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为什么比鲁国发达(齐国和鲁国都在山东)

现如今的山东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乃是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所以山东又被称为齐鲁大地,山东的简称“鲁”,也是因此而来。

可在春秋战国那个诸侯争霸的时代,鲁国的国力以及疆域要远逊于齐国,齐桓公还是春秋五霸之首,那么为何山东的简称不用“齐”,反而用的是“鲁”呢?

齐国为什么比鲁国发达(齐国和鲁国都在山东)(1)

战国的地图

这就要从那个遥远的时代说起了。

一、鲁国根红苗正

我们都知道,西周建立之后,周天子实行了分封制,当时第一任鲁国国君为周武王弟弟周公旦之子,伯禽。

也就说,周武王这个当大伯的,把鲁国这块封地给了自己的亲侄子,那么这就说明了鲁国是正统的西周宗室血脉。

而且,在武王逝世之后,继位的周成王年龄尚小,所以由周公旦处理朝政,他就相当于是周天子了,而伯禽受封的鲁国,就是周天子的“王畿之地”(直属天子的王城附近周围千里的地域),那地位自然是非同小可。

而齐国,则被周武王分封给了功臣姜子牙,就是我们在《封神榜》中看到的姜太公,姜子牙虽然劳苦功高,但毕竟不是姬姓,仅仅是一个外臣,这样一来,齐国就要比鲁国矮上一头。

清代史学家对于鲁国作出过这样一句评价:在周代的众多邦国中,鲁国是姬姓“宗邦”,诸侯“望国”,故“周之最亲莫如鲁,而鲁所宜翼戴者莫如周。

《国语·鲁语上》记载:“鲁之班长。”(“班长”就是说鲁国高居诸侯国之首。)

齐国为什么比鲁国发达(齐国和鲁国都在山东)(2)

二、周礼尽在鲁矣

当时的西周实行“封邦建国”之策,上面也说过,姜子牙被封往齐国,伯禽被封往鲁国,另外还有曹、滕、卫诸国。

齐国因为当时为沿海地区,所以“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而鲁国是周天子血亲,所以它融合周文化与东方文化,为“礼乐之邦”。

中国被人们称作“礼仪之邦”,更确切的说是“礼乐之邦”,这源于西周时期的礼乐制度,而“礼乐之邦”这个名词,最早的时候,仅仅限于鲁国,这是因为鲁国是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

齐国为什么比鲁国发达(齐国和鲁国都在山东)(3)

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理人之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

《礼记·明堂位》载:“凡四代之服器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

自姬伯禽封土鲁地之后,就一直沿用周礼来治国,他临行前,其父周公旦曾叮嘱他: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这是周公旦嘱托伯禽要好好治理鲁国,后来伯禽果然做的不错,在位46年,鲁国的政治经济都出现新局面。其辖区北至泰山,南达徐淮,东至黄海,西抵阳谷一带,虽不及齐国,但也没辱没周王室名声。

而山东之所以称鲁而不称齐,正是因为上面的两个原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