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玄鸟简史(商朝记忆之浅议)

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被王懿荣发现并被确定为商代文字,到1908年安阳小屯村被罗振玉确认为甲骨出土地,再到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正式对殷墟科学发掘,再到建国后的历次科考,近120年以来人们正越来越接近商这个沉睡千年之久的古老文明。

商朝玄鸟简史(商朝记忆之浅议)(1)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诗经·商颂·玄鸟》)。这是商人后裔对其祖先的追思,也是目前所知为数不多关于商族起源的最早存世资料之一。商人的祖先契,在诸多先秦古籍中又被成为“玄王”,如《诗经·商颂·长发》中“玄王桓拨,受小国是达,受大国是达”;《国语·周语》中“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朱熹在《诗集传》中指出“玄王,契也,或曰以玄鸟降而生也”。从现代的观点看,商以玄鸟为图腾当属无疑。那么诗中提到的“玄鸟”到底指什么呢?关于何为“玄鸟”,目前有几种主流观点:“凤鸟说”,“燕子说”,“鸱鸮说”,“氏族说”。下面我们逐一分析一下。

(一)“凤鸟说”。这种观点认为“玄鸟”为凤鸟,即凤凰,因为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凤凰自古以来便是祥瑞之物,凤凰的高贵神秘正对应着“玄”字,而且殷墟出土的陪葬品中也有凤形玉器。《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鸑鷟(音yuè zhuó,凤之别名)鸣于岐山”,若“玄鸟”真的是凤凰,那“凤鸣岐山”、武王伐纣,岂不是意味着商人的保护神抛弃了他们转而支持“周革商命”吗?从出土文物来看,西周早中期的许多青铜器、玉器上有各类凤鸟纹饰,形成了独特的“凤纹时代”。或许在周人看来,武王伐纣的胜利,使小邦周在短时间内取代了大邑商而成为天下共主,这种以弱胜强的结果带有很大的侥幸,这不是仅靠周人及其同盟就能完成的,而更多的是依靠天帝的意志。从这个角度来看,凤鸟似乎并不是专属于商人的保护神,它在更大程度上是天帝的使者,传达天帝的意志,这与作为专属于一个部落的图腾似有矛盾之处。就出土文物来看,与凤纹相比,商代无论在玉器还是青铜器上均以各类龙纹居多,殷墟仅妇好墓中出土过一件玉雕凤凰,而且根据造型风格判断应形成于石家河晚期,更可能是因为其精美而被商代贵族收藏,而非商人所做。所以从上述几个方面分析,笔者认为“凤鸟说”似乎缺乏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商朝玄鸟简史(商朝记忆之浅议)(2)

传说中的凤鸟

商朝玄鸟简史(商朝记忆之浅议)(3)

妇好墓玉凤凰

商朝玄鸟简史(商朝记忆之浅议)(4)

西周倗季凤鸟尊

(二)“燕子说”。这种观点认为“玄鸟”为燕子。关于“玄鸟”为燕子的最早解读出现在《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中:“有娀氏有二佚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溢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二女作歌,一终曰:‘燕燕往飞’,实始作为北音。”而且,无论是东汉文学家王逸的《楚辞》注,还是经学家郑玄的《礼记》注,都认为:“玄鸟,燕也”。有些支持者认为这不仅是因为燕子有着黑色羽毛,还因为燕子来自北方,而北方在五行中对应黑色。而且从文物角度来看,殷墟也出土过玉雕燕子。

商朝玄鸟简史(商朝记忆之浅议)(5)

燕子形象

商朝玄鸟简史(商朝记忆之浅议)(6)

殷墟玉雕燕子

但是笔者认为,就颜色而言,从诸多文献中可以看出,殷人无论祭祀,战争还是日常生活,都崇尚白色,如《礼记·檀弓上》记载“殷人尚白,大事敛用日中,戎事乘翰,牲用白”,其中,“翰”即白色的马;《尚书大传·甘誓》记载“殷以十二月为正,色尚白”;《史记·殷本纪》记载“汤乃改正朔,易服色,尚白”、“殷路车为善,而色尚白”。因此抛开五行学说的形成年代不提,如果仅凭羽毛为黑色而推断燕子为“玄鸟”,就显然与史籍记载的“殷人尚白”之间有矛盾。就目前殷墟发掘出土文物来看,虽有玉雕燕子但数量相对较少而且造型质朴平和,这似乎体现不出燕子作为商族崇拜物、保护神所应有高贵与威严。因此,“燕子说”也缺乏有力证据支持。

(三)“鸱鸮说”。这种观点认为“玄鸟”为鸱鸮,也即猫头鹰。“鸱鸮说”从文化演进及巫术寓意等角度来推断玄鸟即鸱鸮。一方面,殷商文化与齐家文化有明显的交流传承关系,它们都是宗教色彩十分浓厚的社会,而且齐家文化中有许多与殷商铜鸮或玉鸮相似的鸮形陶罐。此外,红山文化中也出土过大量玉鸮,可见远古先民有把猫头鹰视为祥瑞神鸟的传统。但是,自周代以后,猫头鹰形象似乎便逐渐被丑化,被视为不详之鸟,甚至被称为“恶鸮”,如《国风·豳风·鸱鸮》中写道“鸱鸮鸱鸮,既取我子,无毁我室”,或许表现了周人对作为商人图腾的鸱鸮的厌恶。另一方面,从巫术角度看,鸱鸮机警诡谲,目光敏瑞,可以洞察黑暗,被视为战神的化身,而且鸱鸮昼伏夜出,恐怖诡异,被认为可以沟通阴阳,能与鬼神交流。自殷墟出土的大量玉鸮底部有短榫且有插入木器的痕迹,可能在祭祀中被作为巫玉用来招降神祖之灵。

商朝玄鸟简史(商朝记忆之浅议)(7)

猫头鹰

商朝玄鸟简史(商朝记忆之浅议)(8)

妇好墓青铜鸮尊

商朝玄鸟简史(商朝记忆之浅议)(9)

妇好墓玉鸮

另外,甲骨文中”商“字有的写法与鸮,即猫头鹰的形象非常相似,因此有人推测甲骨文中的“商”字来源于鸱鸮的图腾形象。对此,笔者表示认同,从文字的创制来源角度看,可以把“玄鸟生商”理解为“鸱鸮生商”,从而“玄鸟”即为鸱鸮就有一定的道理。

商朝玄鸟简史(商朝记忆之浅议)(10)

甲骨文中“商”字与猫头鹰非常相似

在此基础上,我们回过头再想一下为何殷墟墓葬里有大量鸮型陪葬品就不难理解了。商族的族名,本身就取自鸮的形象而创制,或许在商人看来,鸮作为自己的图腾,既是自己的来源,也是自己的归宿,自妇好墓出土的象征战神形象的鸮尊上刻着的“妇好”铭文应该就是这种信仰的体现,甚至还可能代表了立下赫赫战功的妇好死后的化身。或许,在幽冥的地下世界里也只有洞悉黑暗的猛禽鸱鸮才能与战神妇好相匹配。

商朝玄鸟简史(商朝记忆之浅议)(11)

鸮尊内“妇好”铭文

(四)“氏族说”。这种观点认为玄鸟即玄鸟氏。春秋时郯子曾说“我高祖少皥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玄鸟氏,司分者也。”(《左传·昭公十七年》)。大量考古证据表明,东夷各氏族盛行鸟崇拜,玄鸟氏为其中一支。玄鸟氏后来西迁至商地后,将族名改为商,“玄鸟生商”的故事由此而来。这种观点认为“玄鸟”即玄鸟氏,而不再追溯探究“玄鸟”具体为何种鸟类,似乎仍未明确“玄鸟”所指为何。

商朝玄鸟简史(商朝记忆之浅议)(12)

不过,通过上述郯子的话我们知道“玄鸟氏,司分者也”,从这个角度来看,“燕子说”主张“玄鸟”即燕子,似乎有一定道理,因为燕子正是春分的时令标志,根据元代王祯的《农桑通诀》,古代黄河流域春分的物候现象为“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可见燕子作为春分三候之首,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可与“玄鸟氏,司分者也”相对应。

商朝玄鸟简史(商朝记忆之浅议)(13)

此外,产生于4000多年前民间游戏"立蛋"至今仍流传甚广,在春分当天各地都会有人延续这一风俗。这似乎也为“有娀吞卵”的传说提供了民俗方面的支持(但仅凭此点便认为“玄鸟”为鸡,笔者认为不妥)

商朝玄鸟简史(商朝记忆之浅议)(14)

“春分立蛋”

目前来看,商族起源于东夷一个以鸟类为图腾的氏族已是大多数学者的共识。殷墟卜辞上有许多关于商王对高祖王亥询问、祷告或祭祀的内容,其中王亥之“亥”字上面均有一个鸟形装饰部分,表示对鸟图腾的崇拜。王亥之“亥”从鸟的写法有许多种,不同时期的鸟形装饰部分写法不一,但无论从鸟的外形还是在甲骨文中的写法角度来看,都不像“凤”或“燕”。还有学者甚至认为该鸟形装饰部分应该表示“鸡”,即商人应该以鸡为图腾。

商朝玄鸟简史(商朝记忆之浅议)(15)

甲骨文中带有鸟形装饰的“亥”字

图腾崇拜是一种最原始的的宗教形式,相对于万物有灵的观念是人类进步的一种表现。图腾生育是图腾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关于图腾生育的故事大致分为两类:一类为感物而生。例如 《竹书纪年》记载:“舜母见大虹, 感而生舜”;《史记·三皇本纪 》记载:“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蟜氏女,少典之妃,感神龙而生炎帝”;《史记·周本纪》记载:“姜嫄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居期而生子”。另一类为吞物而生。除“玄鸟生商”传说外,《礼纬》记载:“禹母修已吞薏苡而生禹,因姓姒氏”。《史记·秦本记》中对秦人祖先也有类似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

今天我们按现代人的观点,一方面无论“玄鸟”是何种鸟,“玄鸟生商”都是一个传说;但另一方面,无论是“履迹而生”、“感虹而生”,抑或是“吞卵而生”,都是远古母系氏族社会制度的一种反映,是古籍中“古者知母而不知父”说法的具体化和形象化。“玄鸟生商”的故事讲述了契无父而生,其后父子相承,契因此被认为是商族由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所祭祀的最早男性直系先祖。

就目前的各种观点来看,笔者更倾向于“玄鸟”为鸱鸮,即猫头鹰这种说法,或许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会有新的证据加以支持,也或许会有新的证据表明“玄鸟”为别的东西。除去前人的夸张及后人的附会,无论”玄鸟“为何种生物,作为部落的图腾,对内它强化了血缘认同和君权神授,对外增强了商人在抵御灾害和部落征伐过程中的信心,它为商族繁衍生息、崛起兴旺提供了巨大精神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玄鸟生商”并非仅仅是一个传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