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三大症状(关于过敏性鼻炎)

又到春天,万物生长,美好的时节有一群人却开始愁了。 鼻痒、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周围人会问你是不是感冒了?

花开了,杨树柳树也恢复生机,过敏性鼻炎的老朋友们,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什么是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介质(主要是组胺)释放,并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等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通俗来讲就是人接触过敏原之后,鼻粘膜出现变态反应,分泌物增多。

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三大症状(关于过敏性鼻炎)(1)

其典型症状主要是每年到一定季节都要发作一段时间,每天多个喷嚏齐发、鼻痒、鼻塞或是流清鼻涕。有时还会流泪、眼红有灼热感,眼、耳、咽喉、硬腭等多处发痒。

什么原因会引起过敏性鼻炎?

1、遗传因素。

2、接触到了过敏原,比如尘螨、花粉、动物毛发皮屑、真菌等,或者接触了食物过敏源,比如坚果、海鲜、鸡蛋、牛奶大豆、苹果、梨等。

过敏性鼻炎是否可以根治呢?

过敏性鼻炎目前尚无法根治,通过规范化的综合防治,可以达到并维持临床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6招度过高发季节

1、在发作季节,过敏体质的人尽量少出门。

2、如果一定要外出,要戴上口罩和眼镜、围巾,穿上长袖等加以防护。

3、回家前,要把身上的杨絮、柳絮残留物消除干净,不要带到居室内。

4、回家后,记得仔细洗脸和冲洗鼻腔,以免杨絮、柳絮引起过敏性鼻炎。

5、如果发生了过敏性鼻炎,记得要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喷剂、抗组胺药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

6、每年发生过敏性鼻炎的时间,在过敏来临前2-4周及早用上抗过敏药,这个季节就可平安度过。

如何区分过敏性和非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三大症状(关于过敏性鼻炎)(2)

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三大症状(关于过敏性鼻炎)(3)

这种患者是非常多的,因为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是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而一般人对这些症状第一反应就是→→→感冒了!所以,有些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得病多年才得到明确诊断。那么,一般人如何区别自己到底是过敏性鼻炎还是感冒呢?简单!来看!

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三大症状(关于过敏性鼻炎)(4)

感冒通常常伴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病程一般1周左右。

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三大症状(关于过敏性鼻炎)(5)

过敏性鼻炎无发热、咳嗽等感染症状,一般超过2周,不会自愈。过敏性鼻炎不是大病,可以不用治

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三大症状(关于过敏性鼻炎)(6)

医生们遇到这种患者也不在少数,因为过敏性鼻炎导致的症状有轻有重,有些人觉得就是打喷嚏、流鼻涕这种小病,就觉得可以不用治,但最终可能加重导致哮喘。而如果是哮喘急性发作,则会威胁生命,比如歌手邓丽君、柯受良就是因为哮喘急性发作而去世的。正确做法是:一旦确诊为过敏性鼻炎,就应开始规范治疗,越早治疗,就能越早减轻鼻炎的危害。有临床证据显示,经过足疗程的控制,最轻持续炎症状态得到抑制,过敏性鼻炎复发的时间会延长,症状也会减轻。擅自海淘、网购药医生们还遇到一类患者,得知自己得了过敏性鼻炎后,就开始四处寻偏方、神药,一听说国外的某种药品对鼻炎有奇效,赶紧网购、海淘!

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三大症状(关于过敏性鼻炎)(7)

首先偏方不能信,这是原则!其次,从国外买回的药,在没有医生指导下使用,容易造成反作用。比如现在很多人从国外买回的XX鼻炎药水、XX鼻炎喷雾等,主要成分其实是鼻用抗组胺药和鼻用减充血剂等。其中的减充血剂,短期内对于鼻塞症状的缓解非常显著,但是频繁或长期使用,容易导致反跳性鼻黏膜充血,造成药物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三大症状(关于过敏性鼻炎)(8)

近年来的过敏性鼻炎指南都建议严格控制鼻用减充血剂的使用时间在7天以内,所以没有医生指导,自己随便用药,真的很容易出问题。是药三分毒,症状缓解就停药这种现象在鼻炎患者中最为普遍,特别是对于使用鼻用激素的患者,使用两、三天后发现症状改善了,又担心激素有副作用,就私自把药停了!这也就直接导致鼻炎反复发,久久好不了不说,甚至会加重病情。那鼻用激素再怎样还是激素听起来有点吓人?

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三大症状(关于过敏性鼻炎)(9)

实际上,与口服激素不同,鼻用激素中的激素含量是以微克计的,并且这些少量的激素几乎都作用于鼻粘膜局部,很少进入全身的血液循环,发生全身不良反应的情况非常少见,安全性较高,因此没有必要担心。同时,患者要晓得引起鼻炎最根本的原因是过敏原的持续存在,虽然用药后症状很快消失,但不代表炎症被完全扑灭,鼻粘膜还是处于“最轻持续炎症状态”,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加重,所以鼻用激素治疗一定要足疗程,不仅可以改善鼻炎症状,而且可以预防鼻炎复发.Q%A人气问题汇集

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三大症状(关于过敏性鼻炎)(10)

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三大症状(关于过敏性鼻炎)(11)

来源:京医通、医学美图、复旦大学附属眼鼻喉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