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

导语:通过逐一分析汉代画像石史料,证明古代人们是很注重“左右衽”区别的,而且深衣制在结构上已经基本上排除了左衽的可能。汉服坚持右衽,就是坚持历史真实和文化传统。


汉服体系中以“右衽”为本质特征,去掉殓服等特定用途的服饰,汉服遵守右衽的规则,这本来是早已论证过无数遍的基本文史知识。但是目前有人用汉画像石中的一些“左衽”现象来试图论证汉代的人们也普遍穿着左衽,从而论证“汉服左右衽均可”的论调。

用汉画像石史料来论证“汉服不需要区分左右衽”,本质上是属于既不懂汉画像石艺术,又不懂服饰结构,属于典型的肤浅言论。但是此论颇具迷惑性,鉴于此,本文将汉画像石史料中能找到的所有涉及“左衽”现象的材料进行了逐一分析,从论据角度来证明,汉画像石的“左衽”现象仅为对称构图所需,并非当时社会生活服饰的真实反映。

所谓汉画像石,简单地说,就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壁画。从本质上说,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从时间上跨越西汉、东汉,一直到魏晋。从分布区域来看遍布山东、河南、四川等。

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1)

目前出土的汉画像石图片极为庞大,本文尽可能地把涉及到“左衽”现象的图案进行了搜集,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明确了胡人身份的“左衽”,一部分是非胡人身份的“左衽”现象。

朱浒在博士学位论文《汉画像胡人图像研究》中叙述胡人左衽的服饰。

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2)

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3)

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4)

那么非胡人身份的“左衽”现象该如何解释呢?

本文认为,非胡人身份的“左衽”现象是汉画像石的对称构图需要,并非反映当时社会人们普遍穿左衽。

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5)

从上图来看,人物面向人物右方的,衣服为右衽;而人物面向人物左方的,衣服为左衽。如果当时社会是左右衽均可,那么为何偏偏衣襟同一闭合方向的人都面向同一个方向?现实中哪里有这样奇怪的规定?人脸的朝向与衣襟方向一一对应,这分明是构图上的对称需要,哪里是反映当时人左右衽不分?

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6)

孤证难立,这幅图同样证明了左右衽乃构图对称需要。人物面向人物右方的,衣服为右衽;而人物面向人物左方的,衣服为左衽。

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7)

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8)

这幅出土于四川大邑的图像,同样遵守构图规律,坐着的主宾面朝人物左方,则穿左衽,而跳舞的舞女,面向的是人物的右方,则穿右衽。

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9)

这幅图上5个人,面朝人物左方的2个人穿左衽,面朝人物右方的3个人穿右衽。

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10)

这幅图上能够分辨出来的人物,都遵循这一规则。

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11)

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12)

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13)

这三幅图是一组图,遵循的也是左右对称的构图规律。

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14)

这幅图整体遵循左右对称的构图规则,但是中间有一个人物是反例,这也是本文在汉画像石图案中找到的唯一的一个明显的反例。不过汉画像石并非工业标准,在众多人物中,有一个图像画错,似乎也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问题。单凭这幅图中这样一个反例,是不足以推翻汉画像石左右衽是构图需要,也不能证明汉代人普遍流行穿左衽的。

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15)

这幅图符合整体规则,稍微有点不同在于,中间跳舞的两个人,人物面朝人物左方的,穿的是左衽,而人物面向人物右方的,则穿的是右衽。但是依旧符合对称构图的规律。

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16)

这幅图也是稍微有点不同,人物面朝人物左方的,穿的是左衽,而人物面向人物右方的,则穿的是右衽。有的是人物朝向于衣服衣襟闭合方向同样方向,有的是相反方向,这说明在构图上,只要方向是对称就可以了。毕竟汉代没有工业化标准,工匠只需要遵守画像石的一般构图规则即可。

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17)

方向相反的还有这幅图,两名舞者穿着同样款式的水袖舞衣,分处建鼓的左右,而衣襟刚好相反,同样看得出对称的意图。

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18)

除了为了构图对称之外,这幅图告诉我们,日神穿右衽、月神穿左衽,取其阴阳之意。汉代已经流行五行阴阳之说,月神属极阴之神,人格化之后穿左衽,也是理所应当。由此可见,左衽在文化含义中有“阴性”的属性,这是我们今天特别需要注意的。


不仅是从构图上可以看出汉代人严格对称规则,并不是真的穿左衽。而且从汉代服饰的结构来看,也明显不可能是左衽。

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19)

这幅图的执刀武士,从衣服下裳部分来看,明显穿的是深衣,如果真的穿的是左衽,从结构上看,这个深衣的续衽部分是无法做到的,只能解释为画工将右衽强行画成左衽,但是因为现实中人们穿的是右衽,画工只是把上衣部分的领襟闭合方向更改了,而下裳部分却依然保留右向的方向。

对比正确服饰结构的武士图,很明显看得出“左衽”根本不符合现实,仅仅是为了构图需要而强行改了领襟闭合方向,其它地方都没有更改。

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20)

出土于河南周口

这幅图反映了正确的绕襟方向的深衣结构。

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21)

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22)

这是汉代武士正常的穿着。

对比汉代出土的深衣实物,可以看得更加仔细。

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23)

深衣制是上下连在一起的,结构相对复杂,左右衽并不是简单地更改方向就可以。

汉代印是从左往右吗(汉画像的左衽好解释)(24)

这幅图看得更加仔细,下裳部分明显有一道绕襟的结构线,而且明显是从左边缠绕到右腰上,背后还有一个疑似圭角的三角饰片,这种服装结构,无论如何都应该是右衽的深衣,而非左衽。因为稍微有点空间想象能力或者做过衣服的人就知道,按照图上的画法,上面部分往左覆盖,下面部分往右覆盖,还要上下连在一起,这个在现实中是做不出来的。

请问,这样的所谓的“左衽”图,怎么能够拿来证明汉代人普遍流行穿左衽?


综上所述,汉画像石图像上呈现的“左衽”不过是左右对称的构图需要,且规律是与人物朝向的方向相一致或相反;在描绘神灵世界时,“左衽”有阴阳文化中“阴性”的属性;汉代普遍流行的是上下连在一起的深衣结构服饰,从现实中来看,画像中的左衽是做不出来的。续衽钩边还有下裳绕襟圭角交输等复杂结构……相当于全部都要反过来,这对于汉代人(不仅仅是汉代)来说,在纯家庭手工制作、无时装设计思潮的社会背景下,让普通民众去镜像地做一个与日常服饰相反的服饰,完全不合情理。本文的结论是:深衣制在结构上就已经基本上排除了左衽的可能。

左衽非汉服,汉服需要遵守右衽的基本特征。这是我们今天反复强调的一个基本常识。但是依然有人拿着似是而非的材料,宣传稀奇古怪的谬论,希望从事汉服事业的人们,能够分辨真伪、判断是非,坚持历史真实,坚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附记:

汉服坚持右衽,不等于汉服垄断了右衽,这就好比,一个人的特征之一是戴眼镜,不等于其他人就不能戴眼镜了。所以左衽非汉服,仅仅只是说明以下两个问题:

1、汉服坚持右衽为基本特征、本质特征之一;

2、汉服并未垄断右衽这个服饰元素,其他类别的服饰文化可以自由选择左衽右衽;

3、左衽非汉服,并不能推导出其他类别的服饰就只能左衽。

这是最基本的逻辑,请读者慎思明辨。

因此拿着其他民族穿右衽服饰来证明汉服不分左右衽,是很荒谬的做法。

再附记:还有,无论古代还是现代的汉服体系坚持右衽这个服饰特征,是基于“民族”、“传统”的服饰文化,跟左撇子、个体的喜好、时代潮流无关。总结了一下左衽出现的原因:1、其他民族的服饰(比如西域服装);2、受到其他民族服饰影响;3、死亡丧葬观念;4、艺术创作对称构图需要;5、中国古代阴阳观念;6、某一些朝代的易服政策;7、宗法制男尊女卑;8、指代文明沦丧等抽象含义……其实以上原因都能归结为死亡毁灭阴性沦丧等消极负面意义。右衽最初是因为生产生活原因,后来才逐渐形成了特定的文化传统,绵延贯穿了数千年。活人穿左衽的现象,背后一定有着深刻的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原因,需要具体分析,不同时代原因不同。

任何时代的人,一个人的身份与所穿的服饰类别不能简单粗暴地直接对应。没有任何道理认为“汉族人穿的衣服只能是汉服”,更没有任何道理认为“汉族人穿过了的衣服就自动归纳到汉服类别”。按照这种荒谬逻辑,今天中国人都穿西装,那么今天穿西装的人身份就自动变成了西方人?或者西装就自动变成中国的服饰了?

服饰是可以穿脱的!服饰是可以穿脱的!服饰是可以穿脱的!

重要事情说三遍!

衣服可以任意穿脱,唯有附着在衣服上的民族传统文化不可以任意改变!

历史上某些情境下,汉族人也许穿了左衽服饰,那又怎么样?那只能证明汉族人穿了非本民族传统的服饰而已。谁规定了一个人只能穿本民族传统服饰呢?我们的祖先是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个性和意愿,不是脸谱化的NPC!非此即彼的刻板印象非常可怕啊!

因为部分汉族人偶尔穿了非本民族传统服饰,所以就全盘推翻汉民族传统服饰固有的文化传统——请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荒谬逻辑?

因为部分中国人吃了西餐用了刀叉,所以就由此全盘推翻中国饮食文化中餐具的文化传统?——难道就一点都不觉得这种“推理”非常荒谬吗?

历史现象并不简单,需要我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地分析历史背景和实际原因。不能简单地因为看到了有“左衽”现象,就不假思索地直接认定当时先民不分左右衽,更不能推断出“汉服左右衽均可”的结论。

再再附记:上一篇推文《容像穿左衽?汉服未必右衽?“特殊需要”罢了!》出来后,收到一些反馈意见,反对者基本上都是道德绑架和空泛的讲“我觉得、我以为”,通篇都是“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但是对《容像穿左衽?汉服未必右衽?“特殊需要”罢了!》一文中的具体论点和论据,没有一点点的辨析和辩驳。请认为本文观点不对的,直接用具体史料来辩论,不要道德绑架、大扣帽子,也不要空谈“我觉得”“我认为”,大谈特谈“要尊重历史”,但是本文拿出了史实、拿出了文史背景,又拒绝承认。吃大米、讲道理,本文并不认为自己一定占据了真理,但是希望所有反对者,在反驳的时候,做到以下3点:

1、首先要拿出具体的、靠谱的史实材料;

2、请自己先对自己拿出的材料进行背景分析,先把相关的文史知识捋清楚了再说。不要逮着一张图片就开始大惊小怪。

3、把自己要表达的观点理清楚,以及自己的材料要支撑住自己的观点。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画像石全集》、《中国画像砖全集》、《中国汉画像拓片精品集》、《中国汉画造型艺术图典》、《汉画总录》、《临沂汉画像石》等。

文案:现代汉服

美工:商君

编辑:小紫

审阅:汉服世代

平中交右 宽褖合缨古衣今裳 与时偕行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现代汉服知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