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当风起时 谁能明白我(看启航当风起时)

《启航:当风起时》在豆瓣上的评分很高,我也看得津津有味,追得乐此不疲,因为它让我身临其境,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改开年代。

今天的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什么是“汉卡”,更难想象没有家用电脑的日子该怎么过,但这恰恰是本剧两位主角将要面对的挑战和追逐的目标。

启航当风起时 谁能明白我(看启航当风起时)(1)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产业发展掀开新的一页。燕京大学计算机研究所的两位青年萧闯与裴庆华搭上政策春风,从代理国外电脑做起,向自主研发过渡,逐渐成长为时代的弄潮儿,见证了我国信息化产业改革的历史。

两位男主萧闯和裴庆华的性格完全不同,前者人如其名,敢想敢闯,而后者成熟稳重、冷静沉着。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成为彼此人生中的挚友,并且在创业路上相互扶持、并肩前行。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理想和志向——让电脑走进千家万户,让中国老百姓进入信息时代。

启航当风起时 谁能明白我(看启航当风起时)(2)

成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两位年轻人要面对的考验可真不少。比如,好端端的名校毕业生,为什么不去搞科研,偏偏要下海?又比如,大学计算机研究所办企业、卖电脑,算不算不务正业?最大的困惑还在于,电脑到底是高不可攀的奢侈品还是触手可及的日用品?

这些问题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都不成问题。可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成了两位主角难以逾越的高墙。裴庆华的母亲知道自己的儿子下海经商,放弃了成为科学家的理想,竟然气得住了院。信息产业改革的路有多难走,可见一斑。

启航当风起时 谁能明白我(看启航当风起时)(3)

改革事业的难,就难在如何突破陈规,实现观念的更新换代。这需要改革者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具备常人没有的远见卓识以及百折不挠的坚定意志。萧闯因为竞争对手的举报丢了工作,但他没有陷入颓废、消沉,反而在广州先人一步,发现了VCD在家用市场的广阔潜力;裴庆华在竞标过程中不断受挫,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他通过细致的调查发现了背后的猫腻,成功地阻止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两位年轻人的闯劲和勇气打动了观众,也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了解改革事业的不易,更加明白今天我们为何能够享受手机、电脑、网络带来的生活便利。没有那个年代年轻人们的努力和奋斗,就不会有如今的美好生活。

《启航:当风起时》在细节上的用心有目共睹。复古的色调、怀旧的字体,处处体现出对年代感的还原。但本剧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不只是制作上的考究,而是对时代精神的忠实再现。

启航当风起时 谁能明白我(看启航当风起时)(4)

就拿剧中的两对CP来说,萧闯和谢航、裴庆华和谭媛能走到一起,不是因为“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浪漫故事和悬浮设定,而是因为在人生观、价值观上的高度一致。谭媛不愿意告发带她看录像的同学,裴庆华勇敢地为她在老师面前辩护;谭媛有出国留学的机会,但决心在将来报效祖国,因为家乡有她难舍的恋人,更有她和裴庆华共同的理想。

理想主义,看上去有些“幼稚”“单纯”,但它恰恰是推动改革者勇敢前行的不竭动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珍贵品质。我们生活在物质条件更优越、经济水平更发达的时代,站到了比萧闯和裴庆华更高的起点,拥有他们不曾拥有的优势,但我们又能否像他们一样,不安于现状,勇于挑战不可能,为祖国的发展燃烧自己?

启航当风起时 谁能明白我(看启航当风起时)(5)

如果说萧闯和裴庆华的成功得益于改革“风起”,那么“启航”之后,如何更平稳、快速地驶向未来,还依赖于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共同努力。正如本剧主题曲里所唱的,“看时代呼啸的风,踏遍长路,再问天地间谁是英雄。”新时代的年轻人,就该有这样的志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