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早的水果是什么(历史上从国外传进来的水果)

到了夏天,就想吃一些水果,这个季节也是盛产水果的时候,水果的价格在一年中是最实惠的时候,所以家家户户都会备上一些水果,尤其是西瓜,放在冰箱里拿出来清凉解渴,实在是快哉。

说到水果,大家知道吗?很多我们吃的水果以前并不是在我国产出的,而是从国外引进的,现代社会水果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

既能补充维生素,又能心旷神怡,水果对于人们的生活作用非常大,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那些从国外引进的水果。

世界最早的水果是什么(历史上从国外传进来的水果)(1)

石榴

石榴大家应该都不陌生,那石榴花也成为了很多大家创作的灵感,可是原本石榴并不是在我国生长的,而是在伊朗那边,

说到石榴的引进,就要说到张骞出使西域了,这是他第二次出去,那时他来到了安石国,张骞到的时候安石国正在面临干旱的问题,

很多的庄稼都因为缺水而不能存活,其中就有石榴树,张骞看到这种情况,准备帮助一下这里的人民,将水利技术传授给了他们,

世界最早的水果是什么(历史上从国外传进来的水果)(2)

不久之后,那些庄稼活了过来,石榴树也成活了,它开的花特别大,张骞看到后非常惊讶。

当他回国的时候,他什么都没有要,只要了一些石榴的种子,回国后,张骞将这些种子种下,

等到开花的时候,长得非常好,汉武帝看到后非常惊艳,将这些植物要种到民间,让全国都能看到这样漂亮的花。

当各地都开始种植石榴后,附加价值也体现了出来,一些作坊将石榴花中的颜色提取出来做出新的衣裳,一时间石榴裙也风靡各地,大家都想要拥有一件这样漂亮的石榴裙。

世界最早的水果是什么(历史上从国外传进来的水果)(3)

葡萄

葡萄可以说是我国最早引进的一种水果,那时是春秋时期,我国本地的葡萄并没有甘甜的口感,

反而在西亚、欧洲这些地区的葡萄非常可口,在这一时期,欧洲的葡萄就开始运送到西域,但是并没有到达内地,

后来,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曾经被匈奴当作外敌关押了十年,当张骞逃出后,到了一座城市大宛,来到这里张骞发现了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水果,

世界最早的水果是什么(历史上从国外传进来的水果)(4)

这里的葡萄酸甜可口非常好吃,在此后的数年间,社会发生改变,匈奴也被收服,这时的大宛将他们本地的一些特产供奉给朝廷,

这里面就有那葡萄的种子,得到这些后,我国将这些种子播种,最后种出了甘甜多汁的葡萄,这时候葡萄才正式的出现在我国大地上。

有了葡萄之后,听说西域的葡萄酒也是一绝,大家就在想什么时候自己也能酿出这样美味的葡萄酒,

世界最早的水果是什么(历史上从国外传进来的水果)(5)

但是咱们没有酿酒的技术,制作葡萄酒工艺复杂,西域的人们怎么可能将这些告诉我们呢,只能不了了之,

直到唐朝,有一位西域的国家收归我们所有,这时候葡萄酒的酿造才开始,内地的人们也能喝上自己人酿造的葡萄酒了

西瓜

说到西瓜,屏幕前的小伙伴最近吹西瓜了没,夏天可是盛产西瓜的时候,大家能想象到西瓜古代生长在非洲吗?

世界最早的水果是什么(历史上从国外传进来的水果)(6)

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已经在种植西瓜了,本来我国是没有人种植西瓜的,直到唐朝西瓜才进入我国。

西瓜的这一名字来源也和地区有关,他从西域引进,得名为西瓜,但是还存在其他的说法,相传有一位叫胡峤的人被契丹人俘虏在这里待了七年,

回到中原后,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书,这里面就记载了西瓜这一种水果。但那时候并没有在中原广泛的种植。

到了南宋,才被广泛地种植,这时候的人们已经能感受到夏天吃西瓜解渴的幸福了,

世界最早的水果是什么(历史上从国外传进来的水果)(7)

苹果

就像题目中所说的,苹果传入我国至今才200年,原本我国的苹果是那种绵绵的苹果,口感并不是香脆可口的,在18世纪后期,这样的苹果才进入我国。

对于我国本土的苹果古代的人们一般是将这样的苹果晒成苹果干,这样更好吃,由于并不是那样的美味,种植的地区很少。

当欧洲的苹果引进后,这样又大又脆又好吃的苹果深受大家的喜欢,这样的苹果开始大规模的种植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世界最早的水果是什么(历史上从国外传进来的水果)(8)

大家都知道,烟台的苹果非常出名,这背后还有一段小故事,一次收售农副产品的农民偶然间经过种植欧洲苹果的种植地时,

被这里的苹果吸引,他想要是能采一支嫁接到自己的苹果树上会不会更好,后来他将苹果枝嫁接到自己的树上,

过了几年,结出了美味的果子,很多人都慕名来买这里的苹果,也成为了有名的烟台青香蕉苹果。

其中不仅仅是上面说的这些水果,还有很多的苹果是从国外引进的,这样我们现在才能吃到这么多的水果,都是古代人们的智慧造就的很多的成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