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

文图/勒克儿

大山里的升旗仪式

此行自驾新疆,七八人睡一屋是人生的第一次另类体验——昨晚,我们一行13人,在天山腹地巩留库尔德宁阿热勒村村长家,男6女7各睡一个毡房(详见文图《尼勒克百里画廊闻名遐迩 殊不知天山深处还有一个画廊 而且是世遗!》)。

新疆的天亮得早,才7点过,大家都从温暖的被窝里爬了出来—天山脚下,夜晚气温很低,得盖厚被子。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1)

盥洗物什都在车上,早晨起来打开后备箱就地翻箱倒柜,颇有一番另类情趣。

搓着惺忪的睡眼,甲说,半夜三更,只见老李轻轻坐起,以一位老公安的责任心,挨着一一细细分辨,然后带着破案后的成就感,暗自自语“案子可以破了,老勒鼾声最大”,接着,老李从上衣里摸出两片药放入口里,我正要说“老李,我还没睡”,老李已经鼾声如雷……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2)

早晨。在村长的农家乐就地无人机放飞。阿热勒村天山、雪岭云杉、高山草甸一角。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3)

早晨。在村长的农家乐就地无人机放飞。阿热勒村天山、雪岭云杉、高山草甸一角。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4)

早晨。在村长的农家乐就地无人机放飞。阿热勒村天山、雪岭云杉、高山草甸一角。

乙说,鼾声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听的过程。我听到的鼾声是从雪山回荡而来。就象是交响乐,即有独奏,也有合旋。美呀。我还奏了几曲,但不知曲调怎样,任别人凭说去吧。

丙说,在睡前,大家都在讨论是勒哥还是老关鼾声大,我默默地把床垫拉来挨到易律师。一夜无眠,终于天亮了。不说了,说起都是泪……

这就是旅行的酸甜苦辣,印象至深,至今大家都回味无穷。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5)

早晨。在村长的农家乐就地无人机放飞。阿热勒村天山、雪岭云杉、高山草甸一角。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6)

早晨。在村长的农家乐就地无人机放飞。阿热勒村天山、雪岭云杉、高山草甸一角。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7)

早晨。在村长的农家乐就地无人机放飞。阿热勒村天山、雪岭云杉、高山草甸一角。

话说,简单冷水洗脸刷牙后,哈萨克的糕点干果就着热腾腾的奶茶,在天山深处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村长说:“上午我先带你们去看我们村里的升旗仪式,然后再爬山。每周一的升旗仪式,9点半开始,我们已经坚持了10几年了。”

从村长毡房营地到升旗仪式现场,村长坐在头车带路,车儿一直沿着小莫河沟盘旋爬升,随着车子的移形换位,眼前的景色,真心不亚于伊昭公路沿途,但村里的道路对两驱车而言,无异于吊打。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8)

从村长的毡房营地开车到升旗仪式途中,美景移形换位,美的不要不要的。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9)

自新疆自驾以来,这还是第一次与如此茂密的雪岭云杉近距离亲密接触。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10)

两驱车跑这样有坡度路面又扭曲的山路,打滑很难避免,真难为雪佛兰君了……

升旗场地在一环形森林簇拥的偌大草甸中,一个旗杆一面旗。没网络也没通讯信号,但村里的牧民们,骑马或骑摩托早已经在那里等候。我们一行人一到,村长马上开始主持升旗仪式,首先按照花名册点名……

场地简单,但生机盎然;流程平淡,但敬重有加;人员杂乱,拖儿带女拖牲口,但真正体现位卑未敢忘党恩......随着国旗的冉冉升起,牧民们响亮而真诚的国歌声在天地间回荡,此刻,天山作证,给我有万物与百鸟朝凤的气象……作为城市人,对国家的那份真诚与这些牧民相比,我承认,真心汗颜!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11)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12)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13)

升旗仪式结束后,牧民们用质朴的笑容和随行的马儿,随意着我们一行的各种拍照秀。年轻一点的牧民,还专门吆喝着骏马从山上飞奔下来,为我们表演群马在草甸奔驰的俊逸……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14)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15)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16)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17)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18)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19)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20)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21)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22)

升旗仪式结束后,努太村长(右)与他表弟带着我们爬山看美景。

央视加持的喀班巴依峰最佳拍摄点

在村长带领下,我们一行12人(其中一人有脚伤留守原地),从海拔2000米的地方,开始气喘吁吁,向着村里海拔约3000米的最高点攀爬。翻过一个山丘又一个山丘,随着村长的手指,前方的山丘像波浪,一浪比一浪高,有些小伙伴开始气馁,认为沿途已经美得不亚于尼勒克百里画廊了,再往前爬,也就是雪岭森林草甸等要素构成的美景重复,所不同的只是海拔不断升高,视觉上有点差异而已,于是停下脚步……

村长瞥见,大声在前面呼喊:加油啊!前面的美景,一定会让你们不虚此行!

好吧,小伙伴们上气不接下气相互鼓励着,坚定地向着目标攀爬……

终于登上山粱,眼前的景色像剧院的大幕拉开:小伙伴们个个尖叫着,这山水,怎一个“美”字了得!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23)

其实,在阿热勒村爬山因为海拔较高感觉很累,但沿途美景不断,走走停停,累啥呢?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24)

翻过一个山丘状草甸,成群的羊儿让人眼睛一亮。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25)

爬山途中回望,森林草甸中的牧民家,真是生活在世外桃源之中。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26)

迎面的坡上,又遇见马群和羊群——这是真真的哈萨克牧民的原生态。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27)

翻过另一个山丘,眼前的景象又魔幻般变换。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28)

在一个草甸山丘顶端,眼前的景象让人欲罢不能!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29)

站在海拔2500米的地方,原地旋转360度,每一度都是一幅绝妙的山水画!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30)

快到阿热勒村的制高点了,小伙伴们兴奋地欢呼着!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31)

站在阿热勒村制高点的山脊上,小伙伴们个个惊呆当场!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32)

山脊上,小伙伴们忙不迭凹各种造型,霸屏自己的朋友圈!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33)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34)

村长的表弟,骑着马带着音响和马奶酒来到山顶。山顶,被我们这群人嗨了个呼儿嘿呦——村长与大家大碗喝着马奶酒,合着音箱里的哈萨克民族音乐,村长教大家跳哈萨克舞蹈;玩嗨了,村长与表弟各骑一匹马,从山底吆喝着冲向峰顶……

登高畅饮,与天山共舞,与云杉齐唱,相望喀班巴依,横刀立马,山高我为峰,是何等的欢快淋漓……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35)

村长热情洋溢地教大家跳哈萨克舞蹈。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36)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37)

村长与大家大碗喝马奶酒!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38)

村长很有经验地对我说,再等5分钟,云会散开,喀班巴依峰峰顶就露出来了……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39)

见大家玩得很嗨,村长骑马找来村里的小伙,叫他骑着摩托下山把脚伤的哥儿们带上来。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40)

“欣赏我们村美景,一个不能少!”村长说。脚伤的仁兄(中)满怀感激之情,与村长痛饮三大碗!

此刻,这两天的惊喜连连,汇聚成一个大写的惊叹号——这由哈萨克族汉子热血挥洒而就的惊叹号,注满真!善!美!天、地、人,也在此合体,如云杉般挺拔,根盘于深山,参天了云朵,傲视着雪岭,天干了地支,天荒了地老——民族大团结,天下各族人民是一家!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41)

远处正中最高的雪峰,就是伊犁河谷拉那提山脉最高峰——海拔4257米的喀班巴依峰。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42)

库尔德宁景区里有个雕像,就是哈萨克族的民族英雄,叫喀班巴依。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43)

伊犁河谷天山那拉提山脉的最高峰,就是以哈萨克民族英雄的名字喀班巴依命名。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44)

这位哈萨克民族英雄,曾在喀班巴依山峰下,为乾隆平定准格尔叛乱立下汗马功劳。

央视曾在库尔德宁景区拍摄世界遗产纪录片感到不太满意,巩留县就给村长下任务,叫他三天时间带央视摄制组寻找最佳拍摄地,村长把央视摄制组带到阿热勒村的高山,“中央台高兴的很:就这里了,不用再找了!”村长对我们说。

“县里给我三天时间,我一天就完成了,呵呵”。村长脸上露出的得意:“你们看看,我们村这里的风光,是不是很爽……”

我们大家都承认,之前自驾走过了伊昭公路、特克斯琼库什台、尼勒克百里画廊等风景名胜,的确没有哪里的风光比这里更让人震撼!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45)

阿热勒村风光一瞥。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46)

在这里,不同光线不同天空就有不一样的风光!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47)

在这里,随着时间流逝,云彩也在不断变幻,眼前的风光也不断变幻!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48)

同一个角度,几乎可以让你拍到手软——每一秒,景致都完全不一样!

回到半山腰,村长的表弟执意邀请大家到他家喝茶。临分别,我塞给村长表弟200元表示感谢,他推辞再三执意不收。回到村长家,晚餐,奶茶、冬不拉、哈萨克民歌与舞蹈……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49)

在村长表弟家做客喝茶,表弟媳妇给大家唱哈萨克民歌,赢得掌声阵阵!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50)

下山途中,走进一森林附近的牧民家,她们也正在吃午饭。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51)

下山途中,天山深处牧民人家的草场——知道这晒的啥东西不?是奶干!

我们一行人,被感动的无以言表。临行前,考虑村长今天专门带我们玩还赠送了马奶酒,结账时给了一个4000整数。临上车准备走了,突然想起昨晚村长拿来的两瓶伊力特酒没给人家算,补给村长200,他坚持不收:“我们已经是朋友了,我请客,记得你们新疆有我这个朋友就行。”

伊犁穿越之旅(看我们在天山腹地的呼儿嗨哟)(52)

回到村长家,晚餐时,村长的姐姐热情地弹起冬不拉……

向村长依依告别。再华丽的词藻,也不抵村长朴实的一句话:“不用谢,民族大团结,各族人民是一家!”

库尔德宁,盛满真善美的“横沟”。留给我们的世界自然遗产,不止是雪岭云杉。

后遗症

新疆旅行结束回家后,来到我家附近的一条小吃街。以前习以为常的街景,高声喧哗的斗酒,助兴的歌手,卖鲜花的小孩.....这一切的灯红酒绿,貌似一下变的光怪陆离起来,就连那些刚开业就敢书写着“百年老店”字样的餐馆,一下就觉得它格外欺世盗名,不诚信。

我怀念村长家的自然与宁静,更想念村长家那份“与物质无关、与心相连”的纯真快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