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的语文成绩不好最后成了作家(他高二写的随笔成为了高三的阅读理解)

很多人看到题目可能就已经浮现出来许嵩的样子了没错,今天我想说的就是许嵩关于许嵩有很多话想要说,甚至想要把他的歌词全部都搬上来,因为太美感觉他的词才是最打动人的地方,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谁的语文成绩不好最后成了作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谁的语文成绩不好最后成了作家(他高二写的随笔成为了高三的阅读理解)

谁的语文成绩不好最后成了作家

很多人看到题目可能就已经浮现出来许嵩的样子了。没错,今天我想说的就是许嵩。关于许嵩有很多话想要说,甚至想要把他的歌词全部都搬上来,因为太美。感觉他的词才是最打动人的地方。

他不是一个专业的歌手,他学医,最后却做了音乐。他八岁的时候就能把钢琴弹得很好,拿到古典钢琴七级。他小时候还梦想成为一名作家。除了最开始的几首音乐以外,许嵩的歌基本都是原创。因为不是科班出身,他的唱功被很多人吐槽,但是没有关系,我们听得就是那个味道。很多事都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就好像许嵩最开始的时候只是想把自己的歌曲分享给大家,没想到就这么火了。他的第一张专辑《自定义》是他自己用稿费买了设备自己在家里录制的。她自己都觉得非常的了不起。

我个人非常喜欢许嵩的词,因为每一首词都是一个故事。他在用他独有的嗓音为我们娓娓道来那个故事。有人说他写的词没有方文山那样婉约,没有林夕那样绮丽,没有黄伟文那样犀利。但是却贵在平时,是每个人心中所想所念。每一个专辑都有一个主题,是他这一段时间以来的所思所想,他不迎合所谓的潮流,不在乎是不是会掉粉或者涨粉,就是做他想做。

许嵩真的非常有才华,他本身是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的学生。初中的时候开始对网页制作产生兴趣,做的网页《这样的合肥》一举夺得了首届全国青年网页制作比赛安徽第一名。高中期间多篇作品发表于《儿童文学》《少年文艺》《萌芽》《意林》《合肥晚报》等报刊杂志。高二的时候发表在网上的一篇随笔《把伤痕当酒窝》成为了当年江苏省高考三模的阅读理解题目,打破了“阅读理解”一贯采用名家文章的规则。后来上了大学虽然学了医,但是他用大一大二的课余时间,自修完了本科作曲系的全部课程。

通过刻苦自学与钻研,翻译学习了大量国外教学资料,掌握了较为全面与领先的电脑数字录音技术及midi音乐制作技术;跟随专业声乐老师学习声乐演唱技巧。至06年底,他创作并演唱的流行音乐作品超过50首,其中《玫瑰花的葬礼》《七号公园》等曲目彩铃下载量超过50万次,网络收听次数几百万次,其百度贴吧、歌迷论坛、新浪博客也拥有极高的人气。

许嵩的歌曲很多都是当下社会现象和一些敏感话题。比如《苏格拉没有底》专辑中《微博控》是反映当今人们过于沉溺社交网络而忽视情感沟通的,他希望人们能“放下客户端立地成佛”—彼此真诚沟通。《拆东墙》是反映拆迁问题与民生疾苦的,“西墙补不来,东墙面子上还得拆”道出了多少人的心酸与无奈。《敬酒不吃》讽刺酒场朋友、虚伪功利,彼此之间只是敬酒与利用的关系,“有些人一吃饭就很喜欢敬酒,三杯酒下肚就能够唤你朋友”说得很贴切很实在。 《梦游计》专辑中,《胡萝卜须》以法国文学名作《胡萝卜须》的主人公为切入点,运笔穿梭于梦样童话与冰冷现实之间,在“自我”与“胡萝卜须”两端来回切换,令人读罢笑中有泪。《对话老师》是对学生时代的怀念以及师生之间关系的解读,“从你的角度,划分人之初,三六九等会不会太离谱”既有调侃的意味又充满对教育的讽刺。《全球变冷》又是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越来越冷漠、交往时越来越多的隔阂,表达了对这一趋势的担忧和互相之间能够关怀多一些的期望。《伴虎》这首歌诉说出了伴君如伴虎,位置越高风险越高,“谁能以为,同朝可同寐?”表达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一历史事实的残酷与无奈。另外早期的《素颜》表达了他对于那个没有化妆品、没有P图、没有修饰,人们可以“下雨天,照逛街”年代的怀念,认为素颜才是最好的自己。

但说到最喜欢的还是他写的中国风的词曲。许嵩的中国风词曲并不是那些所谓古风歌曲的敷衍写词,串上几个词就敢称我是古风的歌。从庐州月,清明雨上,南山忆,半城烟沙,宿敌,千百度来说,他的词,都是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说是有感情来串着的。

如今的许嵩依然坚持着做自己的音乐。而我们还在津津乐道的听着。曾经看过有一条评论许嵩的语句说的非常好:“古有鲁迅弃医从文,现有许嵩弃医从乐。”

你最喜欢的是他的哪首歌曲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