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南门兜(这个闽南的小年兜)

对于泉州来说,神明实在是一位太过熟悉的存在。它们亲切得如至交好友,到了佛生日,泉州人还会请朋友一起给神明做生日。

九十年代南门兜(这个闽南的小年兜)(1)

农历九月初七,这是南安霞美里的一个村的佛生日。平日里,这座村子是极为安静的,村头村尾,鸡犬相闻。而每年到了这时候,村子便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九十年代南门兜(这个闽南的小年兜)(2)

听老一辈的阿婆说,古时候,佛生日跟大年初二,都叫外甥日。

过去交通不便利,嫁出去的女儿回趟娘家不容易,回娘家次数屈指可数。但每年佛生日,女儿总会早早带丈夫孩子回来。

九十年代南门兜(这个闽南的小年兜)(3)

掌勺的,一般是家里的主妇,这些年,也有人邀请厨师承包。所有的菜品都是事先买好的,清洗、切块、腌制……厨房的忙碌,从几天前就开始了。

九十年代南门兜(这个闽南的小年兜)(4)

九十年代南门兜(这个闽南的小年兜)(5)

泉州女人大多能烧得一手好菜。从买菜到做饭,婆媳两人就能包办了一晚上的宴席。

九十年代南门兜(这个闽南的小年兜)(6)

旧式大灶的火候和容量,在此时是最恰当不过的。

九十年代南门兜(这个闽南的小年兜)(7)

佛生日宴席的吃食虽然比不上酒店丰盛,却别有一番风味。自家做的鸡卷,炸了切块,是最好的下酒菜。

九十年代南门兜(这个闽南的小年兜)(8)

家里的鸡鸭鹅,或焖,或炖,滋味总不会差的,营养亦是有保证。

九十年代南门兜(这个闽南的小年兜)(9)

海鲜更是宴席上不能少的一道菜。从海鲜市场买回来的食材,螃蟹、虾都还活蹦乱跳着,清蒸就足够美味。

九十年代南门兜(这个闽南的小年兜)(10)

九十年代南门兜(这个闽南的小年兜)(11)

|戏台|

通常这种日子,村里是会邀请戏班子来演出的。村里的戏台荒废了许久,每年也就几个特殊日子才会热闹起来。

九十年代南门兜(这个闽南的小年兜)(12)

当日,台上上演的是《铡美案》。旁边的奶奶饶有兴趣地跟番茄讲着剧情:“陈世美发达了就不要原来老婆,娶了公主哩。”

九十年代南门兜(这个闽南的小年兜)(13)

而孩子大多是待不住的。要么被戏台前的玩具摊子吸引,要么缠着大人,要了零钱,买些小零食,如冰糖葫芦,如棉花糖……

九十年代南门兜(这个闽南的小年兜)(14)

九十年代南门兜(这个闽南的小年兜)(15)

或者时不时挤到戏台的后边看演员化妆,或扒上台前拽开幕布看里面有什么,跑前跑后,互相嬉闹。

九十年代南门兜(这个闽南的小年兜)(16)

什么戏,什么时候演完,孩子们是不关心的。但这红火喧闹的场景,却会深深地烙在心里。

九十年代南门兜(这个闽南的小年兜)(17)

|拜神|

在这个日子里,每家每户都会准备供品,放在神灵面前,宛如一场盛大的生日趴。

九十年代南门兜(这个闽南的小年兜)(18)

供品是有讲究的,多少道素,多少道荤,长辈会一代代相传。是否贵重并不要紧,重要的是那份诚心。

九十年代南门兜(这个闽南的小年兜)(19)

人们渴望着风和日丽,祈求着国泰民安,家和万事兴,盼望着生意兴隆、儿女早日成才,父母安康。这些淳朴的希冀,安放在点燃的香里,诚心叩拜之中。

九十年代南门兜(这个闽南的小年兜)(20)

九十年代南门兜(这个闽南的小年兜)(21)

事实上,现在许多地区是禁止佛生日大操大办的。

有人粗略约算下,“佛生日”平均每户按3000元计算,包括购买供品、纸烛高香、烟花鞭炮、请客等费用,一个镇的花费加起来,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还不算数年一次的盛大场面——“着头”(即佛头做东)。

九十年代南门兜(这个闽南的小年兜)(22)

via.网络

不但存在严重浪费的现象,而且因酒出事屡屡发生。因此,也有村子提出,“只敬神,不请人”,既保存着传统,又有自己的过法,能遏制请客喝酒、相互攀比、铺张浪费等恶习,用自己的方式坚守着这样的习俗。

那么,你认为呢?佛生日要办吗?又应该怎么过呢?

九十年代南门兜(这个闽南的小年兜)(2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