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人在路上 坐等取经人

聂学剑,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取经人在路上 坐等取经人?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取经人在路上 坐等取经人

取经人在路上 坐等取经人

聂学剑

西游记第八回,南海观世音菩萨奉如来佛祖法旨,带着大徒弟惠岸行者一起,去东土寻选取经人。出了灵山,半云半雾,一路勘查地形。同时,寻找可以皈依沙门保护取经人的那些志愿戴罪立功者。

这一路上,由西向东,先是遇到弱水三千的流沙河,拟定了取经人徒弟之一的沙悟净;然后,经过福陵山,为猪悟能摩顶受戒。于半空中,发现吊在此处被打了三百,即将问斩的西海龙王三太子,菩萨为他亲自向玉帝求情,得以赦免皈依,放归于鹰愁涧中。拟化作白龙马,做取经人的脚力。最后,还跟孙悟空达成遁入空门口头协议,依然羁押于两界山原处。从此,孙悟空有了希望,也有了心事。

那就是等待取经人。

不消说,上述几位与孙悟空感同身受,人同此情,心同此理。他们一心向佛,各自于原处,苦苦等待取经人。就连最喜欢油腻腻地弄个把人吃他娘的前天蓬元帅,也断绝了五荤三厌,也因此后唐僧为他命名为“八戒”。

等待是漫长的,也是无聊的;等待里,带有太多的不确定性。

像孙悟空每天提心吊胆,不时地发出悲啼号叫,总是担心错过那位由东向西、踽踽而行、素未谋面的取经人。八戒也是,强忍着口腹之欲,苦兮兮地日盼夜望。那个时候,也没有即时通讯工具,甚至连个互通信息的简报都没有。虽然,让他们等待取经人是信誉极其良好的观世音菩萨。但菩萨这一去,却杳无音讯。那位东土取经人寻到没有?人家愿不愿意这么一步一捱地向西而去,或者是不是同意带自己玩儿?一切都是未知。

这种信息的严重不对称,让所有被菩萨安排在原处待命的皈依者焦虑不安。他们初入佛门,对菩萨是信任的,对上级组织也是忠诚的。但是,忽然得到这么一个原地待命的任务,却一晃若干个日子,再也没有指令或讯息,让他们无所是从,甚至渐渐失去了信念。要知道,入了佛门,就要遵法守戒,比如不杀生,断绝三荤五厌,不淫邪,不妄语。那些清规戒律多得很。但是,既找不到组织,也等不到集结吹哨者。肿么办,肿么办?

如果还有信念的话,只有无条件地继续原地等待。但是,那份等待似乎又很渺茫。取经人是谁,取经人在哪,甚至,取经人可被菩萨寻找到了?这一切,都是问号。

小时候读西游记,我就为此十分担扰焦虑,常常在心底埋怨菩萨。菩萨,你连取经人都没有确定,不如带他们一个个地跟着你去东土,一起去寻找取经人。找到那位重要人物后,大家跟着他,前呼后拥地直接踏上取经路。这样人多势众,遇到什么虎豹豺狼,还有什么剪路劫匪,甚至妖魔鬼怪,大家也好一起发力,齐心斗敌,西行取经之路也不至于比原预计的两三年时间,多出了三倍以上。

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要他们只在原地默默无闻、毫无指望地苦苦等待取经人呢?

这个貌似幼稚而真实的问题,一直萦绕在心头,伴着我从少年到中年。直到再次灯下捧读,忽然拍床而起。这一切,都是冥冥之中的某种安排。所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讲的都是因果。不要说菩萨一个受命行事的佛界中层干部,就是佛祖他也奈何不了这些定数。

等待取经人,赋予你的就是那份迷茫,考验你的就是那份信念,总而言之,就是要给予你一定难度的辛苦。唯其如此,才有一波三折的故事,才有历尽千山万水的征程。

若有所悟的,还有人生,亦是异曲同工。哪里有什么一帆风顺,总是要给你渴望的完美里安插些缺憾。不完美的,才是艺术。人生就是缺憾的艺术。还有辛苦。各种门类、各式各样的辛苦,和各各不一的种种欲望,成就色彩缤纷、波澜壮阔的人生。

而等待,就是其间最充满神秘感的美好环节。

于此审视,等待取经人,又是多么美好的人生故事悬念。

请允许我们,对于种种等待,信念再坚定,且行且珍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