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面试教学设计套路(教师资格面试备考系列)

教师资格证面试教学设计套路(教师资格面试备考系列)(1)

昨天我们介绍了教学设计中的“三备”,今天继续教学设计的主体部分——教案。

一、教案编写要求

1.项目编写要齐全、教学环节要完备。

教案项目包括课题、课型、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项目不要遗漏,顺序上没有强制要求。教学环节是教学过程的总和,一般包括导入、教学主要内容(新授)、板书设计、重点提问(互动环节)、课后思考(或作业),教学环节完备,教学过程才能完整。

2.重点、难点要突出。

重难点必须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予以体现,教学内容的组织必须围绕重难点展开,对重点给与重视、对难点分析明白,而这一切都在于服务于实现这一课的具体教学目标。

3.教学材料处理要灵活。

教案不能写成教材的缩写,当然也不能脱离教材自搞一套。教材是死的,教学时鲜活的,教材知识提供了及教学参考资料,不能代替全部教学,所以教案中对教学材料的处理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形成有机整体,一要完整,二要逻辑严密,三要通过创新形成特色。

4.案例教学材料要绝对新鲜。

技术信息化的更新使得教材会很快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应用的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树立最新的教育理念,用最新鲜的材料去充实教学内容,用最新最能说明问题的案例去阐发理论,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5.板书设计要力求创新。

教学活动是极富个性特点的创造性劳动,其个性特征突出地体现在每次课的板书设计中,每个人即使在讲同一内容时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表达方式、习惯等因素的差异作用,板书都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即个性化。板书设计可以借鉴、参考,但决不能照搬照抄。

二、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理解、掌握、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体验/探索/培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感情;产生……共鸣;培养……精神;陶冶……情操

三、重难点设计

教学重点,即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是教材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着重指导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内容。一般教学重点的确立可以参照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内容。由于试讲时,备考材料只有学生教材,那如何在短时间里确定教学重点呢?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来确定,知识与技能目标一般是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即本课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就是学生对教材中不易理解掌握的地方。重难点的确定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同时可以参考书后的课后习题来确定。

四、教学环节——导入

导入方式:直接导入、温故导入、活动导入、悬念导入、经验导入、实验导入 、歌曲导入 、故事导入 、事例导入、问题导入、情景导入法 、练习导入 、笑话导入 、谜语、歇后语导入 、观念冲突导入、板书导入、板画导入。

五、各学科主体教学过程

语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决生字生词,初步感知,了解文章大概内容。

2.细读课文。着重理解重点句子或词语,疏通文意(古文)/划分段落,总结各部分内容,品味语言(现代文)。

3.精读课文。明确写法,体会中心思想,揭示文章主题,升华文章思想感情。

英语

Presentation:

1. Teach words(using pictures or PPT or TPR method…。)

2. Teach sentences or other knowledge with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 create a real situation …

Practise:play a game , make a survey , make a dialogue in group , pair work activity , group activity.

Lead- in

Pre- reading

While- reading:Scanning ,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 Find out the new words and phrases , Listen to the tape.

Post-reading:Role play , Retell the article.

数学

设问,自主探究(如何计算……?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大胆探索)。

教师讲解、总结,引出知识点(推导过程,计算方法,提示重难点) .

继续提问,合作交流(把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通过观察、归纳、猜想、实验等探索活动得出结论)。

美术

讲述:

基本知识、背景;XX的艺术风格、特点等

讲解(示范画):

(1)某项技能的具体制作过程、步骤(2)详细的知识点

练习:

练什么(作品形式)、怎么练(小组还是个人)、用什么练(工具使用)、练习时间

讲评:

作品展示、学生互评、教师评价

音乐

1.初听歌曲:歌曲的情绪和速度

2.歌曲学习:教师范唱、学生模唱、学生自唱、整体演唱

3.小组练习:接唱、轮唱、互相打节拍唱 评价

4.音乐活动:创编音乐剧、创编舞蹈、乐器创编、节奏训练、音准训练、训练动作与音乐协调

政治

结合实际或案例引入新课提出问题

自主探究教师逐一讲解知识点

同时结合教法的应用合作交流

教师总结点评

体育

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整理队伍、点名报数、安排见习、宣布上课)

准备部分:

热身(体育游戏\ 徒手操\ 慢跑)

基本部分:

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初步了解,突破重难点,运用动作)、组织竞赛

结束部分

放松、课堂小结、整理场地、教学效果(练习密度35%-40%、 平均心率120-140次/分、达标比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