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招损谦受益怎么理解(满招损谦受益)

满招损谦受益怎么理解(满招损谦受益)(1)

《道德经》上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说,能够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明白人。这句话告诉我们,为人处事应当知己知彼,客观全面地看待他人和自己,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中国有一句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自知者明”,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的。在本章里,老子提出精神修养的问题。任继愈说,这一章“宣传了一系列消极、保守、反省的精神修养观点”,“还宣传精神胜利法,说什么死而不亡是长寿,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思想。”(任继愈《老子新译》)对于这种观点,有学者表示不同意,例如张松如认为,老子所说的这种观点“为什么是唯心主义呢,难道‘死而不亡’是‘有鬼论’吗?”他认为,这是见仁见智,人各有心。他认为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素质,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老子极力宣传“死而不亡”,这是他一贯的思想主张,体现“无为”的思想主旨。“死而不亡”并不是在宣传“有鬼论”,不是在宣扬“灵魂不灭”,而是说,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做长寿了。

满招损谦受益怎么理解(满招损谦受益)(2)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

最高境界的善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水滋养世间万物却不争名利,它停留于大家都不愿意待的地方,也没有什么怨言。所以这和道的意义很接近。

上,指达到极致,上善就是极致的善。上善若水就是说,极致的善就像水一样,水的特性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具备完善德行的人也要像水一样,他人有益而不争名利,这是最为谦虚的美德。

最高的善德,像水一样。水善于使万物获益而不与万物相争,它安处于众人不喜欢的卑下之地,所以接近于道。处世善于安居卑下,心地善于保持深沉,交友能相亲相爱,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治理,办事善于发挥才能,行为善于待机而动。正因为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没有烦恼。

满招损谦受益怎么理解(满招损谦受益)(3)

老子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行的人,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人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人争,愿意去别人不愿去的地方。这种辱负重、任劳任怨的品格,是值得人们敬仰和学习的。

水表面上看上去柔弱无比,可实际上它的力量非常强大。潺潺的溪流可以为一块石头改变流向,但它永不停息地向远方奔流,终将汇入大海。人生要学那溪水,善于顺势而行,才能觅得佳境。

人的至柔至刚全在一念之间,生活中刚柔并济方显英雄本色。人生并不是只有一条路才能通向胜利的彼岸。具有“强者”的资本而保持“弱者”的姿态,这是岁月积淀的人生智慧。

满招损谦受益怎么理解(满招损谦受益)(4)

谦虚,指不自满,肯接受批评,并虚心向人请教。谦虚谨慎是人际交往的一项基本原则,有真才实学的人往往虚怀若谷,谦虚谨慎;而不学无术、一知半解的人却常常骄傲自大,自以为是,好为人师。只有懂得谦虚谨慎,才会赢得他人的尊重,在困境中得到帮助。

苏东坡小时候,在书房门上贴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苏东坡的雄心壮志无可厚非,但是“天下字”不计其数,能“识遍”吗?“人间书”成千上万,能“读尽”吗?这未免过于狂傲。这事被一位老者知道了。一天,他拿来一本小书,向苏东坡请教。苏东坡接过小书一看,里面有许多字并不认识,这本小书也没见过,他不禁十分羞愧。老人取回小书,盯着这副对联看了好一会儿,摇摇头走开了。

苏东坡看在眼里,觉得自己这副对联确实狂了一点,很不应该,于是拿起笔来,在开头各添了两个字:“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这一改,没有了原先的“狂”气,变成了努力的方向。从此以后,苏东坡变得谦逊起来,孜孜不倦地识字、读书,终于成为一代大文豪。

满招损谦受益怎么理解(满招损谦受益)(5)

谦虚不是表面上接受他人的意见,也不是盲从或不争论;而是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找到与别人的差距,然后从不足和差距中找到原因,从而使自己更进一步。

谦虚就是有自知之明,是一种有修养的表现。一个人只有谦虚,才能让别人尊重。

三国时的吕岱位高权重,名声显赫,却能虚心听取批评意见。他的朋友徐厚为人忠厚耿直,常常毫不留情地批评吕岱的缺点。吕岱的部属对徐厚不满,认为徐厚太狂妄,并将此告诉了吕岱。可吕岱反而更加尊重和亲近徐厚。徐厚死后,吕岱失声痛哭,边哭边诉:“徐厚啊!以后我从哪儿去听到自己的过失啊!”

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不但才华横溢、名言广传,而且广招门生、奖掖后进,运用著名的启发式谈话启迪青年智慧。每当人们赞叹他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是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

满招损谦受益怎么理解(满招损谦受益)(6)

相传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白居易,每当做好了一首诗,总是先念给牧童或老妇人听,然后再反复修改,直到他们听了拍手称好,才算定稿。白居易虽为著名的诗人,却并不因牧童和村妇的无知而轻视他们,因为他懂得,真正的文学作品必须得到人民的承认,所以他虚心求教于人民,这才使他的诗通俗易懂,在民间广为流传,为后人所称颂。

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光靠个人力量往往是不够的,再能干的人,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好汉三个帮,好人缘能帮我们解决很多难题,而赢得好人缘最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谦虚。谦虚能让你把危难的时刻变成逢生的契机,谦虚能使你在倏忽的机缘中成就毕生的理想。

谦虚,是进取和成功的必要前提。相对而言,骄傲不仅使人落后,还会招致不良后果。

满招损谦受益怎么理解(满招损谦受益)(7)

五代时,晋王李克用带着对梁、燕、契丹的遗恨而死。临终前,李克用留给儿子李存勖三支箭,其复仇。李存勖不忘父亲的遗志,出征时将三支箭装入锦囊,凯旋后则祭祀在祖庙,以此激励自己奋发图强。在此强大的推动力下,李存勖攻城略地,灭燕破梁,又败契丹,无往不胜。“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可是当天下已定、大功告成时,李存勖却变得骄傲自满起来、他纵情于声色,终日与美女混在一起,致使上下离心,国运日衰,三五年后就祸端骤起,自己也被乱箭射死。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他们在艰难困苦之时常常很谦和、虚心,而在功成名就后就变得趾高气扬,不仅再难进步,还往往因为自以为是而摔得鼻青脸肿。只有常怀谦虚之心,才能既承受得了失败的磨难,又经得起胜利的考验。

满招损谦受益怎么理解(满招损谦受益)(8)

虚心是取得成就的第一步。但谦虚并不等于谦卑,也不等于虚伪。为了赢得谦虚的名声而“谦虚”,就是虚伪;为了讨好他人而谦虚,就是谦卑。我们不需要谦卑,也不需要虚伪,只需要真实的谦虚。

谦虚是一种心境,待人谦虚者能欣赏到更多的花香;谦虚是一种修养,时时谦虚者会得到更多的扶助;谦虚是一种智慧,懂得谦虚的人对人生有透辟的认知。

“满招损,谦受益”,人生路上,并非坦途,保持平和谦逊的态度,做一名谦谦君子,会让你赢得好人缘,坐拥成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