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方法与技巧(阅读教学的步骤)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主体,历来受到老师们的重视。那么怎么上,阅读课才更加有效?

如果是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当然从学字词开始,进而开始阅读文本。作为初高中的学生,怎样上阅读课才更有效?我把自己的做法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阅读教学的方法与技巧(阅读教学的步骤)(1)

第一步,从了解作者和背景开始。孟子有“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对于特定背景下写的文章,往往从了解作者开始。如鲁迅的《拿来主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需要教师指导学生从背景开始。而对于一般文本则可以直接从自读文本开始。

第二步,初读课文。如果是一般文章则第一步就直接从自读文本开始初读。先让学生自读文本很重要。可以发现生字词和理解难点,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第一次阅读给学生提出划出生字词并通过查字词典掌握生字词的要求。这样可以为下一步理解打下基础。有时有的老师采用第一次老师范读的方式。我以为偶尔为之尚可,经常采用则不利于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三步,再读梳理文章内容。在经过文字关之后,可以让学生梳理课文层次结构,把握课文写作内容。比如《拿来主义》,课文从闭关主义开始,写到送去主义,再写到送来主义,最后引出拿来主义。通过梳理我们知道课文主体在拿来主义,但提出这一主张是有着复杂的背景原因的。如果学生对梳理有困难就需要老师带领学生引导理解。这一步就是对课文初步分析。在学生完成这一步后,教师可以通过交流了解学生梳理分析的情况,如果不合理再指导不妥之处。

第四步,突破难点。学生对一些段落或句子可能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这一步是师生互动最关键的一步。对于难点之处,教师要引导朗读思考讨论等,同时加上老师适当点拨,使学生深入理解。这一步要借助反复朗读,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交流,开拓学生思维理解能力。

第五步,升华或迁移理解,提炼写作特点,引导写作方法。从课内向课外练习,和生活实际接轨。总结写作突出特点,引导学生模仿学习表达方法。

整个阅读过程,包含了字词的积累、过程历练、思维碰撞、联系实际、表达训练等过程,既有输入的吸收,又有输出的练习,既不离开语言,又不脱离思维,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