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的身份证是什么(你知道汽车的身份证)

有个朋友买了一辆宝马车,给我说:这可是德国原装的车,连说明书都是英文的,而且车上所有的地方都找不到一个汉字。

这位朋友把车开过来让我看,他把引擎盖打开,后箱盖打开,只要能打开的地方都让我看,我什么地方都没看,只找他的车上的VIN代码,我看完后告诉他:你的车不是德国原装的,是美国组装的。

他当时大惊失色,和我争论说:不可能。

我告诉他这个VIN代码的含义后,他才相信被经销商忽悠了,因为同样都是宝马车,在德国原产地生产的价格最高,其他国家组装的宝马车都比德国原产地的车价格要低。据说:我这位朋友去找经销商理论一番后,经销商给他退回来一些钱。

车的身份证是什么(你知道汽车的身份证)(1)

车辆识别代号VIN码由17位编码(字母和数字)经过排列组合而成,被称为“汽车的身份证”。

从VIN的每位编码中可以识别出该车的生产国家、制造公司或生产厂家、车辆类型、品牌名称、车型系列、车身型式、发动机型号、车型年款、安全防护装置型号、检验数字等信息。

VIN具有很强的唯一性、通用性、可读性以及最大限度的信息载量和可检索性,可以使车型生产在30年内不会发生重号。

现在全世界各汽车公司生产的汽车都使用VIN车辆识别代号,各国政府及各汽车公司对本国或本公司生产的汽车的VIN识别代号都有具体的规定。比如:17位编码的组成,字母和数字的尺寸、书写形式、排列位置和安装位置都有相应的规定。没有VIN代号的汽车是不能上户领取牌照,因此没有VIN代码的汽车是卖不出去的。

VIN识别代号一般以标牌的型式,装贴在汽车的不同部位。它可用于以下场合:

1、车辆管理:登记注册,信息化管理的关键字

2、车辆检测:年检和排放检测

3、车辆防盗:识别车辆和零部件,盗抢数据库

4、车辆维修:诊断、电脑匹配、配件订购、客户关系管理

5、二手车交易:查询车辆历史信息

6、汽车召回:年代、车型、批次和数据

7、车辆保险:保险登记、理赔、浮动费率的信息查询

因此对于大多数汽车爱好者来说,应该懂得一些VIN代码的知识。

大多数车友们对VIN编码不太了解,VIN编码真的看起来非常复杂,而且它的编制也有严格的要求,很多人看不懂,其实只要能看懂VIN编码的几个主要部分就可以,在买车时,特别是在二手车交易时,可以通过VIN码查询到该车的很多信息,当然如你能看懂VIN编码,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不会受骗。所以最好学会看懂VIN编码。

所有车上的VIN代码都是由三部分组成:WMI、VDS和VIS ,下面我们逐一来讲。

车的身份证是什么(你知道汽车的身份证)(2)

VIN编码的组成

1、汽车制造厂识别代码(WMI)

WMI也叫汽车制造厂识别代码是国际标准化组织按地理区域分配给各国,各国再分配给本国的汽车制造厂。全世界所有的WMI代码由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SAE)保存并核对,在中国由天津汽车研究中心标准所代理,并经国家经贸委备案。其组成的含义如下:

WMI是世界汽车制造厂识别代号,由VIN代码的前三个字码组成

第1位字码是标明一个地理区域的字母或数字;如1——5代表北美;S——Z代表欧洲;6、7代表大洋洲;A——H代表非洲;J——R代表亚洲;8、9和0代表南美等。日本在地理区域上是属于亚洲,所以在日本生产的所有汽车的VIN代码的第一个字母必须是J。同样中国也属于亚洲,所以在中国生产的所有汽车的VIN代码的第一个字母就是L。美国生产的汽车VIN代码的第一个字母都是1。德国生产的汽车VIN代码的第一个字母都是W。

第2位字码是标明一个特定地区内的一个国家的字母或数字;

第3位字码为汽车制造厂代码,有国家机构指定一个字码来标明本国的某个特定的制造厂。在我国实行的车辆识别代码(VIN)中的WMI,第1位是“L”表示中国,第2、3位表示制造厂。

2、车辆描述部分VDS

第4——9位:车辆的类型和配置。若其中的一位或几位字符不用,必须用选定的字母或数字占位。

VDS一般包含车辆的以下信息:

车系;

动力系统:发动机型号、变速器型式;

车身型式:

约束系统配置:气囊、安全带等;

校验位:在VIN代码中的第9位。

3、车辆指示部分(VIS)

第10——17位:制造厂为了区别每辆车而指定的一组字符,最后四位字符应该是数字。

车型年代:第10位,用字母或数字(但数字不能为0,字母不能为O、Q、I、Z)。下表就是表示年份的字码:

车的身份证是什么(你知道汽车的身份证)(3)

VIN代码标识年份的字码

装配厂:第11位,字母或数字。

生产顺序号:最后6位,一般为数字。

VIN标牌的安装位置:

车辆识别代号VIN码在车上的位置

车的身份证是什么(你知道汽车的身份证)(4)

尽量位于车辆的前半部分,易于看到且能防止磨损。一般在:

风档玻璃的左下角,仪表板上端,站到车外就能看见;

门柱上;

发动机、车架等大部件上;

左侧轮罩内;

转向柱上;

散热器支架上;

发动机前部的加工垫上;

质保和保养手册、车主手册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