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青山绿水(大山里的青春风采)

大山里的青山绿水(大山里的青春风采)(1)

7月17日至19日,云南省青联委员基层行—走进保山昌宁活动如期展开,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增进青联委员对我省省情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的了解,发挥青联组织群英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

大山里的青山绿水(大山里的青春风采)(2)

推介会现场

活动当日,共青团云南省委书记唐源,共青团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青联主席段颖,共青团云南省委副书记赵攀峰等领导和30余名青联委员到昌宁县大田坝镇参观了文沧村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文沧村团总支和青年之家,对大田坝镇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了了解和对基层团组织规范化建设的相关工作做出了指示。随后,青联委员们来到了湾甸乡“七彩田园·阳光玫瑰”葡萄庄园,对葡萄庄园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并于当晚举行了招商引资推介会和现场签约仪式。次日,青联委员们对昌宁县“美丽县城”建设重点项目进行了考察,并参观了昌宁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大山里的青山绿水(大山里的青春风采)(3)

签约仪式

产业扶贫富起来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走进昌宁县大田坝镇文沧村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葡萄种植园,一排排的葡萄架像士兵一样在阳光下挺立,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绿提葡萄在阳光下散发出阵阵果香,撕开葡萄架上的外保护层,绿莹莹的葡萄果型俊秀、果实圆润丰满,一切的一切预示着产业扶贫丰收的即将到来。

大山里的青山绿水(大山里的青春风采)(4)

文沧村葡萄种植基地

自2016年来,根据中央、省委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省团委开始了对文沧村的定点帮扶,在共青团云南省委的挂钩帮扶下,文沧村结合当地气候和水土条件,引进宾川县华侨庄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企业,实施了“阳光玫瑰”葡萄种植产业精准扶贫项目,并于2017年9月在文沧村组建成立昌宁县文沧兴隆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党总支(团支部) 企业 合作社 农户”的运营模式,走出了一条“党团共建抓产业,产业提效促脱贫”的发展路子。

据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丽梅介绍,葡萄示范种植基地总投资500万元,规划建设的种植面积150亩,今年是葡萄头年挂果,第一季产果估计在10万斤左右,按照现行市场平均价50元/斤计算,收回成本后预计可实现利润80万元左右。

宾川县华侨庄园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永斌介绍道,依托该项目,文沧村村民的收入将由1500元每亩/年的土地流转收入、90元每个工时的劳务收入、1000元每吨的农家肥收入和利润分红收入四部分构成,将带动164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大山里的青山绿水(大山里的青春风采)(5)

湾甸葡萄种植示范基地

文沧村的葡萄种植示范项目只是昌宁县葡萄种植产业的先行试点项目,文沧村的葡萄种植种植示范项目取得的成效,为昌宁湾甸乡“七彩田园·阳光玫瑰”葡萄庄园的科技示范项目注入了成功的信心。

同属葡萄种植示范基地的湾甸乡在气候、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等方面都优于文沧村,在文沧村的葡萄种植种植示范基地取得成效后,今年3月,“七彩田园·阳光玫瑰”葡萄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湾甸注册成立,该庄园拟建葡萄种植示范基地1000亩,计划投资7000万元,目前已建成示范基地1057亩,完成投资2000万元。

大山里的青山绿水(大山里的青春风采)(6)

湾甸葡萄种植示范基地里务工的村民

孙永斌说:“看了文沧村的葡萄项目后,我对湾甸乡的这一千多亩葡萄更有信心了,我们可以通过技术管控,让湾甸基地的葡萄实现错峰上市,明年预计种植收入可达1亿元”。

据了解,葡萄产业项目只是共青团云南省委挂钩帮扶项目的一个缩影,除了葡萄产业项目,共青团云南省委还在文沧村协调落实了包括豪猪养殖等70余个项目。

自1995年来,团省委就开始了对昌宁县的挂钩联系,24年来,团省委共下派38名干部到昌宁开展工作,在投身全省脱贫攻坚实践的同时,也与昌宁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团省委挂钩帮扶的不懈努力下,2014年至今,文沧村累计减少贫困户285户,贫困率下降至1.01%。经省级评定,2017年文沧村顺利实现了脱贫,共青团云南省委在昌宁县文沧村脱贫攻坚中形成的产业扶贫“文沧模式”也得到了社会上的一致好评。

党团建设干起来

大山里的青山绿水(大山里的青春风采)(7)

青年之家外墙

“抓好党建 同步小康,扶贫攻坚 党心所向 民心所依”来到大田坝镇文沧村的青年之家,洁白的墙壁上,红色的党建口号和金灿灿的党徽显得格外醒目,党支部委员会的墙上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村规民约、脱贫攻坚等宣传标语,这些标语让平静的村庄显得生气勃勃。

走进青年之家,室内美观整洁,在墙上可以看到,共青团发展历程、团员权利、团员义务《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歌词等有关共青团的各种宣传标语,云岭先锋党建书架的柜子上整齐地摆放着相关书籍。

大山里的青山绿水(大山里的青春风采)(8)

青年之家一角

“青年之家活动室的各标语,它时刻提醒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永远跟党走”。大田坝镇团委书记杨白玲介绍道。

为切实发挥好团组织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的主体作用,文沧村团总支创新开展“共建、共享、共管”三联动模式,打造了集思想建设、团务工作、文体活动、公益服务为一体的“青年之家”综合服务阵地,联通服务广大农村青年“最后一公里”。

2017年开始,团省委与昌宁县开展团的基层组织共建活动,在全县124个村民小组党员活动室加挂“青年之家”牌子,活动室由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团组织共用共管,不仅解决了基层团建缺经费、缺场地的难题,还进一步活跃了基层青年的日常工作。

大山里的青山绿水(大山里的青春风采)(9)

青年之家

为建设青年思想引领的“精神之家”,在党团基层组织的引领下,结合青年团员的特点,文沧村基层党团组织定期开展团员培训,让团员学团章、学团史、学先进团员,并邀请党员为青年团员上党课,及时将党的理论和党的声音传播到青年群体中,实现党团共建。

大山里的青山绿水(大山里的青春风采)(10)

青年之家一角

为了确保“青年之家”活动场所的有效运营,村团总支整合人员力量,通过“党团干部 志愿者”共管模式,确保活动场所正常开展。

为展现党团建设中的新风貌,在团省委的指导下,“青年之家”不拘泥于形式,依托活动室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教育及文艺活动,让青年成为组织的参与者与主体,不断丰富着青年团员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党团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增强。

“青年之家为农村地区那些困惑迷茫的青年提供了一个交流的阵地,让他们感受到了自己被组织需要。”杨白玲说道。

大山里的青山绿水(大山里的青春风采)(11)

文沧村电商工作室

值得瞩目的是在筑牢基层组织,助力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文沧村团总支依托团省委社会资源优势,协调团省委、省青基会工作资源,实施农村电商培训,向创业青年发放“爱心励志基金”80余万元,提高了文沧青年的创业热情。项目的实施充分团结凝聚了广大农村青年、调动了青年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有效实现了产业发展和基层团结的结合,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