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老人涉嫌杀害7岁女童)

近日,据“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消息,长葛坡胡镇孟排村丁某欣(女,7岁)于3月27日8时在本村玩耍时失踪。长葛市公安局立即启动儿童失踪快速查找机制和命案工作机制开展工作。经工作,本村的娄某林(男,76岁)有重大作案嫌疑。3月29日9时许将娄某林抓获,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娄某林供述了作案经过。警方根据其供述,于29日上午11时许在孟排村西、高速引线西侧小树林路旁垃圾坑内发现丁某欣遗体。目前,案件正在办理中。

(76岁老人涉嫌杀害7岁女童)(1)

愤怒的网友以及“76岁”的高龄

遇害女童丁某欣的父亲在朋友圈这样写道:愿天堂无痛,下辈子还做我的小宝贝。这种痛,撕心裂肺。

(76岁老人涉嫌杀害7岁女童)(2)

网友纷纷谴责,表达愤慨。在呼吁严惩的同时,有网友也注意到了嫌疑人“76岁”的年龄问题。

(76岁老人涉嫌杀害7岁女童)(3)

(76岁老人涉嫌杀害7岁女童)(4)

法治网研究院注意到,根据我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同时,刑法第四十九条第二款也规定:“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本案76岁老人是否会判死刑,律师如是说

针对本案,北京市律通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郑中臣律师分析,本案中76岁老人是否会判死刑,法院要根据其犯罪事实和情节综合认定。如果最终确系该老人(其年龄确系已满75周岁且无精神障碍)实施的杀人行为,且有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也就是说故意杀人罪成立的话,结合刑法第十七条所载明的“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来看,法条里用的是“可以”,而非“应当”。那就意味着,法官拥有自由裁量权,针对犯罪嫌疑人的具体行为,可以自己判断是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而根据刑法第四十九条第二款,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是否构成残忍手段,需要通过案件情节、作案手法、动机、工具等全面分析考虑。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彭吉岳律师认为,刑法最早规定不适用死刑,仅仅只是对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对于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嫌疑人不适用死刑是在刑法修正案(八)中予以规定的,其中“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主要是指犯罪手段凶残、冷酷,如以肢解、残酷折磨、毁人容貌等方式致被害人死亡。从目前公开的信息看,案中76岁犯罪嫌疑人采取尾随的方式,手中未见特别作案凶器,再加上时间、地点、作案环境等可能不允许嫌疑人采取折磨、肢解等方式杀害7岁女童,可能属于一般性的杀害行为。如此,按照罪刑法定原则,可能不会被判处死刑。

郑中臣则表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中的规定,对于老年人犯罪,要充分考虑其犯罪的动机、目的、情节、后果以及悔罪表现等,并结合其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酌情予以从宽处罚。特别由于受害人年仅7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在规定量刑的指导意见时,特别强调对于犯罪对象为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妇等弱势人员的,综合考虑犯罪的性质、犯罪的严重程度等情况,可以增加基准刑的20%以下;犯罪嫌疑人若经过公安机关侦查后,确定是行为人实施的杀害行为,检察院在起诉时向“情节恶劣、社会影响及其巨大”靠拢,尤其是本案确实存在突破公众的一般认知、法律和道德的底线的问题,犯罪嫌疑人也是存在被判处死刑的可能的。

已满75周岁老人犯罪,适用死刑或将长期严格限制

“鉴于老年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能力状态具有自身特殊性,我国法律应当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给予更多关注,我个人认为对已满75周岁老人犯罪适用死刑应当限制。”郑中臣说,我国现行刑法中对适用死刑的年龄并没有明确规定,对于成年人来说,年龄只是作为量刑的一种考虑因素。

郑中臣表示,对于老人犯罪处死刑是具有合法性的,但现行法律也针对老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以及处罚原则作出了特殊规定。对于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老年犯来说,其行为给社会造成了一定危害和影响,理所应当要对其定罪量刑,从而达到教育社会的目的,维护社会秩序,而对老年人限制其死刑适用,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据了解,我国于1998年签署了联合国《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该公约也是呼吁没有废除死刑的国家要保持少杀、慎杀的司法政策。而“保留死刑、少杀慎杀”也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死刑政策。

对于目前我国刑法的这一规定,即一般情况下不适用死刑,但是对手段特别残忍的杀害行为保留适用死刑,彭吉岳认为,这样既保证了刑法的谦抑性,也保证了对犯罪分子的威慑力,同时也是和国际接轨。

“七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毕竟有其特殊性,其犯罪能力有限,再次犯罪的可能性较小,如处以无期徒刑或其他较重刑罚,一般就能达到惩罚犯罪的目的,而让其在有生之年都心存愧疚地在服刑过程中度过,惩罚的效果可能也更好。”彭吉岳说,按照人的自然年龄,对于七十五周岁的老年人判处无期徒刑或其他较重刑罚,也能达到防止再次犯罪的效果。这一点和此前的大连13岁男孩谋害10岁女童案所引起的年龄讨论不一样,未成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再次犯罪或对社会的危害性是存在的,但是七十五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几乎不太可能,故死刑不是第一选项。

来源:法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