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微服私访亲自搬砖(乾隆微服私访都一处)

北京老字号多有故事传说,“乾隆赐匾都一处”就是其中之一。传说讲了都一处字号的得名与含义,创始人的姓氏、籍贯和创业过程、经营特色等等。它出现在多种著述,且报章、网络反复刊载,流播甚广。前门大街都一处门前,还特别安置了一组雕塑,成年累月地讲述着这个传说。

但传说不是历史。解析传说━━我们能发现什么?都一处真实的历史,到底是怎样的?老字号的历史该怎么写?我们面临一系列的问题。

乾隆微服私访亲自搬砖(乾隆微服私访都一处)(1)

都一处匾额

一、都一处字号的由来

相传乾隆十七年(1752年)大年三十晚上,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归来,在前门鲜鱼口一家酒铺就餐。得知小店尚无字号,感念其除夕夜依然营业,赐名又赐匾都一处。从此,都一处在京城名声鹊起,一传至今。这就是“乾隆赐匾都一处”故事的大致情节。

大凡写老北京历史文化、老商街、老字号等的书籍中,总会有“乾隆赐匾都一处”的传说,再加上各种报章反复刊载,这故事堪称流播最广。但是,却罕有文章专门谈人们的“读(听)后感”。朱小平先生所著《无双毕竟是家山:传说之外的老北京》一书中有“都一处与乾隆”一文,可说是就中的凤毛麟角!

朱先生的文章对“乾隆赐匾都一处”的说法提出了质疑:

一、“都一处‘乾隆题匾’今尚存,从形制上看不符清代皇家匾额形状。一般应庄重大方,且凡乾隆题匾额,必署‘御笔’和钤印。”

二、清代皇帝,尤其康、雍、乾三帝,均以“勤政”为法度,亦重“九五之尊”的威仪,力倡满州血统的高贵,决不可能跑到小酒馆去……这也极不符合清代皇家典制。

首先,中国历代皇帝都有“起居注”制度,皇帝的一言一行均被史官记载,皇帝亦不得干涉。乾隆皇帝是一个极重视个人形象、好大喜功的“有为”之主,他决不可能让历史记载他的这一“失仪”形象。

其次,中国历代都有正规的谏官制度,一旦御史们发现皇帝这种(微服私访)有违国法家规的不检点行为。会纷纷上奏,掀起风潮,皇帝会下不来台,严重时还会下“罪己诏”(公开向臣民自我检讨)。

再者,皇帝出巡戒备森严,仪仗烦琐。即便是北京皇城,层层关卡,禁卫森严,皇帝根本不可能“微服出行”。康熙还曾有谕旨,阐述过皇帝不能“微服”的道理。所以,所谓皇帝的“微服出行”只是民间的想象。

最重要的一点是:……按清代制度,除夕乾清宫要举行大规模家宴,皇帝要与皇后、嫔妃等合宴(平常皇帝与妃嫔是不能在一起吃饭的)。从中午即开始,称“金龙大宴”。同日保和殿筵宴蒙古王公。还要举行封笔仪式等等。元旦清晨皇帝先要到家庙祭拜天地和列祖列宗,然后出席大朝会。晚上宴请宗室。除夕至元旦,皇帝根本没有闲功夫,岂有“微行”之暇?

假设,“都一处”匾真正是乾隆所题,谏官们也不会善罢干休,起码陪同皇帝“微服私行”的两个太监要掉脑袋。如果酒馆老板借此宣扬,被弹压地方的五城察院缉知,也会以“大不敬”冒犯皇帝尊严招摇撞骗予以治罪,罪行严重还会送交刑部。《大清律》有这样的罪名。

朱先生说:“我的分析,都一处借“乾隆题匾”做广告也是辛亥革命以后的事了。那个所谓乾隆坐过的罗圈椅大约也是个假古董。这块匾……大约也是一位无名文人所写。”(《无双毕竟是家山:传说之外的老北京》,朱小平著,金城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第126—130页)

其实,无论是游客还是北京的老百姓,对“乾隆赐匾都一处”的传说,早有诸多疑问。只是媒体上罕有反映而已。近年,就这传说,我曾经采访过一些外地游客和北京居民。归纳起来,他们的说法大体如下:

━━最初听到这故事,挺新鲜。北京曾是帝都,皇上就住在离前门大街不远的紫禁城,说不定什么时候他就会溜达出来,微服私访,体察民情。

━━去过故宫,看到那么庞大而复杂的禁城,听说了宫廷里细密、严格的规矩,才知道当皇上也不能随心所欲,虽然他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即便他要微服出行,从内廷到紫禁城城门,有多少道戒备森严的关卡。走过一两道门,皇上出宫就成了紫禁城里的大动静。

━━国不可一日无君。大年三十,皇宫里有一系列的庆典、筵宴,皇上带着一两个随从微服私访,到了晚上九、十点钟还不回宫,内廷外朝早就沸反盈天了。这在当年,可是国家大事件了。怎么可能?

━━皇帝赐匾总是给有杰出贡献的文官武将,或者堪称楷模的耆老、节妇、烈女、学人等。这可是国家级的表彰。就因为除夕夜在一个无名小酒馆吃了顿饭,皇上就赐名赐匾,超乎常理!

━━皇帝御笔匾额,其匾额正中央上方总要有御印。都一处号称乾隆御笔的匾上却没有御印。这块匾的真伪就成了问题。不过,都一处的虎头匾在北京老字号匾额中,确是独一份,再找不出第二块来。

━━皇帝的微服私访,更多的是民间想象。这种故事,不能较真儿。他姑妄言之,你姑妄听之就是。这可能是都一处的市场营销(或称故事营销)。就给你讲这么个破绽百出的传说,引得人们不由自主地讨论它的真真假假,无形中为字号传了名声。

“乾隆赐匾”仅只是个传说,那么,都一处的字号是怎么得来的,其含义又是什么?看来,需要寻找真实。

二、都一处创始人是谁

都一处创始人的姓氏、籍贯,从有关著述看,主要有如下四个说法:

1、“李记”说

王永斌先生1984年7月所撰“都一处”一文称:都一处烧麦馆“开业于乾隆三年(1738),创办人姓李,原籍山西。”1931年,“传到李德馨的父亲。”父亲病故后,李德馨“继承祖业,支撑门面”(《北京文史资料精选·崇文卷》,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北京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213、217页)。这是说:都一处自创业至20世纪30年代,200年间,一直为李氏家业。

1996年王永斌先生的《话说前门》出版,在述及都一处的“创办人姓李,原籍山西”时,还特别提到:“近有人说,都一处的东家姓王”(《话说前门》,王永斌著,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6月第2版,第61页)。看来,据王先生所知,都一处的创始人为李姓,但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王姓的说法。

1991年出版的《北京老字号》(《北京老字号》,侯式亨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年4月第1版,第71—74页),也称都一处的创业人是位姓李的山西人。

2011年出版的《无双毕竟是家山:传说之外的老北京》一书中,提到都一处,也称最初“小酒铺尚无字号(一直称‘李记’)”(《无双毕竟是家山:传说之外的老北京》,朱小平著,金城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第126页)。

2、“王记”说

另一版本说“都一处”起初叫“王记酒铺”,为山西人王瑞福创办。

北京市文化局官方网站上有“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一处烧麦制作技艺”介绍。其文称:

都一处创建于清乾隆三年,起初是山西人王瑞福开设的一家小酒店——王记酒铺。清乾隆十七年,因皇帝来此小酌,并亲笔御赐“都一处”蝠头匾,使都一处名声远扬……”纪连海在“乾隆御笔都一处”一文中称:都一处,最早开业于公元1738年(乾隆三年),第一任老板王瑞福是个山西人(“乾隆御笔都一处——老字号的前世今生(七)”,纪连海,新民晚报2014年02月24日第B14版)。北京日报2014年8月19日刊登户力平的“‘都一处’匾额与众不同”一文,也称“200多年前的那个除夕之夜,乾隆皇帝在前门外‘王记酒铺’饱餐”。

如果在互联网上查询,无论好搜百科还是百度百科,所言均称都一处的“创业人姓王,原籍山西”。

也有称其名字是王岭玉的。周简段先生的《老滋味》一书中说:“几天之后,忽有太监带来一匾,说是皇帝钦赐的……那小酒店的掌柜原是山西省浮山人,名叫王岭玉,当时是如何欣喜若狂,自不消说,“都一处”却从此誉满京华。”(《老滋味》,周简段著,新星出版社2008年4月第1版,第10页)

2015年8月,在网上看到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文联盖延敏先生的一篇长文《山西省电影家协会莅临浮山采风亮点——“同喜”梧桐招凤凰》(人文神山,山西省临汾市浮山三晋文化研究会,2015年6月5日,作者盖延敏),文中称“浮山人在北京大前门开的餐饮部‘都一处’。‘都一处’匾额是乾隆御笔,它的绝活是烧麦……”我曾打电话给盖延敏先生,他告诉我,据他们那里传说,北京都一处的创始人名叫王瑞福,是浮山县张庄乡北井里村人,且其后两任经理均为王姓。

3、浮山也有“李记”说

山西的大院多。浮山县就有个“李家大院”。

据山西省临汾市政府网介绍:

明朝初年,李家第一代先祖李仲良落户东陈村。到了李家第三代,便有人在朝中做官……李氏族人还有盐商、布商、百货商,还有开饭店酒楼的。

明清时期,李家的生意已遍布京城,涉及丝绸、布匹、盐油等,其中有“天福聚”“万升号”“吉昌号”“都一处”等70多家字号,至今还有后裔在京。“都一处”是北京著名的老字号,相传乾隆十七年腊月三十晚上,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归来,人困马乏,正好路遇小巷深处的烧麦馆,便就餐于此。香浓可口的烧麦让乾隆大为赞赏,赐名“都一处”,从此小饭馆名声大震、生意兴隆。解放后,东陈村的李会盛还曾任“都一处”副经理。

同一个山西浮山县,都一处的创始人,就出了北井里村人王瑞福和浮山县人王岭玉,以及东陈村李家大院李氏等三个截然不同的说法。

4、山西还有“张记”说

山西网“三晋风情·戏说山西”有题为《京城有个"都一处"》的文章称:“翻起老黄历,要追渊到清朝雍正年间,山西浮山县梁村有位姓张的夫妇来到北京,开了一家小饭铺……专卖陈年汾酒、稍梅(即烧麦)、刀削面、烩粉条之类的山西风味小吃……要讲什么时候有了这“都一处”店名,至而成为震动京城的赫赫有名的饭庄,那得从乾隆皇帝微服私访说起……”

文章在“戏说山西”栏目,不好追根究底,但它提出了都一处创始人是山西浮山县梁村的张氏,且其始创年代为雍正年间。至此,同一个浮山县,出了李、王、张三个姓氏的都一处创始人。

比较这四个版本可见:“李记酒铺”说出现的时间最早,“王记”说则晚,“张记”说则更晚。

遗憾的是,无论姓氏还是籍贯,所有述及都一处创始人的文章,都没有写出依据来。

都一处的创始人姓氏、籍贯及创业历程,尚需查考。

乾隆微服私访亲自搬砖(乾隆微服私访都一处)(2)

都一处门前的雕塑与排队等待的人们

三、史籍记载中的都一处

清嘉庆至民国间,以出版时间为序,我目前所见有关都一处的著述记载大略有8则:

1、《续都门竹枝词》

张子秋《续都门竹枝词》中有一首咏都一处的竹枝词:“一杯一杯复一杯,酒从都一处尝来。座中一一糟丘友,指点犹龙土一堆。”作者注云:“都一处土龙直堆柜台,传为财龙。”(《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杨米人等著,路工编选,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出版,第63页)

《续都门竹枝词》,据作者自序,集于嘉庆己卯年,即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这就是说,清嘉庆年间的都一处是个小酒馆,店铺地面有奇异的“土龙”,传说是财龙。

2、《燕京杂记》

“市上专门名家者,指不胜数:如外城日俭居之熟肉、六必居之豉油、都一处之酒、同仁堂之药、李自实之笔;内城长安斋之鞾(靴)、启盛之金顶,皆致巨富。”“都一处买酒以杯记,不以壶记。有亲王某善饮,微服过之,索以巨碗,主人以其破格不与,王怒碎其器,一时都下喧传之。”(《旧京遗事 旧京琐记 燕京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年7月出版,第130页)

《旧京遗事 旧京琐记 燕京杂记》一书出版说明中称:“《燕京杂记》未署撰者姓名,从书的内容来看,作者是清嘉庆以后河北顺德人。”由此可见,嘉庆后都一处的酒仍驰名京城。文中说日俭居、六必居、都一处、同仁堂等都“皆致巨富”,是当时京城的“市上专门名家”。

3、《增补都门杂咏》

刊刻于同治年间的《增补都门杂咏》中,也有一首题为“都一处”的竹枝词:“京都一处共传呼,休问名传实有无。细品瓮头春酒味,自堪压倒碎葫芦”(《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杨米人等著,路工编选,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出版,第102页)。词中说,京城的人们都知道都一处,不用问使它名传京城的那个故事的真与假。都一处的春酒味道的确是好,堪称超过肉市的“碎葫芦”(酒馆,在肉市路东。《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杨米人等著,路工编选,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1月出版,第79页)。“名传”二字后面的故事到底是什么,今人无从知晓,只能揣摩到同治间都一处有个让其名满京城的奇特故事。

《增补都门杂咏》的编纂者李静山先生有“同治十一年序於宣武门寓斋”语,可知成集在1872年,在《续都门竹枝词》50余年之后。这时的都一处,仍然是家小酒馆。

4、《朝市丛载》

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问世的《朝市丛载》一书中,有“佛手露:都一处,在前门大街路东。”(《朝市丛载》,(清)李虹若著,杨华点校,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第103页)(注1)

5、《都门琐记》

清末魏元旷(1855-1933)《都门琐记》中则称:“有都一处者,专卖酒,酒品极多,非真能饮者,不敢入其座。”(《北平风俗类征》,李家瑞编,北京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第296页)

6、《燕都丛考》

上世纪30年代初出版的《燕都丛考》中,介绍正阳门大街的文字仅200余字,却特别写到“小食肆都一处亦颇有名”,其小注云:“《顺天时报丛谈》:‘正阳门都一处,小饭店也。地势狭小,门中甬路一道,凸起如阜,称曰土龙,坑坎难行,亦不加修葺,自谓设肆百余年,生意兴隆,土龙有力焉。’”(《燕都丛考》,陈宗蕃编著,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474~475页)(注2)

“小食肆”或“小饭店”,即“饭铺”。齐如山先生(1875-1962)在述及北平“饭馆子”时曾写道:“大概的说,是以各种面食为基本生意者为饭铺,以菜品为基本生意者为饭馆。这种饭铺的种类还多,各有各的拿手,各有各的优点。如馅饼周以馅饼出名,耳朵眼以饺子出名,都一处以炸三角出名,荟仙居以火烧炒肝出名……”“在这种饭铺中吃饭,是最经济的,不但省钱,而且省时间,因为他食品多是现成的,而且简单,进去就吃,吃完就走……”(《北平怀旧》,齐如山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第84页)(注3)齐如山先生这篇文章写的是民国时期的北平饭铺,其中也提到都一处及其名吃炸三角。

7、《旧都文物略》

1935年印行的《旧都文物略》中记载当时北京27种著名食品,如月盛斋之酱羊肉,六必居之酱菜,王致和之臭豆腐,信远斋之酸梅汤,穆家寨之炒疙疸,正阳楼之螃蟹,东来顺之涮羊肉,西来顺之炸羊尾,便宜坊之烤鸭,沙锅居之白肉等27种,都一处之炸三角也名列其中。它们“均极脍炙人口,喧腾一时”。(《旧都文物略》,汤用彬、彭一卣、陈声聪编著,钟少华点校,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7月北京第1版,第273页)

8、《北平旅行指南》

与《旧都文物略》同时期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中,在北平著名食品中,也提及都一处的炸三角。(《老北京旅行指南》,马芷庠著,张恨水审定,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4月第1版,第227页,卷二,食住游览之部,著名食品)(注4)

从上引8则有关都一处的记载可见:

一、这些记述都没有写出都一处的创始人姓氏和创始年代。

二、若自张子秋《续都门竹枝词》结集刻印的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计算,至20世纪30年代,都一处一直是一家小酒馆。自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降,转化为小饭铺,且以炸三角著名京师,而非以酒著称了。

三、1935年出版的《旧都文物略》和马芷庠先生所著《北平旅行指南》,只提到都一处的炸三角,且稍早些出版的《燕都丛考》称其是“小食肆”,都没有提到它是一家烧麦馆。莫非其时的都一处还没有以烧麦为著称?

四、《燕京杂记》云“都一处买酒以杯记,不以壶记”(《旧京遗事 旧京琐记 燕京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年7月出版,第130页),说明其卖酒的方式与其他酒铺不同,可见其酒品的独到。

五、这8则有关记述,先后出现的时间跨度逾百年,但都没有提及“乾隆赐匾都一处”的故事。如果清代著述写皇帝的轶事有避讳,《燕都丛考》民国二十年出版,应当无此禁忌了。且其第三章“外二区各街市”中写到“西河沿……斌升楼食肆原名龙源楼,清穆宗微行,尝饮宴于是。”(《燕都丛考》,陈宗蕃编著,北京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493页)陈先生能写到同治帝“微行”,却只字未提乾隆帝微服私访并“赐匾都一处”。两相比较,同为微行,后者在民间的影响却远大于前者。除非,陈先生写《燕都丛考》时还没有这个传说?

有人说“都一处借‘乾隆赐匾’做广告也是辛亥革命以后的事”(《无双毕竟是家山:传说之外的老北京》,朱小平著,金城出版社2011年9月第1版,第129页),基于《燕都丛考》中没有都一处“乾隆赐匾”的记载,或可推想:这一传说可能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

六、嘉庆间张子秋咏都一处竹枝词有“指点犹龙土一堆”句,且注中称“都一处土龙直堆柜台,传为财龙”。百余年后的《燕都丛考》则记述都一处:“门中甬路一道,凸起如阜,称曰土龙,坑坎难行,亦不加修葺,自谓设肆百余年,生意兴隆,土龙有力焉”(《燕都丛考》,陈宗蕃编著,北京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第1版,第474~475页)。这是说逮至20世纪30年代,都一处的人称自创始以来,百余年生意兴旺,都是赖于有土龙的佑助。由此推想,同治间竹枝词中“休问名传实有无”,或是和“土龙”传说有关联,都是在说都一处曾有土龙异事,并由此闻名于京师?

贺富明“京城烧麦第一家━━都一处”文中说:“店堂中间有一条土路,不铺砖石。直到解放前,两边都铺上了水泥,中间的土路依然保留着。他们说什么土路年年长高,是因为里边藏着一条‘土龙’在显灵”(《京华老字号》,贺富明著,中国旅游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第78页)。即至20世纪80年代,都一处老员工还都知道“土龙”的传说。

四、寻找都一处的“历史”

乾隆微服私访亲自搬砖(乾隆微服私访都一处)(3)

都一处的烧卖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著述和古籍(自嘉庆年间至20世纪30年代)的记载中,我们看到的,是都一处两个迥然不同的历史。

第一,今著有的,古籍没有。今著有都一处创始年代、创始人姓氏及籍贯(尽管说法不同)等,古籍记载,就目前所见,尚无对应记述。今著都津津乐道的“乾隆赐匾都一处”传说,有关古籍没有记载。

另外,还有“有些今著有的,古籍没有”。如王永斌先生所撰“都一处”一文中提到:“直至道光年间,还是以卖酒、马连肉、晾肉、煮小花生、玫瑰枣等小菜为主”;“直到同治年间,都一处才跻身于饭馆之列……不光增添了烧麦,而且也添上了炸三角”;1949年以后至今━━烧麦馆(《北京文史资料精选·崇文卷》,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北京出版社2006年9月第1版,第216页),有关古籍没有记载。而且,若从齐如山先生的“饭馆子”一文看,逮至民国时期,都一处也只是个饭铺,还不是饭馆,更不用说同治年间了。

第二,今著有的,古籍也有

都一处的土龙,无论今著还是有关古籍,都有记述,并有称其在清时是京城很有名气的“古迹”之说。

第三,古籍有的,今著少有或没有

从嘉庆、同治时的竹枝词,再至《朝市丛载》中提到的“佛手露”等,有一连串关于都一处卖酒的记载。特别是清末《都门琐记》所说到的“有都一处者,专卖酒,酒品极多,非真能饮者,不敢入其座”,直接指出了都一处“专卖酒,酒品极多”,就是家酒铺,且“非真能饮者,不敢入其座”,更可见都一处在当时京城酒友中的名气,堪称一个“都城喝酒好去处”。只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都一处才转为“小食肆”。这一发展脉络,在今著中都没有述及。

比较今古著述可见:

“乾隆赐匾都一处”属子虚乌有。都一处的字号名称何所从来,且其含义又是什么,乃至其始创年代等,都需要重新查考。

都一处的创始人及籍贯有多个说法,但很可能与山西浮山县有关。有必要作专门调研、考证。

今著所言都一处的发展历史,多与古籍记载不合,需要重新发掘、梳理和确认。总之,老字号的历史,是它们在漫长岁月中走出来的,不是人为编写出来的。老字号不是“神剧”。我们需要都一处以及所有老字号历史文化的真实。因为那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创造,是我们悠久、优秀的文化宝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