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训练分析(力训研究所新手指南)

高强度训练分析(力训研究所新手指南)(1)

一、前言

新连载我考虑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考虑新手的阅读和吸收能力;
  • 单篇的篇幅缩短,知识点减少;
  • 对待民间经验时更加谨慎;
  • 知识不仅局限于训练,也逐渐延伸到生理、解剖、营养甚至是康复等领域。

根据我目前的构想,我会先写训练类的知识,作为第一阶段;当训练类的基础知识解释的差不多了,再进入第二期阶段(生理、解剖、营养等)。

第一阶段的主题大致是以下内容框架:

高强度训练分析(力训研究所新手指南)(2)

每一个板块我们都会充分呈现基础的部分,但不会太深入,深入的内容只会在线下课程呈现,因为我们在生存和温饱尚未解决的情况下,还无力大面积做慈善。此外,深入内容也面临2个问题:被抄袭风险、高人力成本。所以连载未来是以基础和免费容为主的

当然,我们已经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性科普(如广外的免费新手课、我本人目前的免费简单咨询等)。前言结束,下面是正文。


二、健身训练牵涉的主要关节

无疑,动作是一切的基石。这也是为什么我把主要精力首先用于动作课程的制作、完善、升级和复训。而要谈动作,必须先清除健身训练所牵扯到的主要关节:肩、肘、腕,髋、膝、踝,如下图所示。

高强度训练分析(力训研究所新手指南)(3)


三、常规健身主要目标肌肉它们主要包括:
  • 胸肌
  • 三角肌和斜方肌
  • 肱二头肌(一般简称二头)
  • 肱三头肌(一般简称三头)
  • 腹肌
  • 臀肌
  • 股四头肌(大腿前面的肌肉)
  • 腘绳肌(大腿后面的肌肉)

高强度训练分析(力训研究所新手指南)(4)

高强度训练分析(力训研究所新手指南)(5)


四、常见健身动作分类

初入健身房的新手往往面对一大片器械却无从下手,不知道该用哪个,也不知道该如何用。其实,器械是为人服务的,即所谓以人为本。所以,有两种方式来粗略的区分动作和器械:

1、把健身房常见训练动作以人体关节的活动方式粗略区分

当然,如果按照严格解剖术语来分类会过于复杂(解剖也是一整本书),所以,出于让新手更快理解的目的,我用了相对更粗略但也更通俗方式来归类。

高强度训练分析(力训研究所新手指南)(6)

从这幅图上,我们可以大致的了解健身房常见的动作是属于什么性质的训练。

接下来,一些新手可能会对这些内容有点懵:伸髋/伸膝、屈髋/屈膝、垂直水平推/拉是什么意思?

我们先说髋/膝的屈/伸。

高强度训练分析(力训研究所新手指南)(7)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髋和膝关节。

当训练者执行深蹲动作,站起的过程中(从左边变为右边的姿态)他的髋和膝关节角度(图中两个黄色的夹角角)在增大,这就是伸髋和伸膝。

反过来,在下蹲过程中,这两个黄色的夹角缩小,那就是屈。

而对于垂直/水平的推/拉这类动作来说,我们暂且按脊柱作为参照物,而不以地面为参照物,也就是下图这个意思:

高强度训练分析(力训研究所新手指南)(8)

其中的“混合引体/下拉”,指的是在做这类动作时,先沿垂直方向做,再逐渐转为水平方向。这属于我个人自己想出来的一种练法,以后我们会进行介绍。

2、把常见的健身房训练动按“训练的部位”大致分类

高强度训练分析(力训研究所新手指南)(9)


五、选择困难?

接下来,读者可能就会产生疑惑,这么多动作,怎么选?

答案是,先暂时跟着国际健身健美界的主流观点走,先挑选性价比最高的动作,以这些动作为基础,先练。再慢慢调整或者根据个人情况、个人喜好删减。

高强度训练分析(力训研究所新手指南)(10)

为什么说这些动作是基础呢?因为:1、“全能”

它们能同时训练到人体的主要大肌肉(胸背腿),也能同时刺激到许多维持稳定和平衡的小肌肉(小腿、前臂、腰腹部、颈部等)。理论上说,坚持这些基本的复合动作,就不会造成身上哪些地方特别弱。

大家要明白,人体肌肉力量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平衡标准,但是相对来说,我们还是推崇全面训练的,如此既利于美观,也利于匀称,还对训练伤病产生可能的预防作用。请注意,这里说的是“可能”。

目前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说肌肉之间力量不平衡就一定会导致伤病,甚至我掌握了相当多的反面证据表明,肌肉之间力量长期不平衡并不会导致伤病,力量悬殊并从不拉伸、从不做整理/放松运动者,长期安然无恙。

这与市面上一些康复号的说法差异很大。信谁?当然是信数据了,凡事要讲证据。

2、效率

一般认为,人体有接近640块肌肉。针对所有的肌肉都去一一的刺激,效率太低。普通人大多数是上班族,他们不像职业运动员那样有时间从早到晚都在健身房训练(就算有,其实身体条件也不允许),所以,追求效率、节约时间和精力是重要的。

这些能同时练到多数个部位、多个大肌群(同时也附带了小肌群)的动作,相对来说,效率就比某些只能练到个别局部肌肉的动作,效率高得多。

有些人可能会以为健美/形体项目的训练就是追求孤立,但其实是他们对健美/形体项目的误解太大了,这里不铺开说,未来有专文。此外,有些人会提出大重量练不到深层肌肉,这种说法也早就被大量科研数据所证伪了,拿不上台面。

3、其它优势

科学也已经证明了这些能练到大多数肌肉的动作,相对于那些只能练到部分肌肉的动作,就有发展力量和心肺功能的优势。

力量的提升对于提高生活质量、预防摔倒、骨折、预防各类慢性代谢疾病都很有好处;对教练群体来说,会员的力量提升能产生很大的成就感,明显提高续课的可能性。而更好的心肺功能训练效果,这与健康有关,也比较重要,无需多言。


六、进一步浓缩?

如果时间/精力不够,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精简也行。根据国际健身界的主流观点,如果每个部位只保留1到2个动作的话,最大程度的精简差不多剩下的是这6个动作:

  • 深蹲
  • 硬拉
  • 卧推
  • 推举
  • 划船
  • 引体

这些动作基本上已经涵盖了全身所有的肌肉,也基本上不能进一步精简了。如果还要再精简,那就剩下所谓黄金三大项了:深蹲、硬拉和卧推。

但如果我们关注一下力量举运动员那我们都会知道,其实他们中几乎不存在长期只练三大项的人,因为三大项虽然经典和高效,但也需要一些辅助动作来完善体型、弥补弱点等。下期将继续介绍新手必须知道的动作方面的基础知识,感谢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