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针一般什么时候打最好(阳了还用接种吗)

导 读

2023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

从甲类管控降为乙类管控,这代表市民可以放松对新冠病毒的警惕吗?

第二剂次加强免疫针的时效有多久?

“阳”了后还用接种吗?

……

北京交通广播《8点更新》节目,特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 中国医药文化协会疫苗与健康分会委员张宇,为您详细解答。

免疫针一般什么时候打最好(阳了还用接种吗)(1)

从甲类管控降为乙类管控,代表市民朋友可以放松对新冠病毒的警惕吗?

结合不同病原体的传播速度、对人体影响以及对社会经济影响等综合因素,应对不同种类病原体所引发的传染病的防疫管理措施也分为不同等级。

在甲类管理措施的前提下,作为阳性感染者要采取强制性隔离等措施。在管理措施下调至乙级时,市民朋友可以自主选择自我隔离或去医院就医。虽然下调了防疫管理等级,但并不代表“病毒所致传染病”危害程度的等级下降,市民朋友们依然要做好防护并提高警惕。

新冠疫苗接种时的第几“针”和第几“剂次”是一回事吗?如何理解“第四针”这个说法?

由于疫苗种类不同,接种疫苗的次数也不同。绝大多数人接种的灭活疫苗,需要两针才能完成基础免疫;有些人接种的腺病毒载体疫苗只需一针就可完成基础免疫;如果接种重组蛋白疫苗需要三针才能完成基础免疫。

现阶段各位市民朋友即将接种的“第四针”疫苗,是在有了基础免疫之后进行的第二剂次加强免疫针疫苗接种,与前期接种的基础免疫疫苗概念和用途并不同,所以不能用“第几针”一概而论。

第二剂次加强免疫针疫苗属于哪种类型的疫苗?还是三种不同种类的疫苗都有涵盖?

第二剂次加强免疫针没有特定种类,现阶段批准上市的不同种类的第二剂次加强免疫疫苗都可以用于二次加强人体免疫。

什么是“序贯接种”?为何建议优先考虑“序贯接种”?

提到“序贯接种”概念,就不得不提“同源接种”概念。如果我们在基础免疫阶段接种了灭活疫苗,在加强免疫阶段还接种灭活疫苗,那这就是“同源接种”。如果我们在基础免疫阶段接种了灭活疫苗,在加强免疫阶段接种了重组蛋白疫苗,那这就是“序贯接种”。

关键在于基础免疫阶段和加强免疫阶段接种的疫苗种类是否一致,若一致即为“同源接种”,若不一致即为“序贯接种”。科学研究证明,采用“序贯接种”的疫苗接种方式后可以获得比“同源接种”更好的免疫效果。

为何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针出现后,还会有第二剂次加强免疫针?

在接种疫苗后,体内的抗体水平会先升高,然后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针接种后可以帮助我们体内的抗体水平更快速的提升。

孕期女性和小朋友可以接种新冠疫苗吗?

孕期女性是不可以接种的,三岁以上儿童在接种了第一剂次加强免疫针后可以接种。

如果在基础免疫阶段少打一针或没有接种第一剂次加强免疫针的情况下,能否接种第二剂次加强免疫针?

不可以接种。

如果现阶段一针疫苗都没接种,还需要接种吗?是不是“阳”了后就不用接种了?

体内的抗体不可能永远保护我们不受病毒侵害,无论是否“阳”过,都很有必要接种疫苗。如果一针都没有接种,可按照先基础免疫再加强免疫的顺序进行疫苗接种。

如果已经阳了,此时是不用还是不能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就是模拟病毒感染人体的过程,在感染了新冠病毒后的6个月内就没必要再接种疫苗了,如果接种了也不会与产生叠加的抗体保护作用。但在6个月后还是要结合自身疫苗接种情况继续完成疫苗接种工作。

目前来看,接种第二剂次加强免疫针的时效是6个月左右。但这其中会存在或长或短的个体差异,因此我们需要始终提高警惕,做好防护。

接种疫苗多久后会起效?

目前来看,起效时间应在两周左右。

如果在疫苗接种后的两周内接触到了病毒,会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的症状吗?

无论是否接种疫苗,都有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

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可以采用“吸入式”疫苗的接种方式吗?

如果有哮喘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部纤维化、肺功能异常以及患有脑类疾病的人群对待吸入式疫苗要非常谨慎,对疫苗成分有过敏反应的人群是不能采用吸入式方式接种疫苗的。

第二剂次加强免疫针时需要考虑疫苗品牌吗?

不需要。

我们需要优先考虑序贯接种问题,尽量选择与基础免疫阶段接种疫苗不同种类的第二剂次加强免疫针疫苗进行接种。

接种疫苗后可以洗澡吗?在饮食方面有什么禁忌?

如果采用注射式的疫苗接种方式,24小时之内不建议洗澡。无论是吸入式还是注射式,在接种疫苗后的一周内都不建议饮酒。个人认为,疫苗接种时并没有太多饮食方面的要求,但不建议空腹接种疫苗。

转自:北京交通广播《八点更新》节目

来源: 北京交通广播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