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会不会考小学内容(从小学到初中这一年被称为)

又一年高考离我们渐行渐远,随着高考成绩和录取分数线的出炉,几家欢喜几家愁的场面再次上演,在我们为那些高考状元拍手称赞时,更为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而感到惋惜。

众多家长会格外重视孩子的高中三年,也甚至高中三年将会对高考和未来带来的影响,但是影响高考成绩的分水岭,真的是高中这三年吗?

高考会不会考小学内容(从小学到初中这一年被称为)(1)

小玲的妈妈城市外企高管,在小玲上初中时,妈妈整天忙着工作,小玲的衣食住行乃至教育都交给了姥姥负责,中考成绩不理想的小玲,只能去一所普通高中当末等生。

这时小玲妈妈着急了,开始每天抽出时间负责孩子的教育,高中三年一晃而过,母女俩加上补习班的努力下,小玲最终被一所普通二本大学录取。小玲妈妈感慨:高考后才知道,真正影响学生成绩的“分水岭”,并非高中这三年。

高考会不会考小学内容(从小学到初中这一年被称为)(2)

从小学到初中,这一年被称为“分水岭”

从小学到初中,不同阶段对学生的考验是不同的,家长不能根据自己的认知和能力去判断孩子的接受能力。而分水岭的这一年,在家长看来可能近乎平常,但稍有松懈或将影响高考。

首先,小学一年级主要考验学生从学龄前阶段向小学阶段的过渡,一般来说,学生在幼儿园或者幼小衔接班已经进行过提前过渡,所以只要跟着小学老师走,适应并不会太吃力。

高考会不会考小学内容(从小学到初中这一年被称为)(3)

其次,小学二三四五年级的学习难度逐渐提升,特别是在考试中加入英语之后,学生为了逐步适应,需要更为合理的安排好学习每一门科目的时间,为小升初做好准备。

再次,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一年级的过渡主要是学科数量和学科难度的过渡,这个阶段的学生对初中充满好奇,也会因为梦想、憧憬以及对老师的畏惧而很自觉的去努力。

高考会不会考小学内容(从小学到初中这一年被称为)(4)

最后,学生到了初中二年级,学习对各学科的兴趣兴趣基本养成,对老师的好感度也基本定型,曾经的新环境已经变成了家一样的存在。同时,学生也会开始出现各种各样会影响学习的缺点。

综上所述,初中二年级是影响学生成绩的“分水岭”,那些目标更坚定、更有上进心、更有毅力的学生,更容易跨过这个分水岭一路顺风顺水,而那些被外界诱惑吸引的学生,恐将影响中考。

高考会不会考小学内容(从小学到初中这一年被称为)(5)

同学们要知道,中考之后大家并非都能成为高中生,在普职比例调整后的当下,将会有约为50%的考生进入到中职学校或者辍学,即便是去了普通高中,也会影响高考成绩。

所以学生和家长要格外重视初二这一年,家长要多观察学生的心理和成绩变化,学生遇到问题要及时向老师和家长寻求帮助。但是初三这年就不重要吗?并非如此。

高考会不会考小学内容(从小学到初中这一年被称为)(6)

初三这年也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上了初三后,所需要学习的科目就全了,语数外、物化生、政史地、美音体一样不少,这时候更考查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有方法才有效率。

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学习方法应该如何改变?

小学低年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年龄还小,还不太懂得什么叫“学习方法”,需要在家长的引导和监督下,去逐渐养成自主学习能力,比如:放学后独立完成作业,会主动思考。

高考会不会考小学内容(从小学到初中这一年被称为)(7)

小学高年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了,家长可以对学生多鼓励,帮助学生培养课前预习、课堂记录笔记,课后复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初中做准备。

初中一二年阶段:学生上初中后,好的习惯不见得能坚持,坏的习惯又很容易沾染,所以家长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控力,进而让学生逐渐晚上已有的学习方法。

高考会不会考小学内容(从小学到初中这一年被称为)(8)

初中三年级阶段:学生已经到了青春期,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家长老师之间的分歧也会变得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学习计划和座右铭的用处会变得越来越大。

学生的座右铭和学习计划应该如何制定?

首先,学生的座右铭不需要很多,一两个就行,最好是放在学生一抬眼就能看到的地方。至于座右铭的选择,笔者建议让学生自行选择,这样会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

高考会不会考小学内容(从小学到初中这一年被称为)(9)

其次,学生的学习计划不能照搬全抄,在学习不同学科的时间划分上,尽量考虑到当天和第二天将会学习到的学科,不要因为喜欢一个学科就一只学,更不要放弃不喜欢的学科。

笔者寄语:

各位学生和家长,不要等到高考之后,才知道“分水岭”的重要,也不要只看中“分水岭”这一年。

学生如果想要最终考入理想的大学,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每一年都应该重视,一个阶段出现问题,那后续的阶段就要用加倍的努力才能弥补。

高考会不会考小学内容(从小学到初中这一年被称为)(10)

同时,家长不要忽视自己在学生接受教育过程中应该起到的作用,希望您能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好的融合在一起。

今日话题:你觉得初中生该如何度过这个“分水岭”?

在这里,你能看到有观点、有逻辑的新内容,关注我,我们一起长知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