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案(显微镜教学示例)

《显微镜下的世界》教学感悟摘要:微生物指的是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利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的探究方式,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利用探究的课堂培养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案(显微镜教学示例)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案

《显微镜下的世界》教学感悟

摘要:微生物指的是肉眼看不见的生物,利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的探究方式,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欲,利用探究的课堂培养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关键词:探究、微生物、显微镜、好奇心

显微镜下的世界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六年级科学已经和中学物理化学相挂钩,是一个学习科学的转折点。因此,六年级科学不单单是讲授课程,更是以实验形式的自主探究课程,在第一节《水滴里的生物》中,正式让同学们了解微生物,让同学们感受显微镜下的世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认识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大多是单细胞的生物;

知道微生物、动物、植物共同构成生命世界;

知道微生物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过程与方法:

能借助显微镜这种观察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认真细致观察并描述水滴里的微生物;

能够用图表现出自己观察到的水滴里的几种常见微生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体验到探索生命奥秘的快乐与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1、放大镜、显微镜、水样、玻片、抹布等、观察水样

2、技能准备:课前简单培训制作玻片标本的注意点

二、教学过程:

1、引导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水样

(1)学生观察水样

(2)学生汇报:观察烧杯里的水,你观察到水里有什么?这些结果你是用什么观察到的?

(3)讨论:这杯水里是是真的只有这些东西呢?还有没有可能有其它的东西?

(4)谈话:怎么才能知道这杯水里有没有我们刚才说的细菌等这些东西?

(引导学生明白要想观察极微小的、肉眼看不到的物体要借助工具——显微镜)

2、引导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各小组领取)

(1)谈话:既然我们想借助显微镜来做进一步的观察,下面就先来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

(2)教师讲解并示范使用方法。强调

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伤害眼睛;

②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③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④轻拿轻放。

3、组织学生借助显微镜观察水滴里的生物

(1)指导观察教师准备好的水样标本

①谈话:显微镜下,水滴里到底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细心、耐心、认真地来观察一滴水,

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画在活动记录上。

②学生分组观察。

(在学生活动时教师要注意巡视)

③汇报交流:你观察到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汇报时学生在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展示观察记录,并用学生用语言进行描述)

(2)认识生活周围水里的微生物

①小组制作小组采集水样观察玻片

②自主观察

③汇报交流:说说自己小组采集的水样中有什么

(3)教师小结:在一滴水中,生活着许许多多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多是一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它们非常小,用肉眼根本看不到,只有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所以叫微生物。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些不动的微生物中,最常见的是水藻,有蓝藻、团藻、金藻等。运动的微生物中有钟形虫、草履虫等。此外,水中还有既不属于动物也不属于植物的微生物——细菌,细菌一般也是不动的,有球状的、杆状的、螺旋状的。

(4)认识其他的水中微生物:多媒体展示水中各种常见微生物

三、教学感悟

显微镜下的世界是同学们比较陌生的一个领域,微生物看不见,因此孩子们比较陌生,当他们看到各种微生物的时候,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欲望。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科学课堂真正属于学生,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引导,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发现的科学大课堂。这样科学学习才会更加科学。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