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匈奴突厥哪去了(匈奴鲜卑柔然)

少数民族匈奴突厥哪去了(匈奴鲜卑柔然)(1)

我国各民族的远祖先民,有的远在舜禹时就存在了,有的在商周时出现,而藏族的先民室韦是南北朝时才出现的。最早的与最晚的相差2000多年。

各民族的直接族源,则多在唐宋期间,相隔不久。如蒙古族源自室韦,维吾尔族源于回纥,哈萨克族起源于突厥,藏族源于吐蕃,彝族源于乌蛮等等。

其中有些民族,形成以后,活动的地域范围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如藏族、彝族、黎族、壮族、侗族等。

有的民族则变化较大,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这些古代民族,有些地域范围变了,有的干脆消失了。我们具体了解一下。

少数民族匈奴突厥哪去了(匈奴鲜卑柔然)(2)

匈奴

前3世纪,兴起于今内蒙古阴山山麓。

公元前215年,匈奴被秦将蒙恬赶出黄河河套以及河西走廊地区。

汉初,匈奴强大起来,屡次进犯,后为汉武帝所败。

公元前53年,南匈奴投降西汉。公元前36年,北匈奴被西汉诛灭。

东汉时匈奴再次分裂为南、北匈奴。

其中南匈奴被汉族同化,北匈奴大致是现在的匈牙利。

初到欧洲时,北匈奴所向无敌,甚至打败当时不可一世的罗马帝国。

少数民族匈奴突厥哪去了(匈奴鲜卑柔然)(3)

鲜卑

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兴起于大兴安岭。是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

鲜卑起源于东胡族,秦汉之际,被匈奴打败,分为两部,形成乌桓族和鲜卑族,受匈奴奴役。

公元45年,鲜卑跟随匈奴侵扰边境,开始作为民族实体被中原王朝所知。

匈奴分裂后,鲜卑族逐渐摆脱匈奴控制,后占据蒙古草原,同中央王朝时和时战。

十六国时期,鲜卑各部落趁中原混乱不堪,建立慕容氏诸燕、西秦、南凉、代国等国家。385年,拓跋部建立北魏,并在439年统一北方。

另在青海、甘肃一带,还有由鲜卑慕容部分化出来的吐谷浑政权,直到663年才被吐蕃吞并。

到了隋唐时期,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和政权实体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渐消亡。

少数民族匈奴突厥哪去了(匈奴鲜卑柔然)(4)

柔然

是公元4世纪后期至6世纪中叶,在蒙古草原上继匈奴、鲜卑等之后崛起的部落制汗国。

柔然来源的说法,有东胡之裔、鲜卑一支、匈奴别种之说,皆有一定的合理因素。而就柔然统治者的世袭贵族而言,他们是从拓跋鲜卑部落联盟中分离出来的一支。

东晋十六国后期、南北朝纷争对峙时,柔然与北魏和南朝形成了长期的并立。

迁居内地后,通过杂居,通婚等,大多先融合于鲜卑,最终被同化于中原汉族之中。

河南洛阳、山西雁门、代郡等地闾氏、郁久闾氏、茹茹氏、茹氏等一些姓氏,他们的先祖就是柔然人。

少数民族匈奴突厥哪去了(匈奴鲜卑柔然)(5)

突厥

突厥是历史上活跃在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民族集团统称。

540年,突厥这个词开始在中国史册出现。630年突厥可汗被俘,东突厥亡国。657年西突厥为唐所灭。

唐高宗682年,原东突厥叛国,建立后突厥。695年,后突厥投降并归属武周,武则天封其可汗为“归国公”。

后来东突厥又叛国,直到745年被唐与回鹘联军攻灭,东突厥诸部或在战争中消亡,或融入回鹘,或融入唐朝。

唐朝灭西突厥以后,原西突厥汗国所属突骑施、乌古斯、葛逻禄、钦察、卡拉吉、样磨、处月等部落在中亚地区活跃。

如今的“突厥”并不是一个单一民族,而是语言属于突厥语族的各个民族的统称,遍布多个国家和地区。

有土耳其人、土库曼人、哈萨克人、鞑靼人(塔塔尔人)、雅库特人、吉尔吉斯人(柯尔克孜人)、撒拉尔人(撒拉人)、阿塞拜疆人、乌兹别克人、巴什基尔人、楚瓦什人、图瓦人、阿尔泰人等。

少数民族匈奴突厥哪去了(匈奴鲜卑柔然)(6)

契丹

古代游牧民族,发源于中国东北地区。

唐初形成了统一的大贺氏联盟,瓦解后,先后依附于后突厥、回纥。

唐末,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于916年称帝,国号契丹。947年改国号为辽。

1125年,在女真族所建立的金朝的进攻下,辽朝灭亡。

1132年,耶律大石称帝,史称“西辽”,成为当时中亚地区的强国,不到百年为蒙古所灭。

随着辽国的灭亡,契丹人逐渐融入了其他各民族,还有少部分演变为今日的达斡尔族和云南的本人。

少数民族匈奴突厥哪去了(匈奴鲜卑柔然)(7)

女真

今称满族,源自3000多年前的肃慎,“女真”一名最早见于唐初,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唐朝。

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朝。

金朝灭辽、灭北宋,占领中原地区后,迁徙到燕山一带,以后定居在华北地区。定居在中原的女真人,逐渐与汉族融合。

1635年,清太宗皇太极改族名女真为满州族。1644年,入主中原。

清政府被推翻,满洲族改称“满族”,今天主要聚居于中国东北、华北一带,散居全国。

| 图自网络,侵删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