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问春风几度梅全诗(咏梅无意苦争春)

欲问春风几度梅全诗(咏梅无意苦争春)(1)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梅花生在世上,无意于炫耀自己的花容月貌,也不肯媚俗与招蜂引蝶,所以在时间上躲得远远的,既不与争奇斗妍的百花争夺春色,也不与菊花分享秋光,而是孤独地在冰天雪地里开放。

但是,这样仍摆脱不了百花的嫉妒,可能会被认为“自命清高”、“别有用心”甚至是“出洋相”。

不过,梅花“无意苦争春”,对他物的侮辱、误解一概不予理睬,而是“一任群芳妒”,听之任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梅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有的人就如梅花一般,纵使生活再困苦,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是更加奋发向上,活得有灵魂、有骨气。

欲问春风几度梅全诗(咏梅无意苦争春)(2)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的一首《自嘲》诗,铁骨铮铮,豪情万丈,体现的正是如梅花一般的品格。

在那个年代,正是鲁迅受到国民党统治者威胁迫害的时候,很多左翼作家被逮捕、拘禁,甚至秘密处以死刑。

当时鲁迅的处境非常危险。要坚持内心的傲岸和正义,就势必无法与时代同流合污,只能落得穷困潦倒。

多少人选择了苟且偷生,选择了同流合污,选择了“妥协”与“投降”。但鲁迅先生不!

鲁迅先生坚持自己的志向和立场永不改变,不管外面的环境如何恶劣。

不管经历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始终顶天立地,就如梅花一样,在严寒中傲骨绽放。

毛泽东非常赞赏这首诗,曾评价鲁迅说:“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欲问春风几度梅全诗(咏梅无意苦争春)(3)

宁可饿死,不吃嗟来之食

我国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教授,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3袋面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够,更无钱治病。

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

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

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

朱自清在日记里说:

“在拒绝美援和美国面粉的宣言上签名,这意味着每月的生活费要减少六百万法币。下午,认真思索了一阵,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反对美国扶植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个人的责任。”

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不吃嗟来之食,腰杆子就能挺直。

朱自清这种品格正如梅花,纵使生活再困苦,也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着高洁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毛泽东对朱自清宁肯挨饿不领美国“救济粮”的精神,给予称赞,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欲问春风几度梅全诗(咏梅无意苦争春)(4)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任何一个人真的有气节,立定了志向,就怎么样也不会动摇。

多少年来,有多少可歌可泣、有气节的人物,无论受到怎样的折磨,始终志向不屈,气节不变。

正如《梅花魂》里作者的外祖父所说:

“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梅花香自苦寒来。

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的我们,更要学习梅花的品德,骨子里有坚强,言行中有教养, 交往中有包容,心底里有善良。


后记

婷言熙语,是一个分享阅读,分享生活感悟的书房,志在每天进步一点点,成为更好的自己。治愈自己的同时,也能治愈他人,这就是阅读最大的收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