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妨吟啸且徐行 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穿林打叶声)(1)

定风波 · 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诗词解释: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 吟咏长啸从容而行。拄竹杖、穿芒鞋,走得比骑马还轻便,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

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这首流传百世的《定风波》,也是苏轼最旷达的一首词,藏着他道不尽的一生。他热爱农耕,自称“东坡居士”。

自25岁离开故乡眉州,苏轼的仕途总是身不由己,一生不是在赴任,就是在被贬的路上。半生漂泊的经历,让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但无论身在何处,苏轼总有办法,将看似无趣的生活过得妙趣横生。身陷逆境,他却总能在满目疮痍的日子里挑出快乐,将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自己的诗和远方。

悠悠岁月,匆匆流年。回看苏轼人生的六十四载,入世出世,起起伏伏,他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乐观和勤奋才是抵抗厄运的良方。

风雨再大,竹杖芒鞋轻胜马;烦恼失落,亦应当做平常事。《菜根谭》有言:“众人以顺境为乐,而君子乐自逆境中来。”

纵使漂泊无依,他依然能做到豁达洒脱,笑看人生。乐观豁达是苏轼一生最宝贵的遗产,那是他历经沉浮后对命运的释然。

“东坡居士”还是一个有趣的生活家,他爱吃,爱玩,爱交友,爱书法,爱写文章。

即使命运常常亏欠于他,他却从未亏待过自己。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最重要的一项底层能力,就是无论身处何地,都能让自己快乐。若你感到生活实苦,不妨看看苏东坡。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所以,当遭遇人生困境时,我们就应该学学苏东坡,乐观豁达,积极进取。

感谢您的观看,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玫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