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一晚上不打氧气会死吗(为什么说长期供氧的观赏鱼)

各位鱼友大家好,我是养鱼老道,和大家一起轻轻松松养水、快快乐乐养鱼,敬请鱼友们关注!

一位鱼友做了一个小实验,发现了一些问题:

我发现了一个问题,同样密度大小的两缸鱼,一个长期加氧,一个就只开着过滤,停电以后,加氧的那缸鱼明显缺氧厉害。

我认为这个结论应该是正确的,尤其是在观赏鱼密度较大的情况下。

观赏鱼一晚上不打氧气会死吗(为什么说长期供氧的观赏鱼)(1)

停掉氧气的小原生鱼缸,问题很快暴露出来了

正好我也在做这个实验,在停掉氧气泵48小时以后,小原生鱼缸的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第一个就是水面上的泡沫,细微的泡沫急剧增多,这就有点不对劲了

但是呢,偶尔查看,并未发现它们大面积缺氧。

第二点就是,虾虎鱼开始上升到水面,这肯定不对劲

后来我就发现,平时只在鱼缸底部游动的虾虎鱼,大部分开始上升到鱼缸的上层。

第三点就是,远处观察,大部分鱼已经轻微缺氧

最后,通过远观发现,包括了最容易缺氧的麦穗鱼,已经开始在水面吞咽空气,也就是说,可能在半夜或者凌晨,它们曾经缺氧很严重,都在水面呼吸,所以,水面的泡沫才会大量出现。

观赏鱼一晚上不打氧气会死吗(为什么说长期供氧的观赏鱼)(2)

在不想改动饲养密度的前提下,还是老老实实开启水妖精吧,先稳定住水质再说。

观赏鱼适应了高氧环境,即使鱼缸内有过滤,突然停掉氧气也会短暂缺氧

我也看过某些大咖讨论过这个问题,又是什么溶氧量分析,又是什么各种公式,最后得出的那个结论,其实啥也不是。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为什么在野外生存的很多原生鱼,尤其在那种非常开阔的水体中,溶氧量相当丰富的,只要进入咱们的鱼缸小水体,立刻就会缺氧?

比如说鳑鲏鱼、麦穗鱼,还有很多的溪流鱼?也包括了池塘内生活的锦鲤和金鱼。

为什么它们就成为了高氧鱼?一定是有原因的。

就是因为它们之前已经适应了那种高氧环境,突然来到我们的小鱼缸内,哪怕是同样的密度下,这些原生观赏鱼,一定会比人工环境下饲养的观赏鱼,更容易缺氧。

观赏鱼一晚上不打氧气会死吗(为什么说长期供氧的观赏鱼)(3)

这些问题,都不是我说的,而是在几十年前的书中早有提到过,也就是:

经常在爆氧环境下生活的观赏鱼,耐缺氧能力一定很差。

既需要一个良好的适应过程,也需要刻意锻炼

因此来说,某些观赏鱼,我们了解了这个过程以后,在它们入缸初期,不是不可以适当供氧,便于它们对于溶氧量的缓慢过度。

或者是鱼缸的密度很大、水温又很高,也可以适当供氧。

但是,如果饲养密度较为合适,水温也不是很高的话,我们是可以有意去锻炼观赏鱼对于低氧环境的耐受力的。

这样的话,万一遭遇到突发情况,比如停电或者氧气泵故障啥的,它们的耐缺氧能力就会很强悍,至少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一命呜呼了。

观赏鱼一晚上不打氧气会死吗(为什么说长期供氧的观赏鱼)(4)

假设观赏鱼的密度大、个体也不小,一般的,只要缺氧,最先死亡的一定是最大个体,因为它们需求的氧气量要多,只要它们一死,鱼缸的水质很快就会败坏,其他观赏鱼也就没命了。

所以我认为,除非是炎热的夏季,其他时间,只要密度合理,观赏鱼的体质很棒,是可以不必单独供氧的。

我是养鱼老道,更多观赏鱼问题敬请关注,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