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踏破贺兰山缺的贺兰山在哪里(知乎峰峰岳飞词中的)

一首《满江红》中描绘的

“踏破贺兰山缺”寄托着岳飞的

英雄精神与梦想

词中的贺兰山

是不是峰峰境内的贺兰山?

是不是当年岳飞“驾长车”的地儿?

贺兰山与岳飞有着怎样的联系?

本期《知乎峰峰》

跟着文化学者李俊峰一起听听

岳飞与贺兰山的故事

岳飞踏破贺兰山缺的贺兰山在哪里(知乎峰峰岳飞词中的)(1)

早在2002年,杭州岳飞庙外书摊的《岳飞诗词选》中《满江红》后的注释:“贺兰山——邯郸磁县境内”。这首《满江红》是在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南宋抗金名将岳飞(1103—1142)在鄂州时所作。此前岳飞率军从襄阳出发,连战连捷,直逼北宋故都汴京,大有收复中原、直捣黄龙之势。然而此时宋高宗一心只求议和,严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无奈班师,路过鄂州,在百感交集中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满江红》。这是他毕生英雄行为的真实写照。词作慷慨激昂,千百年来广为流传。但篇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之名中的“贺兰山”,许多人以为是宁夏境内之贺兰山。台湾的李敖先生曾在凤凰卫视节目中也表达了相同观点,笔者曾在网络上与之进行了交流。清初沿革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贺兰山有两处:一在宁夏中部,一在河北磁县。两山同名,但其名称由来、含义截然不同。但河北、宁夏两地的贺兰山,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都受到了当时有识之士的关注。

岳飞踏破贺兰山缺的贺兰山在哪里(知乎峰峰岳飞词中的)(2)

河北省峰峰境内的贺兰山为太行山余脉,位于主城区东北15公里,马头至峰峰公路南侧,长达二十公里。东起马头经济开发区马头镇车骑关,西至磁县林坛镇李兵庄,北临牤牛河,河的北边有东、西贺兰两个自然村。东西走向,长10公里,南北宽1至2公里,海拔最高186.7米、最低114米,南侧接平原山势平缓,北侧稍显高峻。北临贺兰河(亦名牛河),稍显高峻。《古今图书集成》《畿辅通志》《磁州志》均载有此山。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蒋擢等纂修的《磁州志》载:“贺兰山在州西北三十里,山非高峻,而蜿蜒起伏,长亘二十里,宋贺兰真人隐居于此,因以得名。”民国30年(1941年)黄希文等纂修的《增修磁县县志》又复引了上述文字。

岳飞踏破贺兰山缺的贺兰山在哪里(知乎峰峰岳飞词中的)(3)

贺兰山以其地处州西北,原名西山。宋真宗信教笃诚,于景德二年(1005年)将西山易名为“贺兰山”,牤牛河易名为“贺兰河”, 同时还将河北岸的两个村庄命名为东贺兰村和西贺兰村。比岳飞诞生时间崇宁二年(1103年)早98年,从军时间宣和四年(1122年)早117年,岳飞以此山入词,自然也顺理成章。

宋代以京师开封为中心,官道向四周辐射。峰峰贺兰山一带当河南、河北的交通要冲,为豫省门户。宋金交战时,磁州东至黄河130华里,西至太行70华里,西部诸县崇山峻岭,不利农业;东面诸县黄河为害,地瘠民贫,均不宜屯驻重兵,故宋时磁州与相州成为黄河北岸的军事要地,此地就古时战争地理形势来说相当有利。

岳飞踏破贺兰山缺的贺兰山在哪里(知乎峰峰岳飞词中的)(4)

古磁州的山均在城西、西北、西南方向。城西百里有香炉山,60里处有山势奇险的脱甲岭、白土山,40里处有神麇山,30里处有马头山。西北40里处连接太行的鼓山,又名滏山,滏口陉为大行八陉的第四陉,山岭高峻,极为险要;西北30里处有蜿蜒起伏的贺兰山。西南15里处有牛尾岗。这里有滏阳河,有漳河,有贺兰河。沟渠纵横,池沼众多,山被林木,池多芦荷,原野平衍,物阜民丰。关险山河利于据以防守,物阜民丰利于重兵屯驻,原野平衍利于车马驰驱,官道要冲为兵家必争之地,因而贺兰山一带又为著名的古战场,磁州与相州一带自春秋战国到宋之前,历史记载著名的战争有70余次。战国时,赵简子于此筑城以敌强秦,震慑燕、齐、韩、魏。赵武灵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02年),进行军事改革,改穿胡服,就在贺兰山一带练习骑射后灭中山,林胡和娄烦,成为“七雄”之一。隋朝末年,河北农民起义军首领窦建德拥兵10余万,自称夏王。大业年间,与隋沧州刺史窦宗相持末决,移军大战于苍嵬山。窦宗寡不敌众,愤而解甲,立逝于脱甲岭。到了宋代,贺兰山一带成为宋金交兵战场。这一道贺兰山,虽然海拔不足二百米,却当年横亘在宋金交兵处,俨然一道天然屏障,不是城墙,胜似城墙。许多专家学者经过考察,证实贺兰山所在位置是宋代京师开封的南北官道、交通要冲。靖康之难,金兵渡河围开封,便是循此路行进的,所渡之河是先漳河后黄河。著名抗金将领宗泽就奉命驻守磁州。成为河北坚持抗金最久、陷落最晚的英雄城市之一。

岳飞踏破贺兰山缺的贺兰山在哪里(知乎峰峰岳飞词中的)(5)

在南宋抗金诸将领中,岳飞最早认识到贺兰山所在的河北一带的重要战略地位。岳飞是相州汤阴人,从戎之初,曾先后6次经磁州这条南北官道,往返通过贺兰山。第一次是宣和四年(1122年),年方20岁的岳飞由汤阴经贺兰山,渡贺兰河,前去真定从戎;第二次是受命剿除相州数千拦劫客商的土匪,由真定出发,南渡贺兰河,越过贺兰山,进入相州境内剿匪;第三次是在完成剿匪任务后,循原道返回真定;第四次仍在同年,岳飞得知父亲岳和去世的消息后,经贺兰山回家中料理丧事;第五次是在宣和六年(1124年),经磁州南北官道二次从戎;第六次是靖康元年(1126午)六月,年方24岁的岳飞破榆次县金军有功,补进义副尉,循原道返回相州。《磁州志》记载:“岳城在县西南55里。宋建炎初年,岳武穆曾驻兵于此”。村北原有岳飞驻兵的遗址,人称“岳飞寨”。磁县的东、西、小候召三个村就是以岳家军曾在此等候朝廷圣旨而得名。专家认为,“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之句,不仅表明了岳飞的战略部署,而且也表明他对贺兰山的地理位置非常熟悉并极为重视,以此山入词既属情理之中,又顺理成章。

岳飞踏破贺兰山缺的贺兰山在哪里(知乎峰峰岳飞词中的)(6)

峰峰贺兰山与岳飞及其军事生涯有着密切关系。为了抗击金兵,岳飞在这一带战斗了6年。还有说峰峰矿区北响堂寺,放设岳飞石雕像一尊,考察几次均没有结果。

岳飞踏破贺兰山缺的贺兰山在哪里(知乎峰峰岳飞词中的)(7)

绍兴九年(1139)岳飞上表反对议和,次年大败兀术于河南,收复郑州、洛阳等地,但不久被朝廷召回临安。《满江红》属此时所作。词人回忆自己驾长车,指挥千军万马,在磁州贺兰山一带纵横驰骋,收复失地与金抗衡的风火岁月,感到壮志未酬,壮怀激烈,抒发抱负。词中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之句,不仅表明了岳飞的战略部署,而且也表明他对贺兰山的地理位置非常熟悉和重视,以此山入词既在情理之中,又顺理成章。就“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耳”的地点而言,金兵的前线统帅部就在离朱仙镇不远的地方,而贺兰山则是其直捣金军老巢的必经之地。也就是说,从河南到欲捣黄龙府的吉林去,再绕道到几千公里外蒙宁交界地的贺兰山实属无可能。宁夏贺兰山当时属于西夏王朝,不仅远在大西北,且与当时战事无关,所以广为传诵的岳飞《满江红》中的“贺兰山”应为峰峰境内的贺兰山。

岳飞踏破贺兰山缺的贺兰山在哪里(知乎峰峰岳飞词中的)(8)

岳飞踏破贺兰山缺的贺兰山在哪里(知乎峰峰岳飞词中的)(9)

岳飞踏破贺兰山缺的贺兰山在哪里(知乎峰峰岳飞词中的)(10)

贺兰山一带的人民,至今保留了许多岳飞军事活动的遗迹,如“讲道沟”、“岳飞寨”等,当地群众曾不准演唱《三绞岳飞》《风波亭》等戏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