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中庸经典语录(四书五经之礼记经典语录)

《礼记》1.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四书五经中庸经典语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四书五经中庸经典语录(四书五经之礼记经典语录)

四书五经中庸经典语录

《礼记》

1.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译文】傲慢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志向不可自满。享乐不可达到极点。

2.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译文】对于贤能的人要亲近并敬重,要敬畏并爱戴。

3.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译文】 遇到财物不要随便获得,遇到危难不应苟且逃避。

4.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译文】君子爱人是用德行,小人爱人是姑息迁就。

5.生有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

【译文】活着的时候要对人有益,死了也不要害人

6.师必有名。

【译文】出师讨伐一定要有个名目,

7.苛政猛于虎也!

【译文】苛政比老虎还凶猛啊!

8.不食嗟来之食。

【译文】不愿吃嗟来之食。

9.利其君,不忘其身;谋其身,不遗其友。

【译文】能为国君谋利益,又能顾全自己的福利;即为自己打算,又不忘记朋友。

10.大道之行也,大下为公。

【译文】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

1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译文】选举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

1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译文】所以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这样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社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无偶、年幼无父、年老无子和残废的人都能得到供养。

13.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阴谋诡计被抑制而无法实现,劫夺偷盗杀人越货的坏事不会出现,所以连住宅外的大门也可以不关。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大同世界。

14.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译文】制定礼仪作为纲纪,用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划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为自己建功立业。

15.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足谓小康。”

【译文】彰昌礼制的内涵,用它们来考察人们的信用,揭露过错,树立讲求礼让的典范,为百姓昭示礼法的仪轨。如果有越轨的反常行为.有权势者也要斥退,百姓也会把它看成祸害。这种社会就叫做小康。”

16.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译文】不会用火加工食物,吃的是草木的果实,鸟兽的肉,喝鸟兽的血,吃它们的皮毛。

17.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启发合乎法则的思考,征求德行善良的人,只能做到小有声明,却不足以感动大众。如果接近贤者。亲近疏远者,就能够感动大众,却不足以教化大众。君子大人如果要教化大众,形成良好的风俗,就必须从教育着手。

1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译文】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19.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兌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译文】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说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20.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其此之谓乎!

【译文】虽然有美味的内食,但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说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饿就是这个道理。

21.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过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译文】古时教学,闾中有塾,党中有庠,遂中有序,京城有大学。每年有新生入学,隔一年有一次考试。入学第一年考查断句的能力,辨别志向所趋;第三年考查是否专心于学业,是否乐于合群切磋;第五年考查是否敬爱师长;第七年考查对学问的见解,和对朋友的选择。如果考查合格,就叫做“小成”。第九年考察知识畅达,触类旁通,能遇事不惑,不违背师训,这就叫做“大成”。

22.凡学,官先事,士先志。

【译文】凡是学习,做官要先学办事,做学者要先立下志向。

23.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外,不能乐学。

【译文】不学习弹奏杂乐,就不能懂得音乐;不学习各种比喻的方法,就不能理解《诗经》;不学习各种服饰的用途,就不懂得礼仪;不重视学习各种技艺,就不能激发对学业的兴趣。

24.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译文】君子对于学业,要心中念着,反复研习,休息或闲暇时也念念不忘。

25.《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译文】谦虚恭谨,孜孜不倦,修行就能成功。

26.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译文】如今教书的人,只知道念诵书本,一味进行知识灌输,急于追求快速进步,不顾学生能否适应。结果使学生学习没有诚意,教育的人也不能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教育违背了规律,达不到教育的要求。像这样,学生便对学习感到痛苦,并厌恶老师,对学习的困难感到畏惧,不懂得学习的好处。他们虽然勉强完成了学业担学到的东西很快就忘了。教育之所以不能成功,原因就在这里吧!

27.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译文】大学的教育方法是:在不合正道的事发生之前加以禁止,叫做预先防备;在适当的时候加以教导,叫做合乎时宜,不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教导,叫做顺应;使学生相互观摩而得到好处,叫做切磋。这四点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原因。

28.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

【译文】事情发生以后才禁止,就会遇到障碍而难以克服;过了适当时机才去学习,虽然勤勉努力,也难以有成就;杂乱施教而不按顺序学习,就会使学生头脑混乱而无法补救;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商量,就会孤陋寡闻;轻慢而不庄重的朋友会使人违背师长的教导;轻慢邪僻的言行会使学生荒废学业。这六点是导致教育失败的原因。

29.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译文】君子既然知道了教育获得成功的原因,又知道了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作别人的老师。所以君子教育和诱导学生,靠的是引导而不是强迫服从,是勉励而不是压制,是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引导而不是强迫,就会使师生关系和谐;勉励而不是压制,学习就容易成功;启发而不是全部讲解,学生就会善于思考。能使师生关系和谐,使学习容易成功,使学生善于思考,就可以说是善于诱导了。

30.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英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译文】学生可能有四种过失,当教师的一定要知道。人的学习,可能错在贪多,可能错在求少,可能错在不专注,可能错在不求进取。这四种果实产生的原因,其心理状态是不同的。了解了心理状态,然后才能纠正他们的过失。

31.教也考,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译文】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扬学生的长处,纠正他们的过失。

32.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译文】善于唱歌的人,能够感动人心,使听者随着歌声唱起来。善于教学的人,能够启发人心,使学者随着他的意愿来学习。这样的人,言辞简约而通达,含蓄而精微,少用譬喻而使人容易明白;这可以说是善于使学生随其志向来进行学习。

33.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译文】君子懂得求学有难有易,并懂得人的天资有高有低,然后能够因材施教,广泛地晓喻。能广泛地晓喻,然后才能当老师。能当老师,然后才能当长官。能当长官,然后才能当国君。所以,当老师,也就是学习当国君。因此选择老师不可以不谨慎。

34.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译文】凡是为学之道,以尊敬教师最难做到。教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才会受到尊重;真理受到尊重,然后民众才懂得敬重学业。

35.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译文】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小,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却很大,这要归功于老师教导有方。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大,而自己的获却很小,学生会因此埋怨老师。

36.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译文】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就像撞钟一样,轻轻敲击则钟声较小,重重敲击则钟声大响,等钟声响起之后,让它的声音响完。

37.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译文】

只凭记忆力掌握书本上的各种知识,这种人不够资格当教师。

38.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比学为箕。

【译文】优秀冶匠的儿子,必须先学习制作皮衣。优秀弓匠的儿子,必须先学习制作簸箕。

39.古之学者,比物丑类。

【译文】古代的学者,能够比较同类事物,从而触类旁通。

40.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译文】一切音乐的产生,都源于人的内心。人们的内心的活动,是受到外物影

41.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啴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以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

【译文】乐是由声音生成的,它产生的本源在于人心受到外物的感动。所以心中产生悲哀的感情,则发出的声音就急促而低沉;心里产生快乐的感情,则发出的声音就振奋而奔放;心里产生愤怒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就粗纩而激越;心里产生崇敬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就庄重而正直;心里产生爱恋的情感,则发出的声音就和顺而温柔。

42.礼、乐、政,其极一也,所以同民心而出治道也。

【译文】礼仪、音乐、刑罚和政令,它们的最终目的相同,都是用来统一民心,实现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43.凡人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

【译文】一切音乐都产生于人的内心。情感在心中激荡,便通过声音表现出来。

44.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

【译文】乐由内心产生,礼体现于外表。乐由内心产生所以能够潜移默化;礼体现于外表,所以形成礼仪制度。

45.合父子之亲,明长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内。

【译文】父子相互亲睦,长幼之间次序明确,四海之内的日恩都相互尊敬。

46.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

【译文】乐所表现的是田地间的和谐;礼所表现的是田地间的秩序。因为和谐,万物能化育生长;因为秩序,万物能显现出差别。

47.天地之道,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教者,民之寒暑也,教不时则伤世。

【译文】依照天地运行的规律,天气的冷热不按时交替,就会发生灾祸;风雨不调和就会出现饥荒。教化对于民众就像风雨的变化一样,不及时施教就会危害社会。

48.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叮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民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译文】乐是圣人所喜欢的。它可以使民心向善,深刻地感动人心,使民风习俗

49.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

【译文】虽然人人都有性格、气质、心智这些本性,但哀、乐、喜、怒等情感变化并没有规律。人心受到外物的刺激而产生反应,然后才表现为一定的情感。

50土敝则草木不长,水烦则鱼鳖不大,气衰则生物不遂,世乱则礼慝而乐淫。

【译文】土地贫瘠,草木就不能生长;水动不宁,鱼鳖就长不大;元气衰竭,万物就不能生长;世道昆乱,礼就衰败,乐就淫佚。

51.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

【译文】诗抒发内心志意,歌吟唱心中声音,舞表演内心姿态。

52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许之心入之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

【译文】如果心中有片刻不平和与不快乐,那么卑鄙奸诈的念头就会进入;如果外表有片刻不庄重与不恭敬,那么轻佻怠慢的念头就会进入。

53.故乐者,天地之齐,中和之纪,人情之所不能免也。

【译文】乐表现了天地间的协同一致,是中正谐和的纲纪,是人的性情必不可少的。

《礼记》简介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阐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划,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过深远。是儒学的基础读物。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