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三立谈自己辈分最大的相声(马敬伯的相声为马三立亲授)

对于马氏相声,大家普遍知道的人有马三立和他儿子马志明,父子俩是最正宗的马氏相声。虽然说相声圈无人不宗马,但真正能掌握马氏相声精髓的人不多,远的如李洁尘的徒弟赵心敏是公认的表演风格像马三立,现在德云社的高峰则是公认的不论台风还是长相都像马志明。其他相声艺人里似乎公认的能继承马氏相声的人极少到没有。

马三立谈自己辈分最大的相声(马敬伯的相声为马三立亲授)(1)

其中有一位马家人殊为可惜,因为他的相声底子和马志明一样是马三立亲授的,虽然他有一些段子说得很像马三立,但却很难将他算作真正的马氏相声传人,这就是马敬伯。

马三立谈自己辈分最大的相声(马敬伯的相声为马三立亲授)(2)

一、 马三立的养子兼学生

马敬伯出生于1932年,他的父亲正是马三立的大哥马桂元。马家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进入了一段艰难的岁月。马德禄晚年相声生涯颇不得志在1935年53岁就撒手人寰。马三立继母丁氏又卷走了家中不多的财物,马桂元染上了吸毒的恶习最终在1940年早逝,马敬伯的母亲也离家出走。

本来像父亲和三叔一样被寄予厚望读书的马敬伯不得已辍学了,他被马三立接到家中抚养,马三立开始给他传授相声技艺。从这时候起马三立成了马敬伯的养父,同时还是他的开蒙老师。

1946年14岁的马敬伯入行,名字也由马景伯改为马敬伯。1949 年他正式拜师侯一尘成为宝字辈相声艺人。有意思的是侯一尘的门下堪称相声星二代聚集地:于俊波的儿子于春藻,常连安的儿子常宝霖,赵霭如的儿子赵春田,马桂元的儿子马敬伯。

马三立谈自己辈分最大的相声(马敬伯的相声为马三立亲授)(3)

二、 老老实实的学艺之路

马敬伯跟着马三立学艺倒是很认真,可能是因为父母不在的缘故,马敬伯从小就懂事知道认真学本事,尤其是他的贯口绝不亚于任何同行,像马氏相声拿手的《夸住宅》《开粥厂》《大保镖》他都能说的很好。

不过也许是性格太老实了,马敬伯很多地方的学习太过于规矩,比如他曾回忆说马三立有一次使一个垫话小包袱“相声的相指的是相貌,咱这个相貌有点儿对不住老几位了。”马三立一边说一边捋着自己的下巴的自嘲模样逗得观众乐不可支。

马三立谈自己辈分最大的相声(马敬伯的相声为马三立亲授)(4)

马敬伯把这个垫话完整学了去,但当他捋着下巴说那句包袱时满场观众毫无反应,因为他的相貌随了父亲比较周正,自然没有马三立的哏儿。这也说明了马敬伯确实有些过于生硬模仿马三立了。

马三立谈自己辈分最大的相声(马敬伯的相声为马三立亲授)(5)

三、 吉林相声的拓荒者

解放后马敬伯在天津红桥区曲艺团说相声,凭借马氏相声的基本功他成为攒底演员。1956年吉林要成立曲艺团到北京天津寻求帮助,在天津电台的推荐下,马敬伯带领全家搬到了吉林成为吉林相声的拓荒者,和他一起到吉林的还有一位侯宝林推荐的师弟王宝童,他们俩在这里成为了搭档。

在随后的几十年里,马敬伯和王宝童搭档演出了很多相声,比较著名的有《夸住宅》《大保镖》《八猫图》《叫鸭子》等段子,其中《夸住宅》堪称马氏相声教科书版的相声,《叫鸭子》更是两人的绝活。

马三立谈自己辈分最大的相声(马敬伯的相声为马三立亲授)(6)

在吉林期间,马敬伯还做了另外两件事,一是收徒传授,另一个就是著书立说。他在吉林曲艺团期间收了几个徒弟,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后来成为知名影视明星的刘威,这也是为什么刘威会去参加德云社二十周年庆典,同时还得让郭德纲叫他师叔的原因。

马敬伯在担任吉林戏曲学校曲艺科副主任时期发表了很多相声理论文章。1997年他还参加了《中国传统相声集锦》的录制,他在录制过程中别出心裁的在《白字会》这个段子里将白沙撒字改成了书法。

马三立谈自己辈分最大的相声(马敬伯的相声为马三立亲授)(7)

作为马家的一员,马敬伯还两次返回天津为马家站台助阵。一次是1986年的马氏相声专场,他和班德贵合作说了《夸住宅》和《大保镖》,两个段子均使出了马氏相声的特点。另一次则是2007年《马志明从艺五十周年相声专场》,这次马敬伯没上场而是让弟子刘威代表自己和马六甲一起说了段相声。

当2012年第二次马氏相声专场举办时,马敬伯却因为身体原因没能赶来,半年后他就在第二故乡吉林去世了。

马三立谈自己辈分最大的相声(马敬伯的相声为马三立亲授)(8)

四,难算正宗的马氏相声传人

马敬伯虽然相声功底由马三立亲授,一生之中的相声表演也以马氏相声经典段子著名,但他实际上确实难算是最正宗的马氏相声传人。

用马志明的话说,马敬伯其实是一个不太适合说相声的人,他太老实太忠厚,在他眼里这世界上就没有坏人,一辈子也没听他说过谁的坏话。这样的人其实更应该当一个老师。

而刘威当年在吉林曲艺团待不下去据说有一个原因就是老替师父出头,马敬伯一辈子与世无争认准吃亏是福,但徒弟咽不下这口气,这也说明马敬伯确实性格忠厚。

马三立谈自己辈分最大的相声(马敬伯的相声为马三立亲授)(9)

其实马氏相声真正集大成者马三立的特点不光是活儿瓷实,马三立身上还有那么一种“坏”劲儿。他从小就跟劳动人民紧密接触,不论是跟拉车的还是小偷小摸的他都能和人家打成一片,这就让他在塑造小人物时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真实魅力,可以说马三立塑造的人物就没有不“活”的,很多人物甚至还特别有股“坏”劲儿。

再看马志明,在塑造人物上的案例虽然没有马三立那么多,但他的塑造人物功底在一个《纠纷》上就展现的淋漓极致,因此说马志明继承马氏相声是最好的。

马敬伯的问题就是他从小被马三立呵护的太好,人又太老实忠厚,在表演贯口和老段子上虽然游刃有余,但在塑造小人物上和马三立父子相差甚远。可以说马敬伯是一位优秀的相声演员,但难称为优秀的马氏相声传人。

马三立谈自己辈分最大的相声(马敬伯的相声为马三立亲授)(10)

马志明曾说过一句话,马氏相声到我这儿就算是到站了。虽然有些悲观,但事实上好像确实如此,马三立那种集正和谐于一身的本事很少有人能够参透。赵心敏很正,赵伟洲很谐爷俩却没有集于一身,高峰很正却缺少谐味儿。

马氏相声真的到站了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