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成功案例纪实(戒毒故事081)

2017年1月27日,除夕之夜,厦门司法强戒所一大队张灯结彩,一派喜庆高悬在走廊顶端大大的“福”字,显得格外耀眼戒毒人员吃完年夜饭,早已在走廊排起有序的队伍,焦急等待激动人心的时刻,他们正准备打拜年电话,向自己的亲人报平安,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戒毒成功案例纪实?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戒毒成功案例纪实(戒毒故事081)

戒毒成功案例纪实

2017年1月27日,除夕之夜,厦门司法强戒所一大队张灯结彩,一派喜庆。高悬在走廊顶端大大的“福”字,显得格外耀眼。戒毒人员吃完年夜饭,早已在走廊排起有序的队伍,焦急等待激动人心的时刻,他们正准备打拜年电话,向自己的亲人报平安。

善意谎言

电话的这一边,刘建(化名)正在大队向自己的岳母拜年:“妈妈您好!我在北京工作好忙,只能打电话向您拜年!祝您老人家身体健康,新年愉快!”电话的那边,刘建的岳母正在厦门某小区的居民楼内接听电话:“我记得你出差快一年了,有空还是常回家看看吧,做什么生意忙得连过年都回不了家。”电话这边,刘建赶紧回答:“等北京的生意处理得差不多了,我会尽快回去的。”刘建自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以来,家里除了自己的爱人知晓外,其他家庭成员都不知道他在强制戒毒,由于怕岳父母放心不下,刘建就与妻子“合谋”,导演了一场“善意谎言”的拜年电话。谈起自己的吸毒经历,刘建感慨颇多。

艰难成长

刘建,今年40岁,出生在北方某省一个偏僻的农村,从小丧父, 母亲改嫁,与妹妹相依为命。16岁那年,他应征入伍。在部队服役期间,刘建学会了开车,加入了党组织。退伍后,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良好的社交平台,刘建在厦门从事服装生意、买卖汽车、搞房地产等,很快生意有了起色,赚取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桶金”,慢慢地,年收入有70多万元。刘建在厦门买了房,买了车,还娶了年轻貌美的妻子。2012年,他们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儿。刘建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年龄不大,事业有成,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可是好景不长,做生意赚钱容易,花得也快。

不慎涉毒

由于交友不慎,刘建染上了毒品,整个人生都发生了改变。短短6年时间,因吸毒和赌博耗去了他近700万元的积蓄,房子也卖了一套,生意难以为继,吸毒的往事令他不堪回首。刘建清晰地记得自己第一次吸毒的经历,那是2009年的一天,他在朋友处泡茶聊天,聊着聊着,朋友就开始吸冰毒,出于无知和好奇,刘建尝试了第一次。

吸完以后,他感觉并不好,头晕晕乎乎的,觉得很困,可就是闭不上眼睛,三天三夜都没有睡觉,他感到很害怕。间隔了两年多时间,刘建没有碰过冰毒。2011年的一天,刘建又遇到了那位朋友,酒足饭饱之后,那位朋友又开始吸毒,刘建担心地问:“会上瘾吗?”朋友回答:“不会,还有醒酒的功效,不信你试试,没关系的。”刘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又一次吸食了冰毒。这次吸完以后,刘建便染上了毒瘾。从此以后,只要酒醉,刘建就用冰毒来解酒,越吸瘾越大,他在冰毒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开始醒悟

刘建觉得来到强戒所一年多时间,虽然暂时离开了亲友,也离开了毒品,但是这里有民警真诚的启迪,有时间可以思考人生,使他感悟到很多人生的道理,如果自己还深陷在毒品的泥潭里,后果真的很可怕,退早会有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那一天。吸毒几年来,刘建已经有失忆的症状,因为吸毒,神经有轻微的损伤,想问题和做事情已经有别于常人。不过,令人欣慰的是,通过一年多的戒治,刘建的身体已经慢慢康复,生活恢复了常态。经过大队民警的教育帮助,他对毒品的危害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刘建告诉笔者,出所以后,他打算到外地去发展一段时间,开始自己全新的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