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韬经典语录10句(六韬六守经典名言10句)

《六守》,出自《六韬》,主要阐述了君主选择人才的六个标准,即所谓的“仁”、“义”、“忠”、“信”、“勇”和“谋”。

六韬经典语录10句(六韬六守经典名言10句)(1)

在《六守》一文里,太公望认为,君主选择人才不仅要遵循上述六条标准,还要重视“三宝”,也就是农业、商业和手工业。还认为,使老百姓各得其所,才能实现国富民强,君主才能广施恩泽,推行仁义之道。进而实现“天下和服”的圣王之治。

本文选取《六守》经典名言10句,附上译文和点评,以飨读者。

六韬经典语录10句(六韬六守经典名言10句)(2)

不慎所与也。人君有六守、三宝。

是由于用人不慎重造成的。

君主选拔人才有六条标准,

而且,还要重视三大行业。

点评:周文王问太公望:“治理国事的君主,是什么原因让他失去了封国和百姓?”太公望说:“是因为用人不慎啊!君主选拔人才一定要遵循六个标准,还要重视三大行业。”

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是谓六守。

第一个是仁爱,

第二个是正义,

第三个是忠诚,

第四个是诚信,

第五个是勇敢,

第六个是智谋,

这就是“六守”。

点评:太公望认为,任用仁爱之人,百姓便不会受到伤害。任用正义之人,社会便不会紊乱。任用忠诚之人,君主便不会受到欺骗。任用诚信之人,便不会有欺诈之行。任用勇敢的人,便不会懦弱。任用智谋之人,便不会有人作乱。

富之而观其无犯,贵之而观其无骄,付之而观其无转,使之而观其无隐,危之而观其无恐,事之而观其无穷。

使其生活富裕,观察他是否违礼;

使其身居高位,观察他是否骄傲;

使其肩负重任,观察他是否有私;

使其处理国事,观察他是否隐瞒;

使其身处险境,观察他是否恐惧;

使其处理急事,观察是否知权变。

点评:富裕了却不违背礼法,就是仁爱之人。身居高位却不骄傲,这是正义之人。肩负重任却没有私心,就是忠诚之人。处理国事却没有隐瞒,就是诚信之人。身处险境却不恐惧,就是勇敢之人。处理急事却临危不乱,就是智谋之人。

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

农业、手工业与商业,

这就是所谓的“三宝”。

点评:太公望对周文王说:“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就是要重视的三大行业。”

农一其乡,则谷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

将农民聚为一乡从事农业生产,谷物就会充足;

将手工业者聚居一乡分工协作,器用就会充足;

将商人聚居一乡用来流通商品,货物就会充足。

点评:「一」是聚集之意。「乡」是古代的组织单位,一万两千五百户为一乡。

六韬经典语录10句(六韬六守经典名言10句)(3)

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无乱其乡,无乱其族。

从事三大行业,又能各得其所,

那么,老百姓就不会心生忧虑。

也不会打乱乡间的生产秩序,

更不会打乱家族的组织结构。

点评:太公望认为,选用好人才,重视三大行业,好处多多,国家也会繁荣昌盛。

涓涓不塞,将为江河;荧荧不救,炎炎奈何。

细小的水流如果不能堵塞,将会汇集成大江大河;

微弱的火星如果不被熄灭,形成大火将无可奈何;

点评:太公望阐明“防微杜渐”的道理。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事不早图后将难于登天。”

人君必从事于富,不富无以为仁,不施无以合亲。

君主必须要能使国家富足,

国家不富足就无法求仁义,

不施仁义就无法团结宗亲。

点评:太公望认为,若要守卫好国土,就要实现国家富足。国家富足之后,便能推行仁义之道,就能做到团结宗亲。

六韬经典语录10句(六韬六守经典名言10句)(4)

敬其众,合其亲。敬其众则和,合其亲则喜,是谓仁义之纪。

敬爱民众、团结宗亲就是仁义。

敬爱民众,民众就表现为和谐,

团结宗亲,宗亲就表现为欢喜,

这就是所谓的实行仁义的准则。

点评:敬爱民众、团结宗亲就是仁义。实行仁义之道又能使民众和谐,宗亲欢喜,就是仁义的准则。

顺者任之以德,逆者绝之以力。敬之无疑,天下和服

顺从你的人,要以怀柔之态去用他;

反对你的人,要使用武力去消灭他。

君主信奉这些原则,

天下就会和顺服从。

点评:太公望向周文王谏言道:“推行仁义之道,要正确处理好那些顺从者和反对者。若能坚信不疑地信奉这些原则,那么天下将会和顺服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