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审计阶段的特征(读懂财务报表系列之)

当时说读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是简单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我把它大概分为这样四个维度:

  • 财务报表的数据是如何来的
  • 报表数据背后的含义
  • 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 结合外部环境对公司进行评价

这次,还是接着之前的话题,说说审计在数据验证中的作用。

最近审计圈有一个有些争议的讯息,瑞华不服520万罚款,起诉证监会。证监会的回应是:敬畏法治,依法监管。

案件还没有最后定论,这次却是让围绕财务报表的四方:证监会、上市公司、审计机构、投资人,又一次被相提并论。因为案件的结果很可能会关系到各方利益。

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是投资人了解上市公司的重要窗口,作为独立审计的第三方,对财务报告的质量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点,却容易被报表阅读者所忽视。

审计的起源

我们知道,权责发生制是为了更方便地管理层业绩而产生的,其源头是公司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代理人制度。同样,审计也是源自于代理人制度。

公司所有者不直接管理公司,通过公司管理者提供的财务报表来衡量管理者的业绩表现,但是数据是管理者做出来的,为了保证数字的可靠性,于是引入了审计,让独立的第三方来对管理层提供的数据进行验证确认。

审计是如何验证数据的

会计是一门记录公司经济活动的商业语言,通过会计记录得到的报表结果,是公司经营现状的反映。而审计的核心目的,是为了确认财务报告这个结果是否真实公允,再通俗一点说就是,数据是不是真实的,有没有财务舞弊

在《让数字说话:审计,就这么简单》里,作者曾这样形容审计:

审计,很多时候并不是以查问题为主,而更像是在解一道几何证明题。企业的经营情况和财务会计记录是这道几何题目的已知条件,要求证的就是管理层所提交的财务报告是否真实可靠。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审计师们可以说是无所不用。

1、审计方法和工具

审计最多的工作是跟数字打交道,也就可以利用数学规律。其中就有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定律:班福定律。一位数学家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发现,在所有数据中,越小的数字,在数字收尾出现频率越高,比如1在首位数中出现的频率是30.1%,而9出现的频率只有4.6%。根据这一定律,人们甚至发现了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佛罗里达州的投票欺诈。如果有财务造假,那财务数据中的规律,就可能会违背班福定律。审计师们会参考班福定律,对数字进行分析,从而发现需要重点关注的信号。

审计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做到智能审计,有些审计团队甚至是带着IT工程师一起做审计的。

审计的工作底稿是审计的重量级武器。有经验的会计师会把从各个项目中积累的经验都汇总到工作底稿中,事务所也会有规范、完善的工作底稿模板,以便新人能够标准化作业。

审计的另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审计抽样并进行实质性测试,这是审计最难也是最体现专业技术水平的环节。抽样的科学性能极大地影响到整体审计结果。

比如,在对收入进行审计的时候,比较常见的做法是,抽样选择公司,然后在这些公司下再抽样选择客户,再针对与这些客户有关的收入,验证所有客户确认函。看起来很有效,但真相是,抽样的那部分,永远也不可能覆盖全部。如果,有财务造假的公司,正好是未被抽样的公司,那财务造假就不会被发现。所以,抽选哪些公司,抽选哪些客户,需要提前进行评估,而不是随机抽样。

但是,抽样,即便是理想情况,审计抽样也只能解决某个科目“高估”的问题,比如通过账面收入与函证对比,能判断是不是有多做收入;通过库存盘点,可以测试是不是有资产高估。

审计抽样很难解决某个科目“低估”的问题,就比如说,本来已经可以确认收入的业务,销售员说今年业绩完成了调节下放到明年,完全可以跟对方采购商量,先不要确认收货。

这恰恰就是审计的局限性。

2、审计对阅读财报的借鉴意义

审计有其局限性,也并非无所不能,但要说到识别财务造假,审计绝对是要更专业的。也因此,审计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是普通投资者在看报表时,非常值得借鉴的

审计在检查每一个科目时,会重点考量六个因素GEAVOP,即:完整性(completeness)、存在性(existence)、准确性(accuracy、估值权属(ownership and obligation)、表达与披露(presentation and disclosure)。这是审计的重要出发点,具体对于每一类科目又会有侧重点,比如资产和费用,着重关注的是存在性,而负债和收入看中的是完整性。也就是,不要高估资产低估负债,多记收入少记费用。

这些,在我们看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时,完全可以参考。

再者,审计机构在开展审计工作之前,最先要做的是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有了对公司所在行业的认识,以及公司在上下游供应链关系中的认识,在做实质性测试时,才更容易抓住核心逻辑。在《用数字说话——审计就这么简单》里,有两个非常经典的案例:

1、在审计署已经查处的长江堤坝防隐蔽工程偷工减料问题上,审计师还检查了施工单位将买来的石料抛入江中的情况。在查抛石记录的同时,审计员们还查了气象日志。结果发现,有时候气象日志显示下着倾盆大雨,而抛石记录却说在长江抛石头,这显然是造假。如果不是对行业有深入的思考,这样的验证方法是很难想出来的。

2、在银广厦一案中,一位记者在揭露银广厦问题的报道中指出,银广厦所编造的某种特殊化工产品的生产量和出口销量,如果倒算一下索要消耗的原材料,已经远远超出当时全球这种原材料的供应链。银广厦竟然是伪造了海关出口单据以支持它所编造的出口销售量。

这两个案例都说明,如果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不了解,单靠实质性测试要发现问题很难。

类似的,普通投资者在看财务报表时,如果对企业经营情况和行业环境有一定的了解,能更容易看懂财务报表数据,也更容易发现报表中可能存在的数据问题。

因为审计了解公司经营需要时间,对上市公司来说,频繁地更换审计机构从成本考虑是不划算的,所以,多数公司通常不会频繁地换事务所。

在阅读报表时,如果发现上市公司很突兀地更换了审计机构,则是值得留意的信号,尤其是从行业中很有口碑的事务所更换为名不见经传的小所。同样,频繁地更换事务所就更值得关注的,被浑水公司做空的中概股绿诺科技,最先就是因为频繁地更换审计师被浑水公司注意到。

审计对报表数据的保证作用

1、审计意见

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要求必须经过审计,半年报和季报不要求审计,一些特殊情形除外。也因此,上市公司的年报通常最有诚意,季报和半年报相比就要简陋一些。

合格的年报,应该是审计机构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比如,中国平安2018年的年报,是由普华永道出具的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相比而言,可信度就要高很多。

财务报表审计阶段的特征(读懂财务报表系列之)(1)

除了“无保留意见”以外,还有“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者“无法出具意见”。如果审计报告中,审计机构出具的不是“无保留意见”,那么,财务数据可能有较严重的问题了。连审计都望而却步,自然,报表数据的可信度也要大打折扣,也就没有阅读价值了。

比如,雏鹰农牧2018年度的财务报告被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之后,雏鹰农牧先是ST, 又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且退市整理期届满后将被摘牌。

这样的公司风险可想而知。

所以,在阅读报表之前,事先确认下审计机构和审计意见,是很有必要的。

2、管理层的声明书

审计不是万能的,审计师也不愿意承担所有的责任,他为了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也就有了管理层声明书。

比如,当审计机构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但最后被发现上市公司有财务欺诈,这时,审计机构就可以用管理层的声明书来挡:这是管理层的问题,我作为审计完全不知情,并非知情不报。比如瑞华,在证监会进行立案调查后,一直坚持尽到了审计的职责,之后还因为罚款起诉证监会。至于结果如何,要等待法律给出结论。

管理层声明书不会体现在财务报告中,但是,财务报告的【重要提示】章节里,会首先就有董事会、监事会、董事,公司负责人、会计负责人等对年度报告的保证,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那报表就真是糟糕透了。

财务报表审计阶段的特征(读懂财务报表系列之)(2)

2018年年报,比较典型的是深圳赫美集团和康得新,财务负责人声明无法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这样的报表,从价值投资角度,自然是一点阅读的必要都没有的,除非你就是为了看热闹去的。

3、关键审计事项

长达数周甚至可能要数月的年度审计,最后呈现在财务报告上,就是看似很重要的一句:XXX事务所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对投资者来说,实在有点太轻飘飘了。

为了让审计报告提供更多的信息,2015年,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发布了对审计报告的新要求,其中规定,针对上市公司的审计意见,需要进一步对关键审计事项进行说明

在现在的审计报告中,可以看到关键审计事项的清单。这些往往是上市公司较为关键的业务,也可能是重大事项,比如,蓝帆手套在2018年进行了重组,导致资产负债表中有大额的商誉,在审计报告中,就针对商誉进行了关键测试。

我在看报表时,在浏览了公司主要的业务数据和指标之后,会大概浏览审计报告的内容。这些内容多数时候是固定的模板格式,但一旦发现有特别的措词,或者特殊的关键事项,就值得在之后详细看报表时,着重留意。

财务报表审计阶段的特征(读懂财务报表系列之)(3)

审计不是无所不能的,审计也不可能发现所有问题,但是这并不妨碍审计仍然是财务报告最重要的一道屏障,如果没有审计,财务报告绝对只会更糟。

就像债券和基金的信用评级,你知道评级结果可能有水分,但在没有更好的判断依据之前,还是会优先相信和参考评级结果。

因为审计用专业性在对报表数据背书,我们需要先相信事务所的口碑,相信有口碑的大所出现问题的概率低。而前面说了这么多关于审计的相关的信息,则是让我们在相信审计的专业性的同时,知道它的“有所不能”,知道他的独立性会因为什么原因受到影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注意。

好了,关于审计的介绍就简单说这些,希望能对你阅读报表有所帮助。下次有机会再继续与阅读财报有关的新话题。感谢留意,也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