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没大没小的为什么)

孩子是天生的提问高手。提问是他们对万物纯粹的好奇心,是他们探索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那些看似简单幼稚的提问,有的直击生命本质,有的甚至是哲学家们终其一生都在思考的人生命题。获得怎样的回答,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如何看待这个世界。

《没大没小的为什么》书中,作者用孩子也能读懂的语言,回答孩子关于自我、社会、万物的26个哲学之问。

从“我是谁”这样的自我之惑,到“什么是好朋友”的社会之问,再到“过去的时间都去哪了”这样的飘渺概念……

那些没大没小的“为什么”,作者和孩子一起追问、探讨、对话,做一点哲学练习,开始一点怀疑的精神,引导孩子独立且开放地思考世界。

到底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没大没小的为什么)(1)

到底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没大没小的为什么)(2)

哲学启蒙,本质上是帮助孩子学习从多种角度看待问题

孩子提的很多问题,就带有哲学色彩,孩子在追寻答案的过程,就是在做哲学思考的练习。

这书里的每一小节,是一个问题,以及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观点讨论,比如我是谁,我可以说谎吗,为什么有男孩和女,我可以不听话吗,美的东西为什么美,什么是什么都没有……

而我们一般都是怎么回答孩子的呢?随口答一个自己的想法,又或者和孩子一起找寻他人的答案?

其实真正细究下来,我们会发现答案都没那么简单。

书里作者则给出了许多让人眼前一亮的思考观点,引导我们往更多角度去发散。

举个例子,我可以说谎吗这一章节里提到,好朋友送给我一件生日礼物,可我并不需要它,我该告诉他自己不需要,还是撒一个善意的谎言说自己喜欢呢?

作为一位自以为还算懂点人情世故的人,我可能不假思索就选择善意的谎言,而且我确实也这么教孩子的,过年时来拜访的亲友都给我家4岁的孩子啾啾送玩具,我偷偷告诉啾啾,要记得跟长辈们说喜欢,哪怕实际并不喜欢,也要说喜欢,因为这是感恩他们心意的做法。

但书里提醒我们,再细想一下,善意的谎言能给对方带来真正的益处吗,他若知道了真相,是会体恤我的善意,还是会产生不信任呢?

文中有很多这样有趣又精彩的观点,让我们可以跟着它的指引,和孩子一起进行多角度的讨论,而讨论本身,就是一场关于哲学问题的练习,就是在帮助孩子学着从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

到底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没大没小的为什么)(3)

到底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没大没小的为什么)(4)

探讨孩子关心的问题,激发孩子阅读兴趣

《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里的哲学主题,除了来自经典哲学问题,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孩子的直接提问,这些都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关心的问题。

因此,一打开书本,孩子们马上会被吸引。

比如,在“我为什么必须上学”这一孩子关心的问题主题下,王歌告诉孩子们:

“学校”在古希腊语中是“闲暇”的意思,因为在很早的时候只有有闲暇的人才能上学。

在古代,学习是特权,学习能够带来平等。当今社会,每个孩子都要上学,是前人经过努力为我们争取来的权益。

同时,她还告诉孩子们,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一技之长,可以帮助我们谋生。而终生学习,会决定我们是“谁”。

这是不是就解决了孩子在某个不想上学、带着起床气的早上提出的刁钻问题了呢?

为了让孩子更易读懂,王歌还在《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以大量经典哲思绘本为切入点,展开哲学问题探讨。

全书共提到了25本经典绘本,王歌把绘本故事融入哲思探讨中,让人感到妙趣横生。

在”为什么爸爸妈妈要去工作?”

这一主题下,王歌讲述了绘本《森林大熊》中的大熊因为环境改变,被人类定义为“不是熊”,于是它被迫像人一样,穿上工服,打卡上班,日复一日地站在巨大的机器前工作,忘记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和本来的样子。

直到深秋到来,他冬眠犯困,被赶出了工厂,他才惊觉自己是头熊。

从这个好笑中带着点悲伤的故事中,王歌引发问题:

“爸爸妈妈在忙碌的工作中,有没有像那头大熊一样,忘记了什么最重要的东西?”

由此进一步引导孩子们思考:

劳动到底让人们成为人,人群中的人,自由的人,还是把人转化成零部件呢?

《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还讲到了好几部经典科幻、哲思电影,如《月球》、《银翼杀手2049》、《寻梦环游记》等,家长们可以去网络上搜一搜,有时间的时候带着孩子们一起观看,共同思考、探讨。

到底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没大没小的为什么)(5)

到底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没大没小的为什么)(6)

家长跟孩子之间形成讨论的习惯

家长要随时随地准备着,在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做发散思考以及思维锻炼。

关于形成讨论的习惯,我们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针对性地设置讨论计划,比如提到书中某一个问题,如果是科普的问题,那肯定是存在一个比较正确的答案。

但在这个答案以外,亲子之间可以针对此问题进行思维的发散,并给出一些思考与讨论的角度,这样亲子关系也会更加亲密。

这些都是《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书中带来的启发启示,我们父母们需要用心地对待孩子。

未来的教育将会是更加的个性化,多元化,智能化。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需要教育引导孩子面向未来,以培养有独立思想的人为最终目标。

作为父母,我们就在这些一个个的追问中形成了孩子的哲学启蒙,让孩子学会并具备,对事物本质的客观全面地分析能力,。

这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才能生存的时代,如何提高自己的生存力、如何培养成长型思维、如何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都能在《没大没小的为什么:给孩子的哲学启蒙课》找到答案。

到底如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没大没小的为什么)(7)

书里的多个章节末尾,大小朋友练习时间部分,也都拓展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它们可能没有答案,又或者它们的答案是五花八门的。

不管如何,正如作者所写:

鼓励孩子们提问,提真正的问题,和孩子们一起提问。

提问、思考、讨论的过程,也许才是意义所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