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篮高手人物最后发展(灌篮高手为什么选他当)

20多年了,终于等来了这场比赛。

全国大赛,湘北VS山王。王牌泽北、三井坚韧、赤木挡拆、流川传球、樱木绝杀、世纪击掌……圆梦了,怎能不让人热血沸腾,又泪流满面!

灌篮高手人物最后发展(灌篮高手为什么选他当)(1)

然而说点实际的,在感动和热血之余,电影版还提供了熟悉又新奇的体验。(如下内容有剧透)

电影呈现的风格,跟我们想象的完全不同,至少跟老版TV动画完全不一样。

而国内大多数《灌篮高手》的粉丝,都是由1996年,由广州广州俏佳人文化公司引进的东映版TV动画入坑,其中不少人对TV动画有着极深的情怀,由此也不难理解喜欢动画片的粉丝,对这样的风格,一时间应该会感到不适。

但是,小弟作为TV动画入坑,后来翻看了无数遍漫画的粉丝,这个的风格,我是满意的。而且作者井上雄彦自己导演,电影版呈现的是最贴合作者心中的比赛风格。

灌篮高手人物最后发展(灌篮高手为什么选他当)(2)

虽然我们都想看到完全还原漫画的全国大赛,但作者井上选择独辟蹊径,不单单是不想重复自己,也是有着自我表达。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部——宫城视角的全国大赛湘北VS山王,宫城的个人回忆与比赛内容相互穿插,比赛场面与漫画基本一致(过程和情节方面略有删减),而回忆部分则是完全原创,并补完了一些前史剧情。

井上这么做,是有原因的。

★首先,作者当导演,想要还原老版TV动画,是不可能的。

因为当年的TV动画的制作风格,是被井上雄彦“鄙视”过的。包括粉丝们,当年TV动画也有被各位调侃过的地方。

灌篮高手人物最后发展(灌篮高手为什么选他当)(3)

比如无限运球——带球突破,足足能跑出两百米去。比如相对静止画面——所有人都在空中停滞仿佛孙悟空的定身法,唯有主角可以做动作。还有,球在空中的飞行时间——木暮一个三分球,篮球飞行了一集。

PS,TV动画还有一些不着边际的原创,比如三浦台队的内藤铁也是动画原创,结果来了一个“196公分、155公斤”……这位不是人而是钢铁侠好吗?

不可否认,TV动画当然经典,上述内容都是被大家善意的调侃,但作者就没那么好说话了。

井上雄彦对动画版的不满,令他最终从Jump收回全国大赛的漫画版权,没有了授权,而TV动画的故事也在全国大赛之前完结。

(而动画原创的湘北击败翔阳陵南混编队伍就更离谱了)

灌篮高手人物最后发展(灌篮高手为什么选他当)(4)

其实当年东映的TV动画片,也是比较无辜。在那个热血漫流行的时代,动画版《灌篮高手》只能这样进行夸张的热血漫风格演化,追求漫画每一个分镜的“定格式”特写,您还没看《足球小将》呢,更夸张。

只能说是时代使然,也与作者的理念相悖。但这却导致全国大赛的动画影像,让我们一等就是20年。

★其次,《灌篮高手》电影版是3D转2D的画风,风格独特。

有人说“3D转2D”是偷懒 省钱的表现。当然不是这样。日本在任何方面上都可以偷懒,唯独做动画,是很少马虎的。

灌篮高手人物最后发展(灌篮高手为什么选他当)(5)

尤其是《灌篮高手》这样重量级的作品,偷懒,他们敢吗?

您看完电影就知道了,“3D转2D”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拟真,淡化漫画效果,还原井上雄彦心目中的比赛场面。

首先是即时比赛时间、3D背景完全模拟赛场氛围,大量主视角和第三人称平视视角,真正做到了沉浸式体验,加上赛场声光和声音的模拟,就像亲临比赛现场一样。

其中感受最明显的,就是之前几乎一边倒支持山王工业的观众,逐渐开始高呼“湘北加油”的赛场氛围塑造,这个在漫画里里是用角色表情和台词来烘托效果,但电影版里更加直观的能让人感受到这样的氛围变化,一下子就澎湃了起来。

灌篮高手人物最后发展(灌篮高手为什么选他当)(6)

而角色们打球动态,可以看出是即时演算 动作捕捉技术,这是采用3D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模拟真实——宫城的运球、三井的投篮、樱木的盖帽、流川的灌篮,还有大猩猩被河田逼得无法转身的效果……

手绘2D效果,是很难达成这样拟真的流畅感(不是不能,而是比较困难),而且很有可能又会重走“热血漫”路线,这是作者不允许的。

而如此技术手段《灌篮高手》,让电影的赛场效果完全模拟真实,但角色动作和角度又还原漫画分镜。

灌篮高手人物最后发展(灌篮高手为什么选他当)(7)

这就产生了跟漫画不一样的感受。

漫画里有的场面存在大量分镜和特写,但在电影里就是一瞬间的事儿。漫画里有的场面只表现高光镜头,但在电影里则有着一套动作的体现。

比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泽北的单打。

从后场带球,刹那间过掉湘北四名球员迎着樱木抛投、把球抛向前场之后一路飞奔大力灌篮、面对三人起跳包夹后从容投篮……

灌篮高手人物最后发展(灌篮高手为什么选他当)(8)

这些丝滑 流畅的一整套动作,是漫画无法感受到的,漫画设定泽北就是最强,但强在哪里,电影用一连串的动态效果,告诉各位泽北强在哪里。

当然这句话也适用于所有球员,尤其是樱木的几次篮板球。漫画里的高光 特写场面,换成了拟真的动作。在这种环境下,让耳熟能详故事、场面和高光瞬间,又焕发新的色彩,赛场效果炸裂!

而电影里,赛场上的最后30秒,对漫画的“静谧 速度”画面的进行了技术手段下的还原,这是全片唯一具有漫画感的地方,也是作者刻意为之。

灌篮高手人物最后发展(灌篮高手为什么选他当)(9)

当然,“3D转2D”的最大缺点,就是现有技术水平下,细节方面会有缺失。

动作当然丝滑,但也有缺失之处。比如包括角色面部表情,是有生硬的地方。尤其是流川被打爆后的微笑,电影版里很难察他笑了。

还有2D渲染的美型度,晴子颜值大跌,长发三井太丑了,脸跟肿了一样,但是,彩子则变漂亮了,是超越动画和漫画的存在。

再加上一味的追求真实效果,原著漫画里的角色Q版造型和恶搞的样子,电影里同样也是舍弃了。

这是不足之处。

灌篮高手人物最后发展(灌篮高手为什么选他当)(10)

★再来看故事方面,与其说宫城良田是主角,倒不如说他是主线 伏笔,回忆部分是他的故事,而回到赛场上,又让渡给其他队员,这跟漫画一致。

一个很有噱头的地方,漫画里对山王下半场开始,山王采用紧逼防守一波流开始,湘北队顿时溃不成军。随后赛场上的情节,就像豆腐块一样被分为了好几段(术语叫做“糖葫芦叙事”),每一段都有一个主角,展示了该角色觉醒:

赤木被打爆后找到自己的定位(感谢“赤木的爸爸”鱼住)、樱木几个进攻篮板球带起湘北的反攻、三井寿突破极限永不言弃、流川被完爆后露出微笑开始传球……

看到没有,湘北先发五虎,每位都有各自的章节、回忆和内心活动,唯独宫城,能够被读者记住的,就只有被9号泽北和4号深津包夹的囧样,唯有的高光,就是造深津故意犯规,最后终于突破包夹,但没有独立成章。

灌篮高手人物最后发展(灌篮高手为什么选他当)(11)

而《灌篮高手》电影版,以宫城的视角审度比赛,让他从配角参与者,变成了讲述者——多了宫城的内心活动,以及最后鼓舞大家士气的一幕,这是对角色的补完。

因为,也只能是宫城了,让井上有空间对其塑造。

湘北先发五虎,其中四位的人设都趋于完整,球场之外各自都有着过去和内心活动供观众解读。

灌篮高手人物最后发展(灌篮高手为什么选他当)(12)

★樱木花道:运动力变态的门外汉,学习篮球速度非常快的天才,经常恶搞和夸张,大心脏拿得起放得下,铁头功打架无敌,樱木军团友情万岁,国中被甩了50次、暗恋晴子,父亲可能没了,家里穷得叮当响……

★赤木刚宪:大猩猩,自幼热爱篮球,称霸全国是梦想,前两年独自带队苦称湘北但县内都是首轮遭遇淘汰,学习好,拳头厉害,队员们都服他,最佳损友青田龙彦,亦敌亦友鱼住,被深泽体育大学相中找上门……

★三井寿:国中MVP,安西教练头号铁粉,早期跟赤木不合,膝盖受过伤,自尊心太强一度误入歧途,湘北混混首脑但打架不行,门牙是假的,善于交际,社会朋友很多,浪子回头,“教练,我想打篮球”……

★流川枫:喜欢睡觉,自行车技术高超,一度打算留学美国,跟仙道私下一对一打得难解难分,深受女性喜爱。再多说一些,流川这种,“神秘感”是其角色定位标配,过度深扒角色破坏其完美形象。

★至于宫城良田,各位对他的了解,只知道他喜欢彩子,从小学就打控卫,把三井寿打进医院,没了。。。

灌篮高手人物最后发展(灌篮高手为什么选他当)(13)

这个角色在原著漫画里对比其他角色更加“白纸”一些,所以有着更深的挖掘空间,或多或少,也是井上雄彦对该角色的一种“补偿”。

从当年宫城耳环故事的番外短篇,再到《灌篮高手》电影版里的回忆主线,也带出了全新的剧情——角色家庭故事、性格叛逆的原因,以及最后变得稳重的原因……

当然,还有一些情节上的补充,宫城与三井的前史恩怨,在队内最好的朋友是安田,一年级时怼湘北前队长……

这一切都是为了剧情和补完人设服务,毕竟也是湘北篮球队下届队长,总不能让一个“白纸人”接替赤木吧。

所以在对山王比赛临近尾声,在大家都相对懵了的情况下,宫城回归冷静,并主动鼓舞大家,展示了下届队长的魄力。

灌篮高手人物最后发展(灌篮高手为什么选他当)(14)

如果说电影版以宫城为主视角,是有该角色有着刻画 剧情空间,这是客观原因,而主观原因,则是井上雄彦的自我沉淀式解读。

当初《灌篮高手》TV动画热播的时候,很多人最喜欢的角色,天才球员的樱木花道和打球帅气的流川枫,以及仙道、阿牧、藤真、泽北这样的王牌球员。当然浪子回头、永不言弃的三井寿,也有大量粉丝(小弟本人就是三井粉丝)。

毕竟,谁不喜欢又个性又强大又有光环的角色呢。

然而,随着阅历的增加,很多人开始有所转变,比如三井寿,当年他的粉丝真的不算多,如今这位在中年灌篮粉丝里人气飙升。

还有坚持自己梦想,独自苦苦支撑湘北队两年的赤木刚宪,说实在的曾经大猩猩粉丝一直是凤毛麟角,但如今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佩服赤木的坚持,对这个角色产生油然的敬意。

这就是沉淀。作者井上雄彦也是如此。(图片来源于网络)

灌篮高手人物最后发展(灌篮高手为什么选他当)(15)

截图里表达的很清楚,年轻的时候对樱木花道、流川枫这样或而天赋张狂、或而帅气无比的角色非常青睐,所以才会塑造出这样的角色,也会与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的观众/读者产生共情。

20多年过去了,从作者到当年一路过来的粉丝,也越来越能清晰认识到自我,那些梦想或者理想,大多数渐行渐远。

如今我们发现,我们不是天赋异禀的樱木花道,不是英俊潇洒的流川枫,不是打球飘逸的仙道,而浪子回头的三井也是遥不可及。

他们都是高高在上偶像。

灌篮高手人物最后发展(灌篮高手为什么选他当)(16)

而宫城良田,无论是漫画里角色的留白空间,还是对自己的定位,倒是很有机会,成了我们学习或追赶的榜样。

作者井上那一席话的意思就是——宫城可能是最接近我们的人,看似“微不足道”,但绝不认命。

漫画里我比较喜欢的一个段落,让我对宫城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就是大战山王前夕,宫城跟彩子吐槽,为什么我每次面对的都是“那么厉害的对手”,还都“比我高大至少10cm”的大个子……随后被彩子diss:你忘了你对翔阳的时候说过什么了吗?(宫城说过:打败他我就是第一了)

灌篮高手人物最后发展(灌篮高手为什么选他当)(17)

这段情节在电影版里也有呈现,不过台词改了。

作为控卫,对翔阳他面对的是藤真,对海南他面对的是“怪物”阿牧,对陵南他面对的是打了半场控卫的仙道,对丰玉他面前的是得分能力很强的板仓。到了迎战山王工业,对面又是日本第一控卫深津……

宫城对这几位的态度,除了明确表示不服丰玉的板仓之外,其余几位的认知都在上述的话语中囊括——他们比自己高,且相当厉害。而且无论宫城自己怎么想,这些角色都是全书里的boss级人物。在漫画里也或多或少进行了暗示。

但宫城本人退缩了吗,并没有,反而积极应战,发挥自己的传球和运球特长,并且把自己的劣势转化为优势。言下之意,我承认他们都很强,但我不认命,自己也有比他们厉害的地方。

灌篮高手人物最后发展(灌篮高手为什么选他当)(18)

这才是可贵的地方。

对宫城家庭往事的塑造,是已经56岁、到了“知天命”年龄的井上雄彦,在这个“留白”的角色上挥洒泼墨,向人到中年的《灌篮高手》粉丝们,发出的情感共振。

而比赛中宫城突击队长“为他人作嫁衣”的人设和角度,让电影里这些与漫画一致的比赛剧情,增添了全新的“作者解读”。

电影结尾宫城也去了美国,在一场比赛里,他遭遇到了改打控卫的泽北。宫城为什么去美国?他与彩子的故事难道就结束了?等等疑问萦绕左右,恐怕只有作者本人才能解答。

灌篮高手人物最后发展(灌篮高手为什么选他当)(19)

但井上这么设定的原因很简单,延续人设精神——自己面对的所有对手,都是那么厉害、都是比自己高大、都是漫画中的王牌……但完全不怂,冷静迎战。

或许在电影版之后,大家也会对宫城这个角色产生共鸣,粉丝量大增吧。

终究而言,《灌篮高手》电影版,尽管跟想象的不一样,但也是圆梦之作。挖掘了全新的人设和剧情,提供了意外爽快流畅的赛场观感。

但也有遗憾之处,比如省去/微调了原漫画一些情节,比如删除了鱼住出场(只保留了一个振臂高呼的镜头)、以及阿牧为首的观众席解说和场外剧情,最让人意难平的,你都以宫城为主角了,为什么不展开说说他跟彩子的故事啊,哪怕补齐一下二者相遇的情节啊。

毕竟,青春本来就是不完美的。但我们希望青春永不散场,也希望《灌篮高手》永远不要结束。

灌篮高手人物最后发展(灌篮高手为什么选他当)(20)

PS,国配

《灌篮高手》电影版,肯定是要二刷的。一次原声一次国配,俺一刷看的是国配,谈下感受。

国语版是全新班底配音,孙中台、乔诗语、图特哈蒙、阿杰、谷江山等著名配音。而为樱木花道和流川枫献声的,就是当年在电视上播出、由俏佳人引进的TV动画台版配音演员——于正昇和官志宏老师。

相当于这是一次中国两岸配音的“混编阵容”,所以电影的国语版还是值得看的,至少樱木和流川是很多人熟悉的原汁原味。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台版配音也是两个版本。

其一就是在台湾地区播出的《灌篮高手》国语配音版,由台湾民视制作;其二是由博英社制作的版本,由广东俏佳人公司引进内地市场。但二者的班底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同一班底阵容,配了两遍《灌篮高手》,一版在台湾省播出,一版出VCD在大陆发行。

而内地也有一版国语配音版本,还是由大名鼎鼎的辽艺翻译配音。但辽艺的这版《灌篮高手》也从未在大陆播出过,而是专供新加坡播出。

PPS,“受害者”

《灌篮高手》电影版,随着剧情的拓展和人设的补完,最大的“受害者”,当属三井寿……

剧情显示,这位初中就跟宫城有过交集。变成不良少年之后,由于作画或建模方面的缘故,长发三井也挺丑远不如漫画和动画里潇洒。而且回归之后剃掉了飘逸的长发,除了代表改过自新,也是由于打输了才“替个和尚头”。

灌篮高手人物最后发展(灌篮高手为什么选他当)(21)

但最受影响的是,宫城竟然不是被三井他们打进医院的,而是自己飙车出车祸……

原漫画里,三井团队找宫城茬,宫城抓着三井一个人打,把对方打晕之后,自己则遭遇崛田德男他们一帮人的围殴,结果三井和宫城双双进医院。

但电影版显示,宫城被群殴之后,还一个拎着鞋走回了家……随后出车祸才进医院……

这一“拓展”,让原本就备受质疑的三井、德男团队的战斗力,更是大打折扣。相比之下宫城一个人把三井打入医院的“成就”,让宫城战斗力又提升一级。

灌篮高手人物最后发展(灌篮高手为什么选他当)(2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