会后悔吗(为何越来越多的人)(6)

关于养育一个孩子每个月要花多少钱这个问题,知乎上有个高赞的回答如此写道:

丁克家庭进入晚年后会后悔吗(为何越来越多的人)(7)

图片内容源自网友 Blueskynet

从物质层面来看,养育一个孩子,成本确实挺高。

从精神层面来看,没有孩子的家庭,不用日没出就早起为孩子做饭,不用风里雨里天天接送孩子上下学,不用夜不能寐担心孩子健康安危,不用到了年老了还要担心孩子长大了没车没房,娶不到媳妇,嫁不出去……总言之,没有孩子的家庭,少了许多的烦恼。

丁克家庭进入晚年后会后悔吗(为何越来越多的人)(8)

当然,除了以上一些从自我身上考虑的原因外,还有一些别的因素,也同样影响了人们对“丁克”的选择。

比如,最常见的就是被动式“丁克”,因为个人身体原因,无法生育。这些夫妇,往往是一方无法生育,又因感情太深,不离不弃,最后变成了被动式“丁克”。

还有一些是出于对孩子未来的考虑。有人认为,生下孩子,而没能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这对孩子是不公的。既然给不了孩子幸福,干脆就不生养孩子了。

丁克家庭进入晚年后会后悔吗(为何越来越多的人)(9)

另外,还有一些人思考得则更“深层次”了,他们认为,人类在地球上的数量已经足够多了,少生几个孩子,能让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过得好一些。

可以说,不生孩子的理由五花八门。

丁克家庭进入晚年后会后悔吗(为何越来越多的人)(10)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有人说,时代发展的必然,文明到了一定地步的结果。

自改革开放之后,西方外来文化不断涌入,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丁克”思想传入我国,并逐渐被一些高知识分子以及生活富裕的家庭所接受,到现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似乎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文化改革、思想融合,这点,仅从全球不断下降的低生育率中就能看出。

丁克家庭进入晚年后会后悔吗(为何越来越多的人)(11)

关于“丁克”家庭不生不育现象,社会学家曾将原因归为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意识的觉醒,社会保障体系的日渐完善等造成的。

丁克家庭进入晚年后会后悔吗(为何越来越多的人)(12)

的确,在过去,在那个“夫为妻纲”的年代,女性没有太多的话语权,生与不生往往由不得自己做主。如今,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女性的独立意识也日益强烈,其社会地位也大大地提高。女性,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因为害怕生育,害怕产后抑郁,害怕身材走样,害怕教育不出好孩子,害怕责任……于是,女人们干脆选择不生了。

丁克家庭进入晚年后会后悔吗(为何越来越多的人)(13)

丁克家庭进入晚年后会后悔吗(为何越来越多的人)(14)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因素,也在影响着这一结果。

从人类发展的角度看,人类,从来都是先想到“利我”,生孩子也不例外。当人类已经摆脱了原始社会的困境束缚,摆脱了洪水猛兽,摆脱了外界社会的许多威胁,开始有了更安全和稳定的生存空间时,就不需要那么多的人来保障安全,也不需要更多的人来从事日常劳动生产,如打猎采集食物等。不生,就意味着能够减少几张吃饭的嘴,节省一些资源。

另外,人类从来都是往前看。有些人觉得,人生,本就春秋几十载,在有限的生命时间里,与其活得备受束缚,若可能不如主动选择洒脱一些,勇敢地去追逐梦想,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丁克家庭进入晚年后会后悔吗(为何越来越多的人)(15)

所以,不生不育,就成了不少人的选择。

丁克家庭进入晚年后会后悔吗(为何越来越多的人)(16)

"丁克"家庭的晚年生活,会过成什么样?

当有人还在思考着是否要做“丁克”一族,还在想象着丁克一族的晚年生活会过成什么样子的时候,中国首批"丁克夫妻"已经开始步入晚年生活。

比如如今的周润发已65岁,梁朝伟已58岁(刘嘉玲55岁)……这些明星其实都已步入晚年生活。不过,虽然他们都无儿无女,但是却活得依旧光鲜亮丽,丰富多彩。

丁克家庭进入晚年后会后悔吗(为何越来越多的人)(17)

葛优和妻子贺聪

丁克家庭进入晚年后会后悔吗(为何越来越多的人)(18)

周润发和妻子陈荟莲

当然,明星是明星,那么,普通的"丁克"家庭的晚年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总体来说,无非两种情况:

  • 有些丁克夫妇,早早做好规划,晚年活得依旧坦然舒心,他们或是退休了到处旅游,或是居家喝茶、种花,或是进入养老院生活,生活过得充实丰富。
  • 丁克家庭进入晚年后会后悔吗(为何越来越多的人)(19)

    • 而有些丁克夫妇,则可能是年老无依。他们既要承受膝下无儿孙的孤独寂寞,又要面对各种病痛的折磨,可谓是无处话凄凉。

    丁克家庭进入晚年后会后悔吗(为何越来越多的人)(20)

    评价

    作为一种突破传统生育观的新“潮流”,目前,“丁克”一族仍备受争议,有人说,做“丁克”一族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也有人说,人生有很多选择,活出自我,遵循自己的内心想法,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本无可厚非。

    对此,你又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和讨论~

    参考资料:

    人口学视野下的中国丁克家庭

    从“丁克”家庭看当代女性生育观念的转变


    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点赞是一种美德,喜欢就点个赞、转发分享吧~更多优质内容,请持续关注@读书文史。

    丁克家庭进入晚年后会后悔吗(为何越来越多的人)(2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