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情商高的七点(懂得交友的三大原则)

一帮损友笑意江湖,或是与多年密友推心置腹,亦或幸得知己高谈阔论。

此生幸得真心待己的朋友,此生足矣!

交友情商高的七点(懂得交友的三大原则)(1)

朋友不必费力结交,求的正是一份随性的缘

朋友不必费力结交,缘分来了,志同道合的人也就来了。

好的友谊如同一见钟情,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三毛称她与蔡志忠的友谊最无一丝强求的意味。

两人在电话里初识。虽然两人有着许多共同好友,却无刻意联系认识一下,也从未见上一面。

直到一日蔡志忠送来他的漫画书——《自然的箫声——庄子说》,用漫画的形式表达了三毛内心挚爱的哲人,又在封面里写道:“请三毛,多多多多多多……指教。”这样的谦虚与有趣使三毛感动不以。

三毛打去电话道谢,两人竟然最后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绝对不刻意约定时间地点见面,一定不约,只看缘分。”

三毛曾经说过:“朋友来去尽靠一份缘。该来的朋友,时间到了自然会来,该去的朋友,再怎么努力都是徒劳。”抱着这种无为而治的心态去交友,反倒安心,轻松自在。

交友情商高的七点(懂得交友的三大原则)(2)

她和蔡志忠的友谊因为那“不约”,不刻意维持,变得格外的轻松自在。

对啊,与人交往图的就是一个随性与心安。

大文豪苏东坡本欲解衣欲睡但见今夜月色净美,便欣然起行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半夜前去寻你,不怕叨扰。此处美景与你相看,趣意更盛。兴起而往,兴尽而归。

可进可出,若即若离,可爱可怨,可聚而不会散。安心的正是那份不散的缘,珍惜是那遇知己的幸运,欢喜的是彼此随性的舒适。

朋友之间也需恰当距离

古语有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一日与朋友谈起学生时代中那些失败的友谊。在那个青涩的年纪会把友谊看作一切,对朋友也是极尽的占有。

学生时代关系好的人就如同连体婴儿一般,吃喝拉撒都在一块了,毫无距离可言。甚至常常会因为朋友有了新朋友而吃醋。

交友情商高的七点(懂得交友的三大原则)(3)

久而久之,彼此的缺点就像放到了显微镜下,被无限地放大。

此时那还是两看欢喜,分明是两看生厌。

俗话说得好:距离产生美。关系再好的朋友也需要一定的距离。

这恰当的距离如同那带面纱的少女,不仅遮住了脸上的淡斑细纹,而且还给脸增添一丝朦胧和神秘气息。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

朋友间保持若近若离的关系,彼此牵挂,更能胜过时间的考验。时间如流水过石,友谊反倒洗涤得愈加光洁。

对朋友保有分寸

周国平在《人与永恒》中说:“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后界限,这个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确定的。一起麻烦和冲突都起于无意中想突破这界限。”

老刘是个热心肠的人,她却没什么朋友。

交友情商高的七点(懂得交友的三大原则)(4)

那些被她热心肠所吸引的人最后都会被吓跑。原因是老刘常常热心过头了,别人的任何事情都要参与,出谋划策。这样过度的干涉让人感到窒息和压迫。也就是这样她身边的朋友都逃走了。

朋友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理应去尊重,不可过度干涉朋友的私人生活,以免破了界限,乱了分寸。

老刘过度的干涉朋友,正是为了满足她内心的掌控欲和被需求的欲望。过度的欲望强加于朋友身上,就会变得索取无度了。

过分索取的朋友如同一只吸血的毒虫,用尽全力榨干着你。逃离这病态的友谊当然是迟早的事情。

三毛曾经如是说过:“过分要求,得寸进尺,是存心丧失朋友最快的捷径。”

朋友间不可得寸进尺,须得保留一定分寸,给彼此留下可以畅快呼吸交流的空间。

交友情商高的七点(懂得交友的三大原则)(5)

越是长大,发现朋友越是难得。对于我来说,最好的朋友都是在学生时代认识的。在评论下方分享你和你朋友的故事吧

看到这了,点个赞再走吧

关注我不迷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