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词永遇乐(永遇乐苏轼)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

苏东坡词永遇乐(永遇乐苏轼)(1)

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苏东坡词永遇乐(永遇乐苏轼)(2)

词解——

诗人夜宿燕子楼,看到燕子楼小园无限清幽的夜景:明亮的月光皎洁如霜,舒爽的秋风清凉如水,曲港里鱼儿跳出水面,晶莹的露水在圆荷上滚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这美丽的夜景没有人看见,为什么独独诗人会在小园里徘徊呢?原来深夜沉静,只远远传来三更的鼓声,静得连落叶的声音也清晰可闻,竟好像是金石铿然之声,将诗人从睡梦中惊醒。夜色茫茫,梦中的景象无处追寻,诗人怅然若失,因此起身行遍小园,来排遣心中的怅惘之情。

苏东坡词永遇乐(永遇乐苏轼)(3)

诗人登上燕子楼遥望远方,不禁产生了身世之悲。多年来贬官他乡,诗人已对仕途感到疲倦,他想回到家乡归隐田园,可是欲归无期,怎不牵动他去国怀乡的茫茫愁思啊!然而,他满腔的愁情又能向何人诉说呢?燕子楼已经人去楼空,当年居住其中的佳人已不复存在,只有双双燕子在楼檐上安家落户。古今人世变迁,让诗人心生感慨:世事如梦,今人的欢乐哀愁还与古人一样,人们生活集中何曾梦醒?他忽然想到,将来后人见到黄楼夜景时,大概也会为他浩叹,就像他今日见燕子楼而凭吊盼盼一样,诗人悟得人生如梦,便变得超旷放达,宠辱不惊,摆脱了个人的失意与愁绪,获得了心灵的解脱。

苏东坡词永遇乐(永遇乐苏轼)(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