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

在科技与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

不少地方的民俗习惯正慢慢淡化

但是,仍有许多乡村人坚守文明传统

秉持和追求着那份仪式感

以守护自己从小到大的“乡村记忆

今天,农业君带大家走进广东各乡镇

感受各类风格独特

或温馨或震撼的民俗活动

感受乡村人对文化的传承与守护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1)

赛农艇、赛龙舟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2)

▲珠海市斗门区:《乡村农艇赛》。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3)

▲佛山市南海区叠滘水乡:《龙船漂移》。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4)

▲江门市台山市海宴镇仑定村:《齐心合力》。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2011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东莞龙舟月,是东莞影响面最广、参加人数最多的传统文化活动。东莞人赛龙舟,不是一两天,而是一个月,故称龙舟月。龙舟月的主要活动是龙舟竞渡。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一开始,东莞就开始为期一个月的龙舟竞渡,东莞市水乡片区及东江沿岸地区各镇(街),根据当地潮汐大小,定出本村龙舟景观的日子。设标的称竞渡,即比赛;不设标的叫趁景。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5)

▲“东江潮涌 共享非遗”2021年东莞龙舟月暨万江龙舟文化节启动仪式现场,相关人员进行龙舟点睛。

舞狮、舞马鹿、扇舞、鹤舞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6)

▲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鹤舞表演》 。

三灶鹤舞流传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其表演道具白鹤,鹤头用木头雕刻,鹤身用竹篾编织,羽毛从前用竹叶,后用白纸糊制,鹤脖子用纱帐制成,里面用一根细竹竿支撑并供舞者操作,不见翅膀和脚,造型只求神似,整件道具俗称“鹤衣”。

三灶镇村民往往在大年初一至元宵节期间举行舞白鹤、唱鹤歌的贺年活动,村中晚辈向同族长辈送上一张红帖,敬告仙鹤降临,祝福老人健康长寿。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7)

▲珠海市金湾区:《舞狮》。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8)

▲佛山市南海区南庄镇上元村:《中秋节舞狮》。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9)

▲韶关市乐昌市秀水镇舟山村:《问狮》。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10)

▲清远连州市西岸镇东田村:《舞马鹿》。

舞马鹿是粤北山区连州市西岸镇特有的民间舞蹈,传说已有150多年历史。舞马鹿原称打马鹿,其模拟的是身带弓箭长矛的猎人,寻找、追逐以至最后把鹿打死的情景,展现了山里人的狩猎生活。

由于鹿生性温顺可爱,民间认为金鹿象征福寿,打马鹿逐渐演变成具有象征意义的舞马鹿,且多在农历新年贺新春期间表演。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11)

▲清远连州市东陂镇前江村:《扇舞乡情》。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12)

▲揭阳市普宁流沙镇南山村:《气吞山河》。

过年例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13)

▲湛江市麻章区:《乡村过年例》。

年例是粤西鉴江、罗江流域村落中集敬神、祭祀、祈祷、欢庆、宴客为一体的民俗活动。

“游地界”和“摆宗台”是年例活动中最隆重的环节。年例期间,各家各户招待宾朋“吃年例”,主人家早晚不停,宾客随到随吃。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14)

乡宴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15)

▲韶关市乐昌市秀水镇舟山村:《乡宴》。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16)

▲清远英德市水边镇罗屋村:《新村年饭》。

烧火龙、跳火堆祈福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17)

▲梅州市丰顺(县)埔寨镇埔寨村:《烧火龙》。

丰顺埔寨火龙是广东梅州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由烧火树(烧烟架)、烧禹门(鲤鱼跳龙门)、烧火龙三项组成,至今有300年历史。

客家民众每年都会在元宵节自发组织模仿“火龙下凡,巡游村寨”的活动。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18)

▲揭阳普宁市占陇镇溪东村:《跳火堆祈福》。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19)

▲梅州大埔县花萼楼:《花萼楼祈福》。

庙会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20)

▲佛山祖庙庙会:《北帝诞庙会》。

佛山祖庙庙会是流行于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民间信仰活动,其中三月初三北帝诞是一年祭祀活动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仪式。

清代以前,在遍布广东各地的真武庙中,佛山祖庙以“历岁久远”且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成为“诸庙之首”。佛山祖庙很早就形成了乡耆、士绅来祖庙议事的“庙议”,是一个集政权、族权、神权为一体的著名庙宇。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21)

▲江门市潮连镇坦边村:《潮连庙会》。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22)

▲云浮市罗定市满塘镇:《振兴庙会》。

贺灯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23)

▲揭阳市普宁县大长陇村:《长陇贺灯闹元宵》。

“贺灯”是大长陇村自古相沿的传统民俗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十五两天,夜幕降临时,大长陇灯火辉煌,映照如白昼,村人手持灯笼,参与游灯。

因在游灯过程,人们高呼“老爷保贺”等语,故称“贺灯”。每年参加者达万人,场面极为壮观。

瑶族盘王节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24)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25)

▲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瑶族盘王节》。

瑶族盘王节源自农历十月十六的盘王节歌会。每逢这天,瑶民便汇聚一起,载歌载舞,纪念盘王,并逐渐发展为盘王节。

今天的盘王节已逐步发展为庆祝丰收的联谊会。青年男女则借此机会以歌道情,寻觅佳偶。瑶族盘王节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英歌舞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26)

▲汕头市潮南成田镇西岐乡:《潮南英歌舞》。

英歌舞是汉族独具特色的男子群体舞。潮南英歌舞与潮阳英歌同源异流,是古代傩文化的延续。

潮南英歌融汇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运用潮汕快板英歌对打套式,舞姿刚劲雄浑、粗犷奔放,极具阳刚之气。现主要流行于汕头市潮阳区各乡镇,以西岐乡为代表。

“出花园”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27)

▲潮汕地区:《特殊成人礼》。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民众人生礼仪习俗的重要活动之一,是当地人由少年进入青年、由家庭进入社会的“成年礼”。在当地,孩子无论男女,家庭不分贫富,到十五岁的七夕节必须举行“出花园”的仪式。

这一天,孩子须整天躲在屋子里,先用温水沐浴,寓意洗去孩子气,然后举行“拜床神”仪式,以祈求“公婆”保佑,并宴请亲朋,让孩子坐上大位,象征孩子已长大,成为家中栋梁。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28)

菊花会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29)

▲中山市小榄镇:《菊花会》。

小榄菊花会源于中山市小榄镇。历史上每逢菊花盛开时,小榄人会将菊艺摆设在一起评比高下,曰“菊试”,后发展为菊花会。

菊花会会期数天至十数天不定,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赏菊、赛菊、吟菊、画菊、尝菊、水上飘色、菊花戏等。小榄菊花会以花为媒,以菊会友,构成了独具一格的民间传统综合性花会,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你还参加过或听过哪些农村传统习俗?

也欢迎大家来评论区留言

让农业君一起长长见识~

贺州盘王节(舞马鹿烧火龙盘王节)(30)

来源:广东省文化馆 、南方+、腾讯网、羊城派等

编辑:付慧英、蔡少颖、张瑞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