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说如果喜欢一个人超过4个月(执着于找理想型伴侣的人)

许久不露面的影帝梁朝伟又上热搜了。

原因是被人扒出来一个很久远的视频,视频里梁朝伟和刘嘉玲一起接受主持人采访。

主持人问梁朝伟:“你的理想型是什么?”

梁朝伟说:“那当然是贤妻良母型的,天天在家洗衣做饭。

我这个人有点大男子主义,我很害怕那种女强人的,最好就是我一个眼神,她就乖乖去把衣服洗了。”

梁朝伟在接受这段采访时,刘嘉玲就在旁边听着,脸上露出不失礼貌的微笑,但不知为什么,总让人感觉她在翻白眼。

后来又被人扒出一段视频,是刘嘉玲在吐槽大会上的一个段子,说地球人都知道她爱打麻将,每次自己跟朋友在家里打麻将时,梁朝伟就给大家端茶倒水,还自己开车去给他们买宵夜。

而还有一段视频,梁朝伟自己说的一段话,也印证了到底谁才是“一家之主”。

他说家里拖地、打扫基本都是他在干,因为“他喜欢拖地、打扫”,还边哭边拖地……

梁朝伟和刘嘉玲的组合,谁强势谁弱势一目了然,大家也都当个段子调侃,但梁朝伟的理想型原来完全不是刘嘉玲这种类型,着实让人没想到。

梁朝伟以实例劝诫大家:不要太早定下理想型,不然打脸的是自己。

我们身边也经常有这样的例子,那个信誓旦旦要找个高富帅的闺蜜,结果找了个普信男。那个坚定地宣称只喜欢软妹子的兄弟,最后找了个女汉子。

我们的理想型怎么总是与现实中找的伴侣完全不一样?

为什么我们总是会打自己的脸,做出这种前后不一的行为?

我们到底还要不要照着理想型找对象?

心理学说如果喜欢一个人超过4个月(执着于找理想型伴侣的人)(1)

01

理想型出自头脑,与现实往往有落差

我们的理想型,一般是怎么产生的呢?

有的是从书本上、影视作品里看到的,那样完美无缺、好看养眼又无微不至的伴侣,任谁看了都会被迷惑。

但我们要知道的是,书本和影视作品都是高度浓缩和美化的虚拟作品,里面的角色融入了作者的理想和想象。

那样的人,几乎没有缺点,各方面都完美无缺,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

还有一些人,他们的理想型来自家庭的教育。

父母如果总是在他们身边念叨:人应该上进、聪明,他们就会更加喜欢上进、聪明的人。

如果父母总是说人应该勤劳,他们就更喜欢勤劳的人。

我有个闺蜜,她的理想型就是学霸,她从小就特别迷恋学霸,也与几个学霸谈过恋爱,却无一例外,都没能走到最后。

她从小调皮捣蛋,不爱学习,父母整天张口闭口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习真好,真给父母长脸,可比她强多了,让她对学霸有了许多向往和倾慕。

而真正像影视作品里,颜值高、学习好、还贴心浪漫的学霸又有几个呢?

交往之后她才发现,原来相当多的学霸颜值和衣品上就差了点,毕竟要花时间精力在学习上,对打扮就不会那么上心。

还有的学霸,虽然成绩很好,情商却不高,胜负欲极强,说话很直男,而这些是她之前完全没有想到过的。

当理想照进现实之后,她才深刻体会到理想有多丰满,现实有多骨感。

学霸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香,而一些不怎么爱读书的,上学时成绩不太好的男生反而很有趣。

我们常常说,人的特点是有双面性的。

当一个人有了这方面的优点时,就会有对应的另一个缺点,所以完美无缺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

一个事业心极强的男人,很可能没时间没精力、陪女朋友,一个体贴入微的男人,很可能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单纯和专一……

而我们的理想型,却建立在只看到这个人的优点上,这在经过了艺术加工的影视作品里是有可能存在的,可却经不起现实的打磨和检验。

心理学说如果喜欢一个人超过4个月(执着于找理想型伴侣的人)(2)

02

理想型真的得到了,就不再理想

有句话说,得不到的才是最好,很贴切地形容了人性。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沉迷于有一个遥不可及、高不可攀的理想型在那里远远地望着,这种求之不得的感觉更加让人痴迷,而得到了,很可能就不再是心中理想了。

《甄嬛传》中,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心中的理想型是纯元皇后:单纯、善良、无私,有着最炙热的情感,他后来相中甄嬛,只是因为甄嬛像纯元。

可很多明眼人指出,皇帝之所以挚爱纯元,只是因为纯元已经去世,她已经成了一个符号,一个想象,自然在皇帝眼中全都是美好。

如果她还活着,可能也无法与皇帝相爱一生。

得不到的理想型,我们会将所有最美好的品质放在他身上。

就像很多人喜欢明星,见到美男明星就喊老公,将最好的词语都用来形容这个明星。

可如果真正和这个明星一起生活,会看到他卸了妆的样子,看到他发脾气的样子,看到他邋遢不修边幅的样子,甚至看到他脆弱无助,或蛮不讲理的样子……

到那时,他还会是理想型吗?

人的心情也会不可避免地改变,会失望,会遗憾,甚至不再珍惜,觉得此人也不过如此。

“人间理想”之所以诱人,就是在于那点“得不到”的魅力。

张爱玲对此有非常精确的描写: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心理学说如果喜欢一个人超过4个月(执着于找理想型伴侣的人)(3)

03

相处愉快,比什么理想型都重要

既然理想型这么不靠谱,那我们找对象时按照什么标准去找呢?

很简单,根据和这个人在一起的感受来判断。

一个人再让你怦然心动,完完全全是你的理想型,可是跟他在一起,你总是焦虑、忧愁、自卑、充满了不开心……不要犹豫,赶紧撤!

人是用来相处的,不是用来挂着欣赏的,相处愉快比什么都重要。

再来看梁朝伟和刘嘉玲的关系,虽然梁朝伟嘴上口口声声喜欢弱势的、听话顺从的女人,可他却找了公认的大女人刘嘉玲。

表面上看,梁朝伟嘴上向往的是自己一个眼神,对方就把饭煮好,把地扫干净的生活。但现实完全不一样,自己才是那个默默搞卫生的人,但实际上他与刘嘉玲的生活十分惬意。

身为社交牛逼症的刘嘉玲,把需要与外人交际、打交道的事儿全权包揽,大事小事一人搞定,完全不需要梁朝伟操心。

梁朝伟则可以处在自己最舒服的状态里,不开心就撂下一切、什么都不管,一个人去巴黎喂鸽子;

不想交际就不交际,继续保持着自己作为一个顶级演员的敏感和脆弱。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梁朝伟真的和一个柔弱、顺从的软妹子结合,他还能这么潇洒自如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被迫要站出来打点一切的他,还能保持演员的高敏感度和脆弱感吗?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见一个人,他与我们的理想型完全不搭,但他让你感觉无比舒适、自在、可以完全做自己,这就是最最理想的理想型啊!

由此可见,“理想型”可以放在心中浅浅的期待,也可以作为“白月光”满足心里的慰藉,但实际生活中我们并非一定要找一个“理想型”。

毕竟,人是变化的,复杂多变的,而不是一些标签、特点的堆砌。

少听从头脑,多听从内心,我们才能真正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

作者 | 止水 疗愈师,拥有中科院心理咨询师资格证,IHNMA 国际催眠师资格证,致力于探索人性的深邃与伟大。

本文的插画,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及个人,未经授权,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