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选新鲜水产品科普:活水产优劣鉴别及收货方法汇总

如何挑选新鲜水产品科普:活水产优劣鉴别及收货方法汇总(1)

水产经营专业性较强,卖场在经营过程中,如何鉴别水产的活性程度及品质情况,是每一个水产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

为此,特整理了鲜活水产的优劣鉴别标准及合理保持活性的收货方式。

各类活海鲜的活度鉴别标准有哪些?

1

鱼类

行动

优:水中游动自如,反应敏捷

次:行动迟缓、反肚、慌乱、狂游的鱼表明已接近死亡或已有病害

体表

优:身体柔韧有力,鳞片完整无损,有一层正常的清洁透明保护液,皮下无出血现象及红色鱼鳞。

次:粘液多,不透明。鳞片光泽度差且易脱落。

眼睛

优:眼睛饱满突出,角膜透明清亮。

次:眼球不突出,稍变混浊。眼白如出现异常,说明缺氧严重。

体态

优:无残伤、无畸形、无病害,大小均称,肚子扁平,无胀气现象(鱼肚鼓鼓的)

当都满足以上条件后,偶尔有翻肚现象属正常,因为经过长途运输,车内较挤,鱼会缺氧出现晕车现象,放入养殖池后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慢慢复苏过来,因此这种情况可正常收货。

次:红色鱼鳍之鱼,表示鱼受缺氧(多因太过拥挤)所损害,寿命较短。

2

虾类

颜色

优:青绿、青灰,青白色,有光泽,透明状

次:部分发红、发白,无光泽,或肠管发红,为死虾。

体形

优:身体完整,头身紧连,活动自如,较生猛

次:头身脱节或松弛,弹性差,如虾身弯曲僵硬,为死虾。

肉质

优:壳肉紧贴,肉质紧密,有韧性。

次:肉质松软,壳肉脱离,手感枯烂

净度

优:无杂物(小鱼小蟹)

次:杂物多(小鱼小蟹,虾头,脚等)

气味

优:有轻轻的泥土味

次:腥味臭味

3

河蟹

蟹色

优:背部墨绿色,腹部洁白

次:背部发黄,腹部的一部分呈半透明状。

蟹力

优:动作敏捷,将腹部朝上,能迅速翻身

次:动作迟缓,将腹部朝上,不能翻身,仅四肢活动。

外表

优: 个大健壮,体厚坚实,肚脐突出,表面精糙

次:个小,体薄,手感滑腻

花蟹

优:手捏蟹脚较硬,蟹体分量沉重

次:手捏蟹脚较软

肉质

优:清白饱满,肉厚,膏多凝聚,味道鲜美

次:肉质洁白,膏少,空隙多,肉软,鲜味差。

4

海蟹

体形

优:完整无损,蟹盖隆起较高,与蟹脐连接处厚而高,蟹体分量沉重。

次:完整无损,蟹体薄,盖与脐的连接处扁平,体瘦。

颜色

优:甲壳色泽正常,腹部洁白,雌蟹有膏时,反面透黄色

差:蟹盖色泽正常,腹部有泛水黄印或黄绿色,呈半透明状

蟹脐

优:蟹脐紧贴腹部

次:蟹脐上翘,不紧贴

蟹脚/鳌

优:鳌粗壮,脚与身体链接紧密,不下垂。

次:鳌细长,脚、鳌脱落,下垂。

气味

优:轻度腥气,从蟹嘴喷出的水无臭气

次:腥气重,从蟹嘴里喷出的水有臭气

5

甲鱼

神态

优:触动时,头能迅速收回,使甲鱼背朝天,能自行翻转、爬动自如。

颜色

优:甲壳色泽呈乌青色,腹部无红色块,爬动自如。背壳黑青,白肚,裙边肥厚,四肢有力。

次:甲鱼肚皮发红,有伤痕、有针孔。

各类活水产卸货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为避免由于人为操作的不当,而产生不必要的的损耗。各类水产品要根据自身特殊的生存特性,采用不同的卸货方法,避免造成对鱼的二次伤害,降低死亡率。

卸货

把事先装好水的桶拉到车边上,加少许盐及加好冰。

再把车上的鱼捞到桶里或直接打开车后门放入桶里,再用叉车迅速拉至卖场的养殖池中。

根据鱼到货的活度情况,来调整养殖池的氧气大小和鱼的密度。

适用鱼类:河鲜鱼类(白鲢,花鲢、草鱼、鲫鱼)

Tips

收活鱼时,准备一个水桶在里面放适量盐,可对鱼起到杀菌作用。

一般鱼的养殖温度大致在十几度。不同类别,各不相同。

桶里不能有一点油,油会隔绝氧气,导致鱼缺氧而死。

捞鱼时尽量从鱼的头部去捞,对鱼的损伤较小。

用鱼捞将鱼捞到养殖池中

从鱼头正前方捞起,不宜从鱼的尾部捞取

一次捞取不应太多,要考虑到鱼捞的承重量

不可将鱼捞未入水前将鱼抛入池中,应将鱼放入水中后,再慢慢退出鱼捞。

帆布袋、氧气袋

将帆布袋或氧气袋直接从车上提下来

放在事先准备好的板车上,不可叠压在一起,要平放在板车上,拉入卖场暂养池。

食用鱼类:(钳鱼,江团,鲈鱼,河鳗,鲶鱼,黑鱼,牛蛙,甲鱼等等)

将鱼从氧气袋或网袋里直接倒入售卖池

打开氧气袋或帆布袋

将鱼倒入事先清洗好的售卖池中,注意轻拿轻放。

适用鱼类:无氧鱼、甲鱼、牛蛙、小龙虾及毛蟹。

愿以上文章,能对你的水产经营有所帮助,通过精准的活性辨识及时做出商品调整,通过合理的收货操作降低不必要的商品损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