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2022年职称评审改革建议(人社部职称评审立)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主要从调整职称评审专业、完善职称评审标准、创新职称评审机制、优化职称评审服务等四个方面提出改革举措。一起了解——

“立”

职称评审

人社部2022年职称评审改革建议(人社部职称评审立)(1)

  动态调整职称评审专业,探索将新职业纳入职称评审范围,支持各地设立特色评审专业

  科学制定评审标准,建立体现职业道德、专业能力、技术水平、学术影响力多维度的职称评价指标体系

“破”

职称评审

人社部2022年职称评审改革建议(人社部职称评审立)(2)

  合理设置论文和科研成果要求,卫生、中小学教师、工程、艺术等职称系列不将论文作为评审的核心指标,不得设立论文数量硬性要求,实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

  减少学历、奖项等限制性条件,不具备规定学历要求但业绩显著的可由专家推荐破格申报。

  不得将科研项目、经费数量、获奖情况、论文期刊层次、头衔、称号作为职称评审的限制性要求

“评”

职称评审

人社部2022年职称评审改革建议(人社部职称评审立)(3)

  完善业内同行评价机制,发挥学术共同体在同行评价中的作用。

  建立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等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

  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为主体,在基层推广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

  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支持科学中心、创新高地采取灵活的职称评聘机制。

优化服务

职称评审

人社部2022年职称评审改革建议(人社部职称评审立)(4)

  继续简化职称评审工作流程,减少职称申报材料,加强职称信息化建设,推广电子证书,实现全国职称评审结果可查询验证。

  深入开展清理“四唯”专项行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存在“四唯”做法的及时约谈整改。

职称

是专业技术人才

学术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的

主要标志

职称评审是按照评审标准和程序

对专业技术人才

品德、能力、业绩的评议和认定

职称评审结果是专业技术人才

聘用、考核、晋升等的重要依据

人社部2022年职称评审改革建议(人社部职称评审立)(5)

人社部2022年职称评审改革建议(人社部职称评审立)(6)

职称有哪些?

各层级名称是什么?

收好这张表 一查全知道

人社部2022年职称评审改革建议(人社部职称评审立)(7)

人社部2022年职称评审改革建议(人社部职称评审立)(8)

查职称评审信息?

有“神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开通了

全国职称评审信息查询平台

面向各地人社部门、用人单位及个人

提供跨地区职称信息核验查询服务

大家可通过

www.12333.gov.cn网页、

手机12333客户端、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户网站、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微信公众号等

多种渠道登录使用

人社部2022年职称评审改革建议(人社部职称评审立)(9)

例如,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微信公众号,可通过访问菜单栏“证书查询”—“职称查询”进入职称查询平台

人社部2022年职称评审改革建议(人社部职称评审立)(10)

人社部2022年职称评审改革建议(人社部职称评审立)(11)

不在国企或事业单位工作,

能申报职称评审吗?

可以

  职称评审进一步打破户籍、地域、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制约,创造便利条件,畅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自由职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申报渠道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民营企业职称工作的通知》相关规定,非面向单位、系统内部组建的职称评审委员会,均向民营企业平等开放。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可在创业孵化基地、高新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等地设立的职称申报受理服务点,或通过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工商联、行业协会商会、学会等社会组织进行职称申报。经批准离岗创业或到民营企业兼职的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3年内可在原单位按规定申报职称,其创业和兼职期间工作业绩作为职称评审的依据。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被派驻外地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可按有关规定在派驻地申报职称评审。

人社部2022年职称评审改革建议(人社部职称评审立)(12)

职称与专业技术人员

职业资格证书是什么关系?

是否相互认同?

  目前,我国的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已有效衔接。为避免交叉设置,减少重复评价,降低社会用人成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以职业分类为基础,统筹研究规划了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框架。

  在职称与职业资格密切相关的职业领域建立职称与职业资格对应关系,专业技术人才取得职业资格即可认定其具备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并可作为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条件

  初级、中级职称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专业不再进行相应的职称评审或认定。

来源:人社部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