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诗小学生必背古诗(小学必备古诗刘禹锡的望洞庭)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的诗小学生必背古诗(小学必备古诗刘禹锡的望洞庭)(1)

望洞庭

知识提炼

诗人生平:

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荣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斋)。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创作背景:

《望洞庭》是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赴和州刺史任、经洞庭湖时所作。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蔓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眠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涓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记录。

思想内容:

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表达情感:

刘禹锡通过描写洞庭湖的美景,既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出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