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东南亚知识总结(区域地理高频考点)

地理东南亚知识总结(区域地理高频考点)(1)

第9讲 东南亚

一.组成与范围

地理东南亚知识总结(区域地理高频考点)(2)

1.组成: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范围:11个国家,其中,中南半岛上有泰国、缅甸、老挝(内陆国家)、柬埔寨、越南、马来西亚,马来群岛有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地跨亚洲和大洋洲)、文莱、东帝汶。

二.地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1)纬度位置:10°S-28°N,跨南北半球的低纬度,主要位于低纬度的热带地区。

(2)经度位置:92°E-140°E,全部位东半球。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南部,东临太平洋,西临、南临印度洋。

3.相对位置:

(1)以国家为参照:东南隔海与澳大利亚相望,东南临巴布亚新几内亚,北临中国,西临印度和孟加拉国。

(2)交通位置: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地理东南亚知识总结(区域地理高频考点)(3)

地理东南亚知识总结(区域地理高频考点)(4)

①马六甲海峡: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印尼的苏门答腊岛之间,是连接中国南海和安达曼海的一条狭长水道,因而间接沟通了太平洋与印度洋。由于位于赤道无风带,风平浪静,航行非常安全,但也有一些劣势:最窄处仅37米和深度浅(≤25万吨),拥挤、淤积、海盗、沉船等问题。

地理东南亚知识总结(区域地理高频考点)(5)

②巽他海峡: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之间,海峡长约150千米,宽22-110千米,水深50-80米,最大水深1080米,海峡水深,峡底多为泥、沙、石、贝质,因而非常适于潜艇的水下航行,但由于航道狭长,最窄处仅有3.3千米,战时也极易遭到封锁。

地理东南亚知识总结(区域地理高频考点)(6)

③龙目海峡: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因地壳断裂下沉而形成的,因而水道幽深、岸壁陡峭。南北长80.5公里,水深1200米以上,最深处达1306米,由于海流的强烈侵蚀冲刷,龙目海峡至今仍在继续加深加宽。许多来往于波斯湾与东南亚、日本之间的巨型船只,从马六甲海峡不能通过时,均取道于此南下印度洋,或再经望加锡海峡北上。

④望加锡海峡:位于印度尼西亚群岛中的苏拉威西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北连苏拉威西海,南接爪哇海和弗洛里斯海,长740公里,宽120-407公里,大部分水深 50-2458米,平均深度为967米,东侧为深水航道,西侧有大浅滩,多珊瑚礁。望加锡海峡是亚洲和欧洲间的重要洲际海上航道,也是东南亚区际间航线的捷径。它与龙目海峡相连,成为连结太平洋西部和印度洋东北部的战略通道。

地理东南亚知识总结(区域地理高频考点)(7)

【补充】主要航线

航线

沿途经东南亚的主要海峡

东亚-澳大利亚西海岸

民都洛海峡、望加锡海峡、龙目海峡

波斯湾-东南亚-日本

马六甲海峡(25万吨载重吨以下船舶可行)

龙目、望加锡海峡(25万载重吨以上超级油轮可行) 、民都洛海峡

地理东南亚知识总结(区域地理高频考点)(8)

⑤克拉地峡:克拉地峡位于泰国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内的一段狭长地带。为马来半岛北部最狭处,宽仅56公里。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地峡以南约400公里(7°N至10°N之间)地段均为泰国领土,最窄处50多公里,最宽处约190公里,最高点海拔75米。并且它的东西两海岸皆为基岩海岸,浪平风静。

修建克拉运河的利:节省航运成本;团结东亚,在这个问题上,中日韩三国利益一致,这是历史上和未来非常罕见的能够团结东亚3国的机会;能制衡新加坡,新加坡一直对中国的崛起态度恶劣,并积极充当美国在亚太的棋子;降低中国航运对马六甲的依赖势在必行。

三.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一分为二考虑)

地理东南亚知识总结(区域地理高频考点)(9)

地理东南亚知识总结(区域地理高频考点)(10)

(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北高南低。

(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印度尼西亚有4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77座,占世界活火山数的1/6,有“火山国”之称。

2.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地理东南亚知识总结(区域地理高频考点)(11)

地理东南亚知识总结(区域地理高频考点)(12)

(1)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和菲律宾群岛的北部(10°N以北)。

①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②气候特征: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旱季(11月至次年5月)吹东北季风,降水少,雨季(6月至10月)吹西南季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南半球的东南信风移动到赤道以北,地转偏向力右偏而成),降水多。

(2)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和马来半岛的南部(10°S-10°N)。

①一般性: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

②特殊性(季风现象):赤道以北地区,7月盛行西南风(南半球的东南风北移到赤道以北,地转偏向力右偏而成),1月盛行东北风;赤道以南地区,7月盛行东南风,1月盛行西北风(北半球的东北风南移到赤道以南,地转偏向力左偏而成)。

3.河流

(1)中南半岛:大多源于中国,河流周边有重要城市分布。

河流

中国名称

干流流经

首都

注入大洋

上中下游特征

红河

元江

中越

河内

太平洋

上游落差大,切割成“V”形谷,水力资源丰富;中下游多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

湄公河

澜沧江

中缅老柬越

万象、金边

湄南河

曼谷

萨尔温江

怒江

中缅

印度洋

伊洛瓦底江

中缅

(2)马来群岛:河流短促,水量、水能丰富。

四.人文地理特征

1.农业:种植业为主

(1)水稻:泰国、越南、缅甸为稻米的重要出口国。

(2)经济作物(热带种植园农业):天然橡胶(泰国出口最多)、油棕(马来西亚出口最多)、椰子(菲律宾出口最多,印度尼西亚产量最大)、蕉麻(菲律宾)、金鸡纳(奎宁,印度尼西亚产量最大)。

地理东南亚知识总结(区域地理高频考点)(13)

地理东南亚知识总结(区域地理高频考点)(14)

2.工业

(1)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印度尼西亚和文莱)、锡矿(缅甸、泰国、马亚西亚、印度尼西亚处于东南亚的锡矿带)。

(2)初级工业:采掘业及劳动密集型工业(如轻纺工业和装配工业)。

3.经济特点:

(1)出口初级产品为主:如矿产资源和农产品等,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2)旅游业发达:因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迅速发展,如典型的旅游国家新马泰。

4.居民

(1)总量:较大,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人口过亿。

(2)分布不均:大河沿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人口稠密,热带雨林和山区人口稀疏。

(3)民族:众多,多华人和华侨。

(4)人种:以黄色人种为主。

(5)宗教: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菲律宾、东帝汶等国居民主要信仰基督教;泰国、缅甸、柬埔寨、越南、老挝等国居民多信仰佛教。

地理东南亚知识总结(区域地理高频考点)(15)

地理东南亚知识总结(区域地理高频考点)(16)

地理东南亚知识总结(区域地理高频考点)(17)

地理东南亚知识总结(区域地理高频考点)(18)

地理东南亚知识总结(区域地理高频考点)(19)

地理东南亚知识总结(区域地理高频考点)(20)

地理东南亚知识总结(区域地理高频考点)(21)

本公众号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视频等版权归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综合网络等,略有修改,转载请注明出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