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鼩分布区域(袋鼩演化点错技能)

我们总是把自然界看作是“母亲”,但其实自然界母亲对地球上的生物一点儿也不仁慈,反而非常严厉,稍微不符合它的要求,就会灭绝。

比如:在侏罗纪时恐龙非常强大,能上天,能下水,整个地球生态链几乎都被恐龙垄断,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的远古祖先只能蜗居在恐龙看不上眼的地方生存。但即使恐龙如此强大,由于无法适应直径10公里左右的小行星撞击事件,也全部灭绝,只有鸟类恐龙因为对能量需求量较小而演化到了现在。

树鼩分布区域(袋鼩演化点错技能)(1)

由于自然界母亲非常严厉,作为它的“儿女们”,为了生存下去,必定要使出全身解数。

生活在澳大利亚的一种小动物,则采取了一种看起来非常不可思议的方式延续种群:自杀式交配,90%的雄性袋鼩无法活过一年,它们在交配季节过后就会死亡。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树鼩分布区域(袋鼩演化点错技能)(2)

袋鼩

袋鼩是一种有袋类生物,体型和小老鼠差不多,体重大约是20克-70克,其中雌性平均寿命为3年,但是90%的雄性只能活一年。

树鼩分布区域(袋鼩演化点错技能)(3)

雄性虽然短命,但是科学家们却发现,雄性在发情期时,会疯狂地与雌性交配,甚至会不吃不喝,哪怕器官衰竭,皮毛脱落也不能阻止它们的交配,巅峰时期它们甚至能连续交配14个小时。

只不过疯狂交配的代价就是死亡,因此绝大多数雄性袋鼩无法活过1年,在发情期过后它们就会死亡,因此袋鼩又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自杀式交配”。

树鼩分布区域(袋鼩演化点错技能)(4)

那么问题来了,袋鼩为何会为了交配连命都不要呢?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袋鼩之所以会疯狂交配,和它们体内的睾酮素有关,睾酮素能够让雄性看起来更强壮,更有魅力,更受异性追捧。因此体内含有较高睾酮素的个体,更容易获得雌性的青睐,因此能够留下更多的后代。

由于睾酮素含量较高的个体能够留下的后代较多,所以在自然界中,睾酮素含量较高的基因能够被流传下去,反之基因则被自然界逐渐淘汰,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含有较高睾酮素的基因被挑选了出来。

树鼩分布区域(袋鼩演化点错技能)(5)

较高含量的睾酮素虽然有利于雄性找老婆,但是过量的睾酮素也很容易导致雄性过早死亡。遗憾的是,自然界并不钟情于“长寿基因”,更喜爱“有利于繁殖的基因”

由于睾酮素致死时,雄性已经将自己的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完成了繁衍任务,导致含有较高睾酮素的基因已经传递给了后代,所以即使雄性个体死亡,对整个种群也几乎没有什么影响。相反该基因还能够帮助雄性找对象,对于自然选择而言,这个基因就是好基因,因此被自然选择所保留了下来。

有专家介绍,雄性个体的死亡,对于种群延续而言有一定的好处,那就是雄性的生存也需要消耗能量。雄性在交配之后死亡,它们将无法继续觅食,此时就会使得雌性觅食更加容易,雌性有了充足的能量繁衍、抚养后代,能够大幅度提高幼崽存活率,对于整个种群的繁衍有一定的好处。

树鼩分布区域(袋鼩演化点错技能)(6)

其他动物的生存策略

既然过高的睾酮素有利于雄性繁衍后代,那为什么其他动物没有采取这样的生存策略呢?

这就不得不说,每种动物的生存环境是不同的,对于袋鼩有利的生存策略,对于其他动物或许就是灭绝的原因。

比如:帝企鹅会在南极最冷的季节繁殖后代,在繁殖后代期间,雄性必须要承担起孵化幼崽、照顾幼崽的责任,如果没有雄性参与后代,该种群就会灭绝。

树鼩分布区域(袋鼩演化点错技能)(7)

还有一些动物即使不采取这种生殖策略,也活得好好的,没必要像袋鼩一样内卷。

比如:雄狮虽然很少狩猎,也很少参与抚养后代,但是狮子所获得的食物足够养活雄性,没必要像袋鼩一样采取“自杀式交配”。

更为重要的是,演化并不受生物控制,基因的出现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比如:人类很想像鸟儿们一样飞向天空,但是人类至今也没有演化出翅膀。

所以,袋鼩所采取的生殖策略,并不适合所有的物种,每个物种因为面临的环境不同,生存压力不同,而演化出了不同的生殖策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