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生最亏欠的就是父母语录(我最亏欠父亲的是什么)

(续昨)中学毕业后,刚满十七岁的我报名下乡插队了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作为家中老大的我,是可以留城就业的我之所以这么做,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母亲的逃避心理以至于当我去报名时,竟然没有告知父母一声后来父亲对亲友们说,我主动报名下乡,为他解决了一个难题,因而他觉得更加亏欠我这个从小就没有照看过的儿子因为如果我不下乡,那么我弟弟就必须下乡而我弟弟平时体弱多病,又因为上学早,要下乡插队的话,不到十六岁就得去假如我不主动要求下乡,按照母亲的想法,也会坚持让我去的如果是那样,我与父母之间的陌生疏离感,就又会增加几分后来,当我从亲友口中得知这些的时候,不禁喟然长叹:我的逃避,居然成了父亲心中的亏欠,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这一生最亏欠的就是父母语录?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这一生最亏欠的就是父母语录(我最亏欠父亲的是什么)

这一生最亏欠的就是父母语录

(续昨)中学毕业后,刚满十七岁的我报名下乡插队了。按照当时的政策规定,作为家中老大的我,是可以留城就业的。我之所以这么做,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母亲的逃避心理。以至于当我去报名时,竟然没有告知父母一声。后来父亲对亲友们说,我主动报名下乡,为他解决了一个难题,因而他觉得更加亏欠我这个从小就没有照看过的儿子。因为如果我不下乡,那么我弟弟就必须下乡。而我弟弟平时体弱多病,又因为上学早,要下乡插队的话,不到十六岁就得去。假如我不主动要求下乡,按照母亲的想法,也会坚持让我去的。如果是那样,我与父母之间的陌生疏离感,就又会增加几分。后来,当我从亲友口中得知这些的时候,不禁喟然长叹:我的逃避,居然成了父亲心中的亏欠!

因为是要求回故乡插队,我不能像其他知青一样集体出行。我拒绝了父亲要送我回故乡的动议,坚持一个人走。走的那天,我乘坐的是夜里十一点多的火车。父亲九点多就把我送到了火车站。托运好行李之后,父亲和我坐在候车室的连椅上,良久不发一声。此时距离开车还有一个多小时,和父亲就那么默默地坐着,我很局促,就对父亲说,时间挺晚了,早点回去休息吧。话是这么说,我的真实想法是,父亲走了,我也就放松自由了。

我一连催了两三次,父亲都不为所动。直到快要检票了,父亲才对我说,下乡以后要好好干活,但也不要逞能,毕竟你年龄还小。一些干不了、不会干的农活,不要着急抢着干。有些农活不只需要重体力,还有危险性。当时的我,在父亲的这些话里,只是听出了要求的意思,而没有体味出牵挂的意味。所以,我只是嘴里嗯嗯啊啊地应付着,心里却盼着父亲早些离去。在候车室昏黄的灯光下,父亲离去的孤寂背影,让我心生温暖、心生感动,是很久以后发生在回忆中的事情了。

父亲曾对亲友说,不到万不得已,孩子还是要自己带。不然的话,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就会出问题。比如我到火车站送儿子下乡,儿子却盼着我早些回家。却原来,我的那点小心思,并没有逃过父亲的眼睛。我不知道,在父亲背影的另一面,有没有泪光在闪烁。

结束插队之后,因为政策的限制,我不能被济南的工厂招工,只能去了渤海湾畔的一家小造船厂。那是一个荒凉偏僻的所在,举目四顾,是无边无际的盐碱地,一年到头刮着生硬尖锐的海风。我被招工不到一个月,疼我爱我的奶奶就病故了。回故乡奔丧的父亲,专门骑了八十多里路的自行车,到厂里去看了我一次。那时由故乡到厂里,交通是非常不方便的。

离开厂子之前,父亲神色有些凝重地对我说,想从这样一个偏僻小厂,调到济南去工作,可能性是不大了。所以,要做好在这里长期干下去的思想准备。要认真向老师傅学技术,真正学好一门技术,也会受人尊重的。要想学好技术,就不要忙着谈恋爱什么的。要谈,也要等三年学徒期满了以后再说。我对父亲的答应,依然有些心不在焉。父亲走了以后,我依然很不懂事地长舒了一口气。

我被招工不到一年,传来了恢复高考的消息。我第一次得知这个消息,是从父亲的来信中,毕竟他在大学里工作。他鼓励我,一定要报名试一试,不管有没有把握。父亲还给我寄来了一些复习大纲之类的备考资料,一有关于高考方面的新消息,父亲总是第一时间写信告知我。但是坦白地说,驱使我复习备考的原动力,却并不是父亲的鼓励,而是想要对那个偏僻荒凉所在的逃离。对不起了,父亲!

听母亲和弟弟说,我被大学录取之后,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父亲像个孩子一样,整天乐得合不拢嘴。那段时间,父亲的话也比平常多了不少。他说,我这当儿子的下乡插队,乡亲们说干活有个农民的样子。进厂当了工人,工友们也认为干得像模像样。一个人走到社会上之后,就该干啥像啥。这个儿子如今又考上了大学,自己这做父亲的,脸上自然有光啊。

读大学期间,我杂七杂八地买了不少书。生活一向节俭的父亲,在我买书的事情上,却从不吝惜金钱,基本上只要我张口要,他就会给,即使母亲反对也不行。书是用来读的,而不是用来装书架的。父亲支持我买书,毫无疑问是出于这样的用心。有一次,父亲对我说了这样一番话:“喜欢买书是好事,但是买回来要好好看。你念的专业,就是写文章的(中文系)。现在你看人家的书,以后让人家看你的文章、读你的书,才算是你真正学好了。”我嘴里虽然嗯嗯啊啊地答应着,但心里但心里还是父亲的话当成了老年人的唠叨。我买的书不算少,但是真正读完的,尤其是认真读完的,却委实不多。在这个问题上,我在一定程度上辜负了父亲的一片苦心。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外地工作了两年多,方才调回济南。我没有想到,此时距离父亲辞世,只有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了。已经成家的我,已经能看得出,父亲很希望我能常回家陪他聊聊。记得有一次,我搞到两张山东足球队比赛的门票,请了父亲一同去观看。并不喜欢也不懂足球的父亲,欢欢喜喜地跟我去了。看比赛期间,父亲一反常态地话多得出奇,不停地问我这个队员叫什么名字、那个队员又是谁。只可惜,这样的事我实在做的太少了一些,而总是以工作忙、出差多,以后有的是机会之类的理由,为自己做日后追悔不迭的开脱。

磨练了父亲的苦难、仇恨和战火,却并没有消磨掉他的情怀。母亲虽然在幼儿园工作,却没有表现出特别喜欢孩子。跟母亲不同,父亲是街坊邻里的孩子们,都愿意跟他闹着玩的“王爷爷”。我和弟弟有了孩子之后,父亲喜欢的不得了,好多次跟我说,真盼着两个小孙女快快长大,自己好带着她们去钓鱼、去逛公园。甚至连一人给她们买一套小孩子玩的渔具这样的事,都已经计划好了。

父亲病重住院期间,有次我抱着女儿去看他。已经虚弱不支的他,躺在病床上抚摸着女儿的小手说,孩子啊,你还会再来看爷爷吗?语调里充满了对生活、对亲情的不舍,让我酸楚万分,赶紧把头扭向一边。我不想让父亲看到我泪流满面。令人痛惜的是,还没有等到两个小孙女会叫爷爷,父亲便撒手西去。去世时,父亲只有五十八岁。父亲,您辜负了奶奶对您的期望。她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可是一直说您命大的啊。

我很后悔,没有让父亲看到我泪流满面的样子。如果是那样的话,也许就会让来日无多的父亲知道,我这做儿子的,心里还是很在意他的,不会使他带着对我的亏欠之感去往天国。在亲人面前刻意隐藏自己的情感,或者说是假装坚强,有时其实就是一种自私。

母亲在收拾父亲遗物的时候,在他盛放自己珍爱的军功章、纪念章的小木盒里,发现了一张小剪报——那是我发表在报纸上的第一篇豆腐块文章。而我那篇文章发表时,父亲的生命之旅,只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了。拿着那张小剪报,泪眼婆娑的我,方才彻底看明白,自己在父亲的心中,原来并不是可有可无。普天之下,又有哪个儿子,当然也包括女儿,在做父亲的心中可有可无!

父亲去世后,母亲曾以停灵在地的父亲为条件,向父亲所在单位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把在工厂当工人的弟弟,调进这所大学来工作。母亲的要求,让我有种羞愧难当的感觉。舐犊之情,人皆有之。母亲关心疼爱自己的小儿子,也属人之常情。但是我觉得,这样的要求,对于父亲来说,真的是一种轻慢不尊,甚至是一种亵渎。如果父亲没有那样的经历,不是那样的一个人,我想我应该也会觉得母亲的要求理所当然。

一个人的成功,有着很多种表现形式。但是对于一个父亲来说,最大的成功,是教会子女怎样做人。能让人感到欣慰的东西,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对于一个父亲来说,最大的欣慰,是看到子女能够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获得所拥有的一切。能让人产生自豪感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对于一个父亲来说,最大的自豪,不是让子女因为自己而自豪,而是自己因为子女的所作所为而自豪。亲爱的父亲,是您让我懂得了这一切。

亲情永在,这一点不必多说。在没有战火硝烟的天国,父亲与爷爷、二伯父相会之后,我想,他们一定会笑谈共同经历过的枪林弹雨、金戈铁马。因为有过这样的经历,尤其是抗击日本鬼子、美国侵略者的经历,他们已经无可置疑地获得了永生。行文至此,一种强烈的家族自豪感,在我心中油然而生——在我们这个不折不扣的农民世家之中,有三位至亲曾经挺身而出,同外国侵略者真刀真枪、不惧生死地英勇拼杀过。

故乡寿光,是一片广袤的平原。没有青山秀水的故乡,看起来有些单调平凡,甚至有些土气。但是没有山的土地,未必缺少厚重。父亲、爷爷和二伯父,以及很多像他们一样,如故乡土地一般平凡朴实的农民,在国家有难的时候,却能够挺身而出。因为有了这些淳朴的庄户汉子,这片平凡朴实的土地,也就拥有了山一样的脊梁,具备了山一样的厚重。

小的时候,我非常崇拜英雄、向往伟大。很多很多年以后,我方才明白,英雄和伟大,原本寓于平凡之中。没有砂土累积,何谈高山仰止。亲爱的父亲,虽然做儿子的不值得您因为而我自豪,但是我却因为有了您,也因为有了爷爷和二伯父这样的至亲,而由衷地感到自豪。

谨以此文,作为我在清明时分,对于父亲,同时也是对于爷爷和二伯父在天之灵的祭奠。

壹点号谷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