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台蒋恺(燕云台作者蒋胜男专访)

【百道编按】蒋胜男是国内著名的编剧,她创作过《芈月传》《凤霸九天》《铁血胭脂》等作品。近来,她的以辽国太后萧燕燕为主角的长篇历史言情小说《燕云台》即将搬上荧屏,展开以女性政治家的一生为主线的“大女主”故事。她擅长以女性的角度,从历史的多个维度创作反映历史群像的系列小说,写作过程中,她经常代入自己的情感,将自己当柴烧,烧到100度,烧到极致。

燕云台蒋恺(燕云台作者蒋胜男专访)(1)

蒋胜男

继表现秦宣太后历史的《芈月传》之后,富有历史感和现实感的网络作家蒋胜男又创作了以辽国太后萧燕燕为主角的长篇历史言情小说《燕云台》。今年,《燕云台》入选了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央视联合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好书”。由唐嫣、窦骁、佘诗曼等人主演,蒋胜男担任编剧的《燕云台》电视剧也即将在近期播出。

燕云台蒋恺(燕云台作者蒋胜男专访)(2)

《燕云台(全四册2020版)》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作者:蒋胜男

出版时间:2020年04月

和《芈月传》一样,《燕云台》也是一部以女性政治家的一生为主线的“大女主”故事——

辽国共历九帝,享国二百一十年,皇后世世代代出自萧家。契丹立国初年政权动荡,出身后族的三姐妹分别嫁入皇族三支,为了各自爱人的江山和政治理想,她们被迫挥戈相向。萧燕燕出身后族,本倾心青梅竹马的汉人韩德让,却偏偏被皇子耶律贤看中。一场政变,皇子耶律贤继位,同时,迎贵妃萧燕燕入宫。萧燕燕入宫之后,辽景宗耶律贤教会了她怎么运用权术去统治一个国家,贤臣韩德让帮助她成为一代明主英后。萧燕燕积极推行汉制,并为宋辽之间奠定了长达120年的和平。契丹在萧燕燕的统治下,从中兴走向盛世。

蒋胜男的“宋辽夏”系列三部曲包括长篇历史小说《凤霸九天》(宋)、《燕云台》(辽)和《铁血胭脂》(夏),这一系列的历史小说不仅仅从女性角度,也是站在历史的多个角度描写历史故事。在创作这样反映历史群像的系列小说,蒋胜男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抱有怎样的思考?百道网专访了蒋胜男,让她亲口给予我们问题的答案。

通过“大女主”开拓女性历史表达的空间

《芈月传》和《燕云台》都是以女性政治家的一生为主线,囊括当时时代最大变革和冲突的历史故事。蒋胜男通过塑造《芈月传》中的秦宣太后芈月、《凤霸九天》中的北宋太后刘娥、《铁血胭脂》中的西夏没藏太后这些敢爱、敢恨、敢做、敢为的女性历史人物形象,实现了她心中的多部“大女主”题材作品。

“大女主”们的人生经历是大女主戏的内核,她们的人生伴随着阵痛的成长,用无与伦比的勇气和坚强去超越自己。在蒋胜男眼中,人应该有鲲鹏之心,不能只做燕雀,眼睛只看到屋檐下的生活,而终究是要飞到宫墙之外去经历风雨的。这一点是蒋胜男作品中一贯融入的现代意识,即所有时代的女性都应该有一个人直面风雨和独立存于世的心态。

芈月和萧燕燕身上均具有不弱于男性的心气和“舍我其谁”的自信。时时、处处都在挑战“女性不能做”的秩序与成见这一偏见,是她们超越一般女人的魅力所在,也是女性政治家必备的素质。蒋胜男的创作初衷和她作品中推崇的,也正是这种自我的坚持与奋斗的精神,以及平等、独立人格的呈现。

说到为什么要通过一个“大女主”来写一段历史故事,蒋胜男告诉百道网,这是因为这个女主角可以承载那个时代转折变迁的最大故事量,成为那一艘将浩瀚的历史长河引渡到人们眼前的小船,载着时代与故事向前走。也因为有了这个个体的爱恨情仇,读者才愿意去耐下心来,关心那个离此时此刻很遥远的时代。她最终的目的,还是引起更多人对历史的好奇,在人物身上找到生活的共鸣。

在选题角度上,蒋胜男偏爱包括历史评论、历史小说在内的历史题材。在阅读这些历史题材的时候,她发现有些历史小说写得很好看,但基本上都只是从男性视角去写,几乎没有人以女性视角去更全面的看历史、写历史。于是完全符合她自己心意的历史书找不到了,若非要一本的话,只剩下一条途径——自己写。”我希望能通过我笔下的女性人物,开拓女性历史表达的空间。”蒋胜男说道。

女性作家更容易从女性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写故事,但蒋胜男并不拘泥于女性书写,她对于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创建和塑造,是聚焦其作为人的最基本的情感表达。例如除历史小说外,在2007年蒋胜男还写了一部关于中国历史上执政太后系列的《女人天下——中国历史上的执政太后》,书中一共描写到了十位太后,目的就是去填补目前女性视角看历史的空白点。

《燕云台》以小见大,以史为鉴

《燕云台》这本书并不是蒋胜男一气呵成的。在写了开头10万字左右时,她发现自己在写作中还夹杂着创作《芈月传》时文中所带的诗经、楚辞的感觉,把故事写得过于文雅,失去了辽国的草原奔放气质。为了让自己对北方草原民族的脉搏感受更深,她亲自探访了内蒙古赤峰的辽上京遗址。

“我觉得创作既不要重复别人,也不要重复自己。写先秦要有先秦的质感,楚国有楚国的质感,写北方民族就要从它的衣食住行中找到那种质感。”蒋胜男表示。她先后来到辽祖陵祖州、巴林左旗义昌隆笤帚加工厂、辽真寂之寺和召庙景区、辽上京遗址及2020年辽上京考古发掘现场、辽上京博物馆及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区、契丹博物馆等地。在这趟旅途过后,她废弃了之前写完的10万字,重新开始《燕云台》的创作。

《燕云台》讲的是曾在辽景宗和辽圣宗两朝摄政的辽代女女政治家萧燕燕的故事。小说有两条线索:一是萧家三姐妹的爱情故事,其中以萧燕燕和名将汉臣韩德让的感情纠葛为重心;二是辽国宫廷内外的政治斗争,其中展现了辽国从耶律阿保机到辽圣宗这一时代,辽国上层贵族和汉族精英共同推进辽国汉化的过程。

实际上,在准备写辽国故事时,蒋胜男曾经犹豫过选择哪一位“大女主”来作为主角,例如她考虑过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妻子述律平太后、辽世宗耶律阮的妻子甄皇后,以及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萧观音。最后,在述律太后和萧燕燕之间做最终选择的时候,蒋胜男考虑到萧燕燕彻底完成了辽国推行汉制的工作,并且结束了宋辽战争,为宋辽之间奠定了长达120年的和平——这是一个时代的大选择,因此将萧燕燕定为主角。

故事中,萧燕燕的丈夫和他两个姐姐的丈夫不死不休地争夺皇位,最后两个姐姐的丈夫均死于此,这体现了硝烟的残酷无情。同时,萧燕燕三姐妹的感情在紧张的政治局势下依然动人。蒋胜男透露,在《燕云台》中最让她感同身受的就是草原三姐妹之间的情感,因为她自己在家也是三姐妹中的小幺,因此在写道姐妹情的细节之处时,她把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都放进了故事中。

在《燕云台》中,我们可以看到姐妹间的亲情,也可以看清不同的政治主张、政治立场和政治走向,以及在这一洪流中每个人的不同抉择。“我们的社会虽然整体在不断进步,社会制度、社会文化已经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但是我们每一个人对事物判断的逻辑性、规律性跟1000年以前的人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燕云台》的人物也是我们不同的自己,可以让我们以史为鉴。”蒋胜男表示。

“宋辽夏”三部曲——一面反射历史群像的镜子

蒋胜男的“宋辽夏”系列三部曲,不仅仅从女性角度,也是站在历史的多个角度描写历史故事,用以辽的视角去看宋、夏,以宋的视角去看辽、夏,以夏的视角去看宋、辽这样三种不同的角度看同一时期发生的事情。这些作品里,并没有宣扬“战胜国正确,战败国错误”这种历史的狭隘定义,而是通过多元化的视角去对待一段三国共存的历史局面。

谈到这一系列的创作体会,蒋胜男谈道:“在创作过程中,当我走进这段历史,贴近这段历史,才知道原来所有人的困惑和共鸣,不是只有一个人体会过。历史就像一面镜子,能够照出人类曾经所有的困惑、痛苦。这些情感是共通的,是能够超越历史,映照当下的。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并不孤独。”

下一部即将出版的“宋辽夏”系列作品,是以女性政治家西夏没藏太后为主角的《铁血胭脂—西夏开国的血腥与欲孽》。蒋胜男认为历史小说应该是代入式、体验式的,只有把自己投入那一段历史,像他们一样挣扎,无所适从,毫无经验地面对着发生的一切,体验他们的困顿和探索,才能够明白他们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因此,她在创作的时候全情投入,写作风格和生活方式相互影响。

但是蒋胜男也指出,这种情感代入式的写作方法是一柄双刃剑。她正在写的《铁血胭脂》中,主人公西夏太后没藏胭脂是个情感燃烧至极致的女子,而她挚爱的男人西夏王元昊,则是如魔鬼般冷酷铁血的政治家……这个情感狂野奔放的故事写到一半,蒋胜男突然被困住了,不仅没有办法写下去,而且开始大把大把掉头发。她不得不暂时停下来,把自己从故事中抽离出来,尝试先调理身体。

“那个时候我的精神已经被故事透支了。我觉得写作有时候是这样子:在写一个故事的时候,会被这个故事控制,停不下来。作者必须要把自己当柴烧,烧到100度,烧到极致,否则水烧不开。一直停留在80度,不温不火的,没什么意思。我经常写完一部大的作品,就会大病一场,因为柴烧过头了,透支了。”蒋胜男说道。

蒋胜男表示,有了《铁血胭脂》的写作经历后,有时她会对这种对身体和精神的消耗有点怕,然而试图调整的结果是很难做到两全,因为不“烧”透,情感没办法推到极致。后来,她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写一个情感大起大伏的故事同时,再开一篇轻松的文章写写,这样适时地让自己切换一下频道,感觉似乎会好一点。

作为亲身经历改革开放的一代,比起大一统之下的权利内斗,蒋胜男更想看到另一种历史小说,即描述和回答“在大变局面前身处其中的人会怎么想”,“在当时的环境里会怎么选择”,“站在历史和命运的十字路口要怎样作出正确的选择,找到属于民族和属于个体的出路”等问题的小说。在蒋胜男心中,她一直对于在我们这个地球村的环境下,人们如何在不同的文化思维传统下互相理解,选择共赢这一问题抱有深厚的兴趣。

对于宋、辽、夏这种三朝并立的时代,有很多的空白可以填补,时代本身的冲突与融合又能够让人思考这其中的抉择,学习古人的智慧与思维模式。因此,时代就是一面很好的镜子,可以照见彼此,也能够透过历史的尘埃让生活在此刻的人整饬衣冠。

“我希望这面镜子不只是冰凉的反射,更能拥有温情的光泽,亦能从各个角度,反射出历史的群像。”蒋胜男说。

(责编:肖歌;编助:瑞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