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是补肾还是养肾(六味地黄丸是补肾之祖)

经常会遇到很多患者和网友问我,我肾虚了,要不要吃点六味地黄丸,各种影视剧,小说,段里子,六味地黄丸也成了补肾名药,尤其对男性来说,那真是天空开了一扇窗,好多难以启齿的的隐私,吃了六味地黄丸就直接解决了,六味地黄丸真能补肾吗?对难言之隐真的有用吗?

六味地黄丸是补肾还是养肾(六味地黄丸是补肾之祖)(1)

其实六味地黄丸是各种补肾名方的基础方,比如桂附地黄丸、金匮肾气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等。都是通过对基础药物加减让药效有了变化,让补肾也更有针对性。所以称它补肾之祖可能夸张,但也不为过。

咱们先了解一下六味地黄丸,它是补益剂,具有滋阴补肾之功效。由熟地黄、酒萸肉、山药、牡丹皮、茯苓、泽泻六味很常见的中药组成,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如果不是学习中医中药的同学,肯定也是一知半解,但隐约听起来,肯定也是补肾药,再加上电视、自媒体的渲染,又给六味地黄加了分,简直成了明星药。

六味地黄丸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为君药。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称为“三补”。但熟地黄的用量是山萸肉与山药两味之和,故以补肾阴为主,补其不足以治本。配伍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三药为“三泻”,渗湿浊,清虚热,平其偏胜以治标,均为佐药。六味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

六味地黄丸是补肾还是养肾(六味地黄丸是补肾之祖)(2)

肾分阴阳,为先天之本

开始划重点了,六味地黄丸是补肾,这点没错,但我们中医有个阴阳之说,就是说肾分为肾阳和肾阴,如果你真的肾虚了,还得分肾阴虚和肾阳虚,这就是中医的辩证之说,分清之后才能对症下药,进而再看所谓的疗效。

那如何知道自己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呢,这个怎么分?从专业的角度,那肯定得找个老中医,望闻问切一下,但是通过自身的一些症状也能简单地进行一个分辨。

六味地黄丸是补肾还是养肾(六味地黄丸是补肾之祖)(3)

肾为五脏六腑之本,肾阴是身体的阴液之源 肾阳是我们一身的阳气之根。

如果肾阳虚,临床上就会表现出一些冷的症状:腰膝酸软而痛;男子阳痿早泄,女子宫寒不孕;畏寒肢冷,浮肿,腰以下为甚,下肢为甚;面色白,头目眩晕;面色无泽、小便频数,清长,夜尿多;舌淡胖苔白,脉沉弱而迟。

那么对应的,肾阴虚表现出的是一个热字:临床也叫阴虚火旺症,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失眠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齿松发脱、形体消瘦、小便短黄或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遗精。

六味地黄丸就是治疗肾阴虚弱的药品,对于一些朋友们想要达到的神奇效果肯定是想多了

六味地黄丸的历史很长,它的前身是金匮肾气丸,也称“崔氏八味丸”,为东汉医圣张仲景所收集,是一味经典的补肾良药。它以附子和桂枝为主药,鼓舞亏虚的肾中阳气,补命门之火。再辅以地黄等六味药物(地黄、山药、茱萸、泽泻、牡丹皮、茯苓)滋补肾阴,促生阴液,阴阳并补,使得“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补阳效果更稳固、更持久。

到了宋代,儿科名医钱乙开始用金匮肾气丸来治疗一些儿科疾病。但他认为小孩本就是纯阳之体,因此无需再补阳,就对金匮肾气丸做了一些改良:去除了炮附子、桂枝两味药材,并以熟地黄取代生地黄,六味地黄丸自此问世。并被钱乙用于治疗小儿肾怯失音、卤开不合、神气不足、目白睛多等先天不足、发育迟缓之症。

六味地黄丸是补肾还是养肾(六味地黄丸是补肾之祖)(4)

由六味中药组成,地黄为君药,故称六味地黄

到了清代,使用六味地黄丸的医家也越来越多,涉及神经、内分泌、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等多个系统,涵盖内、外、妇、儿、口腔、眼、耳鼻喉、皮肤等多个学科,真正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治疗思想。

其实六味地黄丸能一直从古代火到了现代,就说明这个药还是厉害的,常见的由阴虚火旺引起的口腔溃疡,潮热盗汗,更年期的一些症状,糖尿病的辅助治疗等等,效果还是很好的,有的人又要问了,那我吃了这么多的六味地黄丸,有没有什么负作用?上文已经说了,宋代医生用这个药给小药用的,就说明它很安全,所以说有阴虚相关症状的人,就放心大胆地吃吧。

茶余饭后,老付侃药,靠谱!

喜欢@药师老付的原创文章请点赞、转发和评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