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粤联网工程(闽粤联网工程全线贯通)

在广东梅州与福建漳州连绵的山岭间,铁塔林立,银线穿梭。7月29日,在闽粤两省交界处的一塔基处,随着最后一根导线上塔架设完毕,闽粤联网线路主体工程全部完成,标志着闽粤联网工程实现全线贯通。

闽粤联网工程(闽粤联网工程全线贯通)(1)

电力输送容量200万千瓦 提升大湾区能源保障能力

闽粤联网工程是国家明确提出的基础设施补短板重点输变电工程,也是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合作的第一个省级电网间互联工程。工程线路全长303公里,输送容量200万千瓦,在福建省内新建1座直流背靠背换流站,通过两回交流500千伏线路,分别接入广东嘉应和福建东林500千伏变电站。

“闽粤联网工程建成后将推进两省电力余缺互济,福建富余电力可送至广东,缓解广东的季节性供电紧张状况。同时,有利于充分发挥福建清洁能源资源储量优势,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能源结构,提高能源保障能力。”广东电网基建部副总经理谢榕昌介绍。

闽粤联网工程(闽粤联网工程全线贯通)(2)

据测算,“十四五”期间,通过闽粤联网,两地季节性送电电力可达50万千瓦至160万千瓦,相当于减少一座大型火电厂的建设。此外,闽粤联网工程还可以增加两省电网的抗风险能力,将有效提高闽粤两地在遭受自然灾害时的紧急支援能力,加快事故后恢复速度。

南方电网公司积极服务“六稳”“六保”大局,全力“固链、补链、强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在广东累计投资超过276亿元。其中,闽粤联网工程总投资32亿元,所涉及产业链长,设备种类多,将拉动原材料、电工装备、用能设备等10余个上下游产业链经济发展,预计将驱动能源装备制造上下游产业链价值约11亿元。

闽粤联网工程(闽粤联网工程全线贯通)(3)

“闽粤联网工程计划于8月13日启动交流系统投产,这将成为两省联网物理通道形成的标志。” 谢榕昌告诉记者,下一步,闽粤联网工程将全面加快换流变电站设备的安装调试施工,计划于今年10月建成投运。

重要技术国产化率100%

据悉,闽粤联网工程(广东段)途经梅州市三个县(区)的11个乡镇,沿线山高林密,其中高山占比高达25%。为守护绿水青山,闽粤联网工程施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的生态保护理念。工程以绿色化为方向,按照“一塔一图一设计”落实全线塔基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措施。同时,项目团队将无人机与激光雷达、三维施工全景再现、AI识别等技术进行融合,不仅有效解决了因工程项目地形复杂、作业点分散而造成管理人员到位困难、监管缺失等问题,同时进一步规范了工程各阶段验收工作,提升了建设效率和基建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力推动工程“零缺陷”移交。

闽粤联网工程(闽粤联网工程全线贯通)(4)

“跨越河流架线,在其他工程中也是常见。但是这次需要跨越最宽处达400百米韩江,难度就升级了。”梅州供电局项目管理中心经理凌远丰解释。因距离太长,采用人工观测的传统办法,线路架线施工弧垂可能存在差距过大的情况,无法达到安装要求。项目团队经多方调研、专业论证,最终应用北斗定位系统成功破局。“这个全天候北斗定位架线弧垂测量设备是根据北斗定位系统设计打造的,不受时间、地形、天气等影响。它可以达到厘米级的精准度,能够实时计算导线的弧垂值,真是比我们用肉眼观察精细多了。”凌远丰把这个新技术向记者娓娓道来。

闽粤联网工程(闽粤联网工程全线贯通)(5)

此外,闽粤联网工程充分吸收借鉴了我国特高压直流输电等前沿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可以很好地适应两网互联的技术要求,使用了无功补偿装置、遥感影像、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和电网三维信息化管理平台等技术来优化线路路径,推动工程进展。工程投运后,将实现重要技术国产化率100%,推动中国电力行业科技实现新一轮升级突破。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天研 通讯员:沈甸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天研 通讯员: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凤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